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人民政府二。二三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1.1编制目的11.2 工作原则11.3 ll21.4 事件分类分级21.5 应急预案体系41. 6预案衔接关系5第二章组织体系及其职责62.1县领导机构62. 2县应急工作机构72 .3才日*木勾73 .4专家组92. 5社会组织102. 610第三章运行机制113. 1IZjIllJL,贝U113.2预警123. 3突发事件信息报告15第四章应急响应174. 1分级应对原则174.2应急响应分级174. 3应急响应程序18第五章应急处置和救援205.1先期处置205. 2应急处置要
2、求205. 3应急救援225. 4扩大应急225. 5联动机制225. 6紧急状态的发布与撤销235. 7信息发布2358235.9后期处置245.10调查与评估25第六章应急资源保障276.1队伍保障276.2医疗卫生保障276.3经费保障276.4物资保障286.5交通运输保障286.6科技支撑保障286.7治安保障296.8应急避难保障306.9市场秩序保障30第七章预案管理317.1预案编制317.2预案审批与衔接317.3预案演练327. 4预案修订完善327 .5宣传教育和培训338 .6责任与奖惩34第八章附则35第九章附件36附件1突发事件判定标准36附件2贵德县突发事件专项应
3、急预案编订责任名录67附件3贵德县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编订责任名录69附件4贵德县突发事件专项指挥机构和主要牵头部门名录71附件5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组成及职责73附件6贵德县县级层面突发事件响应分级86附件7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87附件8贵德县党政机关及有关单位通讯录88第一章总则为全面提高贵德县防控危害公共安全的各类风险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有序联动、科学决策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青海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4、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预案。1.2工作原则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保障全县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群众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风险、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危害。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做好监测预警、预判研究,有针对性开展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落实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管控,坚持常态防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性全面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各类灾害风险的综合防范能力。
5、3、坚持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突发事件应对格局。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行业(领域)部门分类管理、源头防控、协同应对的作用,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具有贵德县特色的应急处置管理体系。4、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县委、县人民政府统筹指导,协调全县各类资源予以支持。事发地党委、人民政府负责,全面组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开展应急救援,就近调用应急物资,强化协调管理,承担主体责任。5、坚持快速反应、高效应对。建立健全以综合性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专(兼)职救援队伍为补充、以社会应急力量
6、为辅助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各类力量快速反应、联动协调的机制,充分发挥军队应急处置的突击作用,协调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参与应急救援,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6、坚持依法规范、科技支撑。加强依法管理,推进全县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依靠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先进设施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处置能力。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贵德县内涉及跨乡(镇)级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或超出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处置能力需要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1.4 事件分类分级一、突发事件分类突发事件是指突然
7、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冰雹、雪灾、霜冻、沙尘暴、极端天气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黄土湿陷、冻融灾害等)、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包括工矿商贸(非煤矿山、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水上交通、道路等)、公共设施与设备事故(供水、供电、供油、供热、供气、通信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
8、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急性中毒、职业病危害、食品和药品安全事件、动物疫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刑事案件、教派纷争事件、影响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油气供应中断事件、金融保险突发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粮食安全事件等。二、突发事件分级依据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各类突发事件按其伤亡人数(或被困、涉险及失踪人数)和经济损失及事件性质、事件类型、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高到低通常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分级响应
9、处置的依据,见附件1。1.5 应急预案体系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贵德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县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总纲,是指导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编制各类应急预案的依据,由县人民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2、贵德县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针对特定的专项目标,为应对某一种或某几种危险较大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一个或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牵头制定,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后实施。各类专项应急预案目录见附件2。3、贵德县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贵德县有关部门根据贵德县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和部门职责,为应对
10、本部门管辖的行业领域内的某一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是本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准则。各类部门应急预案目录见附件3o4、贵德县各乡(镇)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辨识和评估突发事件安全风险的基础上,结合应急资源调查结果,编制本乡(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贵德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各乡(镇)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共同构成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是贵德县做好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工作的基本前提,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抢险处置的行动准则,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保障和工作规范。1.6 预案衔接关系本预案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突发
11、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贵德县下辖的乡(镇)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本预案相衔接。衔接关系见图1-Io图1-1预案衔接关系图第二章组织体系及其职责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由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指挥机构、专家组、乡(镇)级应急组织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共同组成。2.1县领导机构在贵德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县人民政府是本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为加强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四大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成立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应急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常务副县长担任,副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各副县长担任。成员单位:县委办公
12、室、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总工会、县团委、县妇联、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审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统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医疗保障局、县信访局、县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县残联、县供销合作联社、县税务局、县气象局、县人民武装部、拉西瓦武警中队、县消防救援大队、县邮政公司、县移动公司、
13、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县财险公司、县寿险公司、县网络公司、国网电力公司、县人民医院、河阴镇、河西镇、常牧镇、拉西瓦镇、河东乡、条让乡、新街乡等有关部门(单位)。2. 2县应急工作机构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承担应急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兼任。3. 3县应急指挥机构贵德县各类突发事件指导协调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由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县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总指挥部)、县人民政府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专项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组成。总指挥部、专项指挥部是县级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机构;现场指挥部是县级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组织指挥机构,指导乡(镇)
14、级现场指挥机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原则上由专项指挥部负责应对,必要时由总指挥部负责应对。一、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承担突发事件防范处置职责的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属有关部门、单位及外驻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二、专项指挥部总指挥部按突发事件类别,下设26个专项指挥机构。1、自然灾害类(6个):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县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2、事故灾害类(10个):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县灭火救援指挥部、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县水上搜救事故应急指挥
15、部、县城乡建设事故应急指挥部、县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指挥部、县通信网络事故应急指挥部、县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县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部、县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3、公共卫生事件类(3个):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县市场监管事件应急指挥部、县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4、社会安全事件类(7个):县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县刑事案件应急指挥部、县群体性事件应急指挥部、县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应急指挥部、县油气供应中断事件应急指挥部、县民族宗教事件应急指挥部、县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原则上专项指挥机构总指挥可由县人民政府主管该类别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总指挥可由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但部分
16、专项指挥机构可能由于应对的灾种具有影响范围广、危害大和涉险人数多等特点,故指挥部总指挥视情可由县长担任,副总指挥视情可由主管该类别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具体组织结构在县级突发事件各专项预案中予以确定。专项指挥机构的办公室设在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工作。除以上各专项指挥机构外,如发生未涵盖的突发事件,可视情节设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临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抢险处置等工作。对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有关专项指挥机构加强与省级国家安全工作机构的衔接,在县委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各专项指挥机构应与相邻县人民政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区域性
17、、流域性、关联性强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贵德县专项指挥机构和主要牵头部门名录见附件4。三、现场指挥部发生较大突发事件后,原则上由专项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必要时由总指挥部设立),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上级指挥部指定,成员由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及事发地党委、人民政府负责同志组成。现场指挥部承担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各项指挥、协调、保障工作,可根据需要设立综合协调、抢险救援、灾害监测、信息发布及新闻宣传、医疗保障、救灾物资保障、后勤保障、基础设施保障、专家支持等应急处置工作组。四、乡(镇)级及基层组织指挥机制乡(镇)级人民政府在本级党委统一领导下,负责本行
18、政区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可参照成立现场指挥部。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乡(镇)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应急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救援力量,积极开展先期处置,并及时向上级报告。2.4专家组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各应急指挥机构应建立专业齐全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专家人才库,并随时动态更新,聘请技术专家为应急救援提供决策建议和技术支撑。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需要成立专家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调查评估等技术服务工作。2. 5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力量和基础堡垒,可发挥其应对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信息报告、自救互援等作用。县内社会组织包括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民
19、间应急救援队伍等。3. 6基层组织基层组织是充分发挥灾害事故属地基层先期处置作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力军,根据事故的性质、类别,初起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特点,基层负责人立即成立临时指挥机构、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救援措施,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在上级领导抵达现场后,服从统一指挥,协助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等。贵德县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组成及职责见附件5o贵德县党政机关及有关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8o第三章运行机制3.1 预防监测一、预防1、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调查和评估制度,依法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辨识、评估、分级、建立台账,定期进行检查、监控,责令
20、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准确掌握本行业、本系统和本地区各类风险情况,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和趋势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并抄送应急管理部门。2、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要统筹建立完善乡(镇)、村(社区)、重点单位网格化风险防控体系。要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风险和隐患,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对重大风险和危险源,要制定防控措施、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一些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普遍性和倾向性社会问题,要研究采取政策、法律等治本措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必要
21、时,要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相关地区。3、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要依法加强对辖区内战略物资储备库、重点水利水电工程、高压输变电工程、大型桥梁、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水上运输、重要通信枢纽等重大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督检查,督促运营和维护单位科学选址、优化布局,进行风险评估、可行性论证和评估,增强防灾抗灾和风险管控能力;运营与维护单位要建立完善日常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属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4、各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公共安全风险因素,按照底线思维,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
22、设,抓好以源头治理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完善以城乡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为重点的社会安全基础能力建设。二、信息监测应急管理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应当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制度,不断完善突发事件监测监控系统,进一步规范信息获取、报送、分析、发布形式和程序;根据突发事件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各行业领域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信息网络,确定监测重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兼)职人员,及时监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监测预判。三、预测应急管理委
23、员会及其成员单位应根据汇总的监测数据,对突发事件走势进行分析预测和研判。对于其他地区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也应当高度关注、分析和研究并汲取教训,认真做好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本单位突发事件预测工作,及时完善应对措施,开展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3.2 预警一、预警级别有关部门接到突发事件相关征兆信息后,要及时组织进行分析评估,研判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强度和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突发事件类别,确定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预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四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海南 藏族 自治州 贵德县 突发事件 总体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