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神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件神经.ppt(1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章 神经系统 外周(传递信息)神经系统 神经元(处理信息 控制状态)中枢 神经胶质细胞 调节作用(环境平衡;活动协调)神经系统 觉醒与睡眠;高级活动 学习与记忆;思维、意识、语言等。,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体 合成物质 接受与整合信息 神经元 树突 接受信息 影响细胞体的活动 突起 轴突 执行细胞体的“指令”(传出冲动 释放物质),(二)神经纤维的分类 1.根据电生理学特性分类:类;类;类。2.根据纤维直径分类:类、类、类、类。(三)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结构完整性、功能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传导;4.
2、相对不疲劳性。,(四)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1.直径的大小;2.髓鞘的有无;3.温度的高低。,(五)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顺向运输(1)快速轴浆运输:(神经递质)300400mm/d;(2)慢速轴浆运输:(营养物质)1 12mm/d。2.逆向运输(异物、神经递质、神经营养性因子),(六)神经纤维对支配器官的作用,1.神经的功能性作用 神经纤维通过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改变被支配器官 的功能活动。2.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纤维通过末梢经常释放某些物质(营养性因子),持续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对其组织的结 构、生化与生理过程进行持久性影响。,(七)神经营养性因子 神经纤维所支配的组织和星状胶质
3、细胞,产生对神 经元有营养作用的多肽分子,称为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神经生长因子家族 神经营养性因子3(NT-3)神经营养性因子4/5(NT4/5)神经营养性因子6(NT-6)2.其他神经营养因子 3.神经营养活性物质,二、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上,约为神经元的1050倍;重量上,约占脑重量的一半。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中枢 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许旺细胞 外周 卫星细胞,(一)支持、绝缘和屏障作用;1.构成神经元的网架,起支持作用;2.分隔神经元,形成纤维髓鞘,起绝缘作用;3.参与血-脑屏障的构成。(二)修复与再生作用;1.
4、有分裂能力,神经元变形、死亡时,可填补缺损;2.形成胶质瘢痕,防碍神经轴索的再生;3.增生过强,诱发脑瘤。(三)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周围;胶质细胞产生神经营养性因子。,(四)维持神经元正常活动;1.当细胞外液K+时,胶质细胞膜上钠泵活动加强,避免细胞外高K+干扰神经元正常活动。2.神经元损伤造成胶质瘢痕,胶质细胞钠泵活动减弱,细胞外高K+,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触发癫痫放电。(五)参与神经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1.摄取谷氨酸、GABA,消除对神经元的持续作用;2.通过代谢,将其转变成递质的前体;3.合成血管紧张素原、PG、神经营养因子等。,第二节 突触传递 突触:实现神经
5、元之间信息传递功能的特殊接触部位。接头: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相接触而形成的特殊结构。化学性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 电突触传递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一、突触的结构及分类(一)化学性突触 突触前膜 1.突触的结构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突触的分类 轴突-胞体式突触 部位 轴突-树突式突触 轴突-轴突式突触 兴奋性突触 功能 抑制性突触,1.结构基础 缝隙连接 两侧膜上有连接两个 细胞的桥状结构。2.存在部位 大脑皮质的星状细胞、小脑皮质的篮状细胞、前庭核、下橄榄核。3.传递特征 双向性,传递快。4.功能意义 使相邻的许多神经元 产生同步化活动。,(二)电突触,(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神经-平滑肌接头与神
6、经-心肌接头的兴奋传递),1.结构基础 曲张体 2.传递过程 曲张体释放 神经递质,经组织液扩 散到效应器上。3.传递特征 范围广,距离远,潜伏期长。4.存在部位 中枢的单胺类神经末梢;自主神经节后纤维末梢。,二、突触传递的过程,(一)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1)突触前膜兴奋,Ca2+内流(2)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3)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4)Na+(K+)内(外)流,局部去极化,产生EPSP(5)EPSP总和达到阈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1)突触前膜兴奋,Ca2+内流(2)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3)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4)Cl(K+)内(外)流,局部超极化
7、,产生IPSP(5)突触后神经元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 抑制性突触传递 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Na+内流 Cl内流 局部去极化(EPSP)局部超极化(IPSP)总和达阈电位,后膜兴奋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三)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1.功能结构(1)接头前膜(2)接头间隙(3)接头后膜(终板膜),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1)运动神经轴突末梢兴奋,Ca2+内流(2)乙酰胆碱释放进入接头间隙(3)乙酰胆碱经扩散与终板膜N2受体结合(4)终板膜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5)终板电位总和达到阈电位,终板膜兴奋。,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1)终板电位属于局部反应电位;
8、(2)传递过程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肉毒杆菌毒素抑制Ach释放,引起传导阻滞;黑寡妇蜘蛛毒促进Ach释放,致Ach耗竭,传导阻滞;终板膜N2受体阻断剂(箭毒)肌肉松弛剂;自身免疫抗体破坏终板膜N2受体(重症肌无力);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引起抽搐。,三、神经递质和受体(一)神经递质 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 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必备条件:1.神经元内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2.兴奋引起递质释放;3.递质与受体结合;4.突触部位有灭活递质的酶或移除机制;5.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神经调质 神经元产生的,调节信息传递效率,增 强或削
9、弱递质效应的特殊化学物质。神经调质所发挥的作用称调制作用。戴尔原则 递质共存 外周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递质,1.外周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胆碱能纤维)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绝大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和骨骼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2)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纤维)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3)肽类递质(肽能纤维)广泛分布于外周组织(胃肠道)。,2.中枢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 脊髓前角躯体运动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丘脑后腹核内的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纹状体及边缘系统的梨状区、杏仁核、海马等。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作用非常广泛。,(2)生物胺类
10、(多巴胺、NE、Ad、5-羟色胺、组胺)多巴胺 主要位于中脑黑质,分布:黑质-纹状体系统:与躯体运动调节有关;中脑 边 缘 系统:与情绪控制有关;结节-漏斗部分:与神经内分泌有关。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位于脑干。参与睡眠与觉醒、学习与记忆、情绪活动、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调节等。肾上腺素 主要位于延髓和下丘脑。参与血压和呼吸的调控。5-羟色胺 主要位于脑干中央的中缝核群。与痛觉、睡眠、精神情绪活动、内分泌活动 及内脏活动的调节有关。,(3)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兴奋性氨基酸-氨基丁酸、甘氨酸-抑制性氨基酸 谷氨酸 在脑和脊髓含量较高。在学习与记忆、应激反应、痛觉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氨基丁酸 主要
11、分布在大脑皮层浅层、小 脑皮质浦肯野细胞层、黑质、纹状体与脊髓。对中枢神经元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甘氨酸 存在于脊髓、脑干。可能对感觉和运动反射有抑制性调控作用。门冬氨酸 研究资料不多,是一种兴奋性递质。,(4)肽类 肯定的有P物质、脑啡肽、强啡肽。P物质 传导痛觉的初级传入纤维末梢的递质;在脑的高级部位起镇痛效应;调节心血管活动、躯体运动、神经内分泌。脑啡肽 有很强的镇痛作用;调节心血管活动。强啡肽 在脊髓内镇痛,在脑内对抗吗啡镇痛。(5)NO 调节突触功能。,胆碱,+,乙酰辅酶A,3.递质的代谢,-,胆碱乙酰化酶,Ach,Ach,-,胆碱酯酶,乙酸入血 胆碱被末梢摄取,(二)受体 受 体:细
12、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 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蛋白质。激动剂:(拟似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 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拮抗剂:(阻断剂)只与受体发生特异结合,而不 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1.胆碱能受体(1)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分布: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样作用: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 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及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等。受体拮抗剂:阿托品,(2)烟碱型受体(N受体)N1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和节后神经元胞体膜上)分布 N2受体(骨骼肌终板膜上)节后神经元兴奋(N1)
13、样作用 骨骼肌兴奋(N2)六烃季铵阻断N1受体 受体阻断剂 十烃季铵阻断N2受体,2.肾上腺素能受体(1)受体(1)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分布(平滑肌、心肌)(2)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的突触前膜上(1)主要是兴奋性的 效应(2)抑制神经末梢释放NE 哌唑嗪阻断1受体 受体阻断剂 育亨宾阻断2受体,(2)受体(1、2、3)分布:(1)主要分布于心脏及肾脏(2)主要分布在平滑肌 效应:(1)是兴奋性的(心脏活动加强、肾素分泌)。(2)是抑制性的,包括支气管、胃肠道、子宫 以及血管(冠状动脉、骨骼肌血管)等 平滑肌的舒张。(3)增强脂肪分解代谢。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主要阻断1受体 丁氧胺
14、主要阻断2受体。,3.突触前受体 2受体和2受体存在于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膜上。2受体:抑制神经末梢释放NE;2受体: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E。4.中枢内递质的受体 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阿片受体等。,第三节 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基本中枢:反射中枢内起主导作用的部分。,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一)分散式 传入通路中多见,扩大影响范围。(二)聚合式 传出通路中多见,总和或整合。(三)连锁式 在空间上扩大作用范围。(四)环 式 反馈作用和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三、反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一)单向传递(二)中枢延搁(三)总和(时间性总
15、和、空间性总和、代数总和)(四)兴奋节律的改变(五)后放现象(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中枢兴奋 传入侧支性抑制反射活动 突触后抑制 回返性抑制 中枢抑制 突触前抑制,四、中枢抑制,(一)突触后抑制 1.传入侧支性抑制 生理意义:使互相拮抗的 两个中枢的活 动协调起来。,传入侧支,2.回返性抑制,生理意义:防止神经元过度、过久的兴奋,并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步调一致。,甘氨酸,Ach,(二)突触前抑制 轴突2释放GABA 轴突1去极化释放兴奋性递质少 胞体3抑制生理意义:调节感觉传入活动,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抑制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轴突-轴突式突触 释放抑制性递质 释放的兴奋性
16、递质量减少 突触后膜IPSP 突触前膜EPSP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突触前向突触后传递信息减弱 超极化抑制 去极化抑制,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冲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感觉的产生过程:,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1.浅感觉传导路径(先交叉后上行)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轻触觉。2.深感觉传导路径(先上行后交叉)内侧丘系:传导肌肉本体感觉、深部压觉。,3.头面部感觉传导路径 头面部痛觉、温度觉 头面部触觉、肌肉本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 三叉神经主核和中脑核 系,到丘脑的感觉接替核。,传导路径由三级神经元接替:第一级位于脊
17、神经节或有关的脑神经节内;第二级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有关的神经核内;第三级位于丘脑感觉接替核内。脊髓半离断:浅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对侧;深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同侧。,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一)丘脑的核团 1.感觉接替核:外侧部:传导来自躯干的感觉;(1)后腹核 内侧部:传导来自头面的感觉;(2)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的纤维投射;(3)外侧膝状体:接受视觉的纤维投射;功能特点:特异性感觉传入系统的换元站,投射纤维 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产生特定的感觉。,2.联络核:丘脑枕核、外侧腹核、丘脑前核。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群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 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其功能与各种感觉在丘脑
18、和大脑皮层的 联系协调有关。3.髓板内核群: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 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其功能是维持 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可能与痛觉有关,1.特异投射系统 从丘脑感觉接替核 发出的纤维,点对 点地投射到大脑皮 层特定区域的上行 传导通路。功能:引起各种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 出传出冲动。,(二)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2.非特异投射系统 由丘脑的髓板内核 群发出纤维,弥散 地投射到大脑皮层 广泛区域的上行传 导通路。脑干网状 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功能:提高大脑皮层 的兴奋性,保 持大脑皮层处 于清醒状态。,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
19、系统 特定感觉传导系统 各种不同感觉共同传导系统 点对点地投射 弥散地投射 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引起特定感觉,维持和改变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一)体表感觉代表区 1.第一感觉区 位 置:中央后回 感觉特点:定位明确、性质清晰 投射特点:左右交叉,但头面部投射是双侧的。上下倒置,但头面部内部安排直立。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度有关。,2.第二感觉区 位 置:中央前回和岛叶之间 感觉特点:定位不明确、性质不清晰 投射特点:投射是双侧的。空间安排呈正立位。(二)肌肉本体感觉代表区 主要在中央前回。(三)内脏感觉代表区 比较分散。,
20、(四)特殊感觉 1.视觉代表区 位 置:枕叶距状裂上、下缘。投射特点:视网膜的鼻侧纤维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视网膜的颞侧纤维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视网膜的上半部纤维投射到距状裂上缘;视网膜的下半部纤维投射到距状裂下缘;。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纤维投射到距状裂的后部;视网膜周边区纤维投射到距状裂的前部。,2.听觉代表区 位 置:颞叶(颞上回和颞横回)投射特点:双侧投射。3.嗅觉代表区 杏仁核、梨状皮层前部 4.味觉代表区 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和岛叶。,四、痛觉,痛感觉 疼痛 痛反应(躯体反应、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一)伤害性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化学感受器)伤害性刺激:致痛物质:K+、H+、组
21、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P物质、前列腺素等。,(二)皮肤痛觉 由纤维传导 刺激 痛觉感受器(+)由类纤维传导 快痛(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速发速止。)慢痛(不明确的“烧灼痛”,缓慢发生,持续时间长,痛感强烈而难以忍受,常伴有内脏、情绪反应。)脊髓丘脑外侧束丘脑后腹核第一体表感觉区 脊髓内弥散上行丘脑髓板内核群 边缘系统(束旁核)第二体感区,1.快痛 常引起时相性快速的防卫反射;吗啡的止痛效果不好;一般属于生理性疼痛;投射到第一体表感觉区,称皮层痛觉系统。2.慢痛 吗啡的止痛效果好;一般属于病理性疼痛;投射到边缘系统和第二体感区,称皮层下痛觉系统。,(三)内脏痛与牵涉痛 1.内脏痛的特点:
22、(1)疼痛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定位不精确,对 刺激的分辨能力差。(伴有内脏和情绪反应)(2)能使皮肤致痛的刺激(切割、烧灼)作用于内 脏一般不产生疼痛。但内脏对机械牵拉、缺血、痉挛、炎症、化学等刺激较为敏感。,2.体腔壁痛:属于内脏痛的一种;疼痛与躯体痛相似(由躯体神经传导)。3.牵涉痛 常见的内脏疾病出现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内脏 心 胆囊 阑尾 体表疼痛 心前区 右肩胛 上腹部 部位 左臂尺侧 脐周,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基本反射中枢。(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1.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A纤维支配梭外肌(头面部除外)。既接受外周传入
23、信息,也接受高级中枢的信息。运动单位: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 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2.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主要受高位中枢 的下行性调节。3.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和梭外肌。,(二)脊髓反射 1.肌牵张反射 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受牵拉 的肌肉反射性的发生收缩,称为牵张反射。,意义:减弱或消失常提示 反射弧受损;亢进常提示高位中 枢的病变。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意义:维持各种姿势。,(1)牵张反射的类型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2)肌牵张反射的感受装置与反射途径,肌梭 牵拉感受器(长度感受器)a纤维、类纤维传入 使运动神经元兴奋,(3)运动神经元对牵张反射的调节(-环
24、路)神经元(+),梭内肌收缩 肌梭长度感受器(+)a、类纤维传入 神经元(+),梭外肌收缩 高级中枢通过-环路调节肌牵张反射。,(4)腱器官与反牵张反射 腱器官 牵拉感受器(张力感受器)由b 纤维传入 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使运动神经元抑制,骨骼肌舒张,2.屈(肌)反射与交叉(对侧)伸肌反射,(1)屈肌反射 概念:当肢体皮 肤受到伤害刺激 时,引起受刺激 一侧肢体屈肌发 生反射性收缩。意义:避开伤害 性刺激。,(2)对侧伸肌反射,概念:若伤害性刺 激较强,受刺激一 侧肢体发生屈肌 反射的同时,对 侧肢体出现伸直 的反射。意义:支持体重,维持姿势。,(三)脊(髓)休克(脊动物:在C5水平离断的动
25、物)1.概 念:2.主要表现:感觉、运动、内脏活动均减弱或消失。骨骼肌反射消失;肌紧张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3.产生原因:失去高位中枢下行易化作用,兴奋性降低。4.脊髓反射的恢复:与物种进化程度有关;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1.脑干网状结构 易化区与抑制区,(1)易化区及其作用 作用:加强肌紧张和肌肉运动的作用,称下行易化作用。特点:自身发放冲动,还接受上行传导束侧支的激动。(2)抑制区及其作用 作用:抑制肌紧张和肌肉运动的作用,称下行抑制作用。特点:自身不能发放冲动,必须
26、接受高位中枢下行始动 作用。,2.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动物)1.概念:2.原因:下行易化作 用大于下行 抑制作用。3.临床:中脑出血、肿瘤、脑炎 等,也可出 现类似去大 脑僵直现象,横断脑干切线,4.僵直的类型(1)僵直:(去大脑僵直)下行易化作用 运动神经元(+)-环路,运动神经元(+)肌紧张亢进(2)僵直:前庭核的下行作用 直接或间接兴奋运动神经元,肌紧张亢进,(二)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1.状态反射(1)颈紧张反射 头部扭曲刺激了颈部肌肉、关节或韧 带的本体感受器后,对四肢肌肉紧张 性的反射性调节。反射中枢 颈部脊髓(2)迷路紧张反射 内耳迷路椭圆囊、球囊的传入冲动 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
27、节。反射中枢 前庭核 2.翻正反射 能保持直立姿势的正常动物,被推倒后可反正过来。,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的功能分区示意图,(一)前庭小脑(原始小脑、古小脑)结 构: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功 能:维持身体平衡。损伤表现:平衡失调综合征。反射途径:前庭器官 前庭核 绒球小结叶 前庭核 脊髓 运动神经元,(二)脊髓小脑(旧小脑)结 构:包括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功 能:小脑前叶-调节肌紧张(人类加强肌紧张);后叶中间带-协调随意运动。损伤表现:肌张力降低;小脑性共济失调。常出现意向性震颤。,视觉,本体感受器,反射途径:,听觉,前庭器官,小脑前叶,脊髓运动神经元,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腹
28、侧皮质脊髓束,大脑皮层感觉区、运动区、联络区,(三)皮层小脑 结 构:后叶的外侧部 功 能:参与随意运动设计 反射途径:,后叶的外侧部,四、基底神经节(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基底神经节的组成与神经联系 1.组成,纹 状 体,尾 核,壳 核,苍 白 球,丘脑底核,中脑的黑质和红核及被盖网状结构,基底神经节,苍白球 旧纹状体尾状核、壳核 新纹状体,大脑皮层,新 纹 状 体,2.神经联系(1)(2),旧纹状体,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谷氨酸(+),GABA、P物质、强啡肽(-),(-),(AchAchGABA),黑质网状部(GABA),黑质致密部(多巴胺),(-),(二)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低等
29、动物,基底神经节是运动的最高级中枢;主要作用:调节运动,与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控制、本体感觉传入信息的 处理等均有密切关系。,(三)人类基底神经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1.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运动过少而肌紧张亢进,常伴有静止性震颤。病理改变:病变主要位于黑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被破坏,多巴胺递质 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用 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 震颤麻痹 治 疗: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如左旋多巴)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如阿托品等),2.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 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病理改变:病变主要位于纹状体。纹状体中胆碱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功能减退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30、功能相对亢进 肌张力治 疗:耗竭多巴胺递质药物(利血平)。,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1.主要运动区(与运动的执行和运动时肌力大小有关)部 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支配特点:交叉支配,但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 是双侧性的,只有下部面肌和舌肌主 要受对侧皮层控制。上下倒置,但头面部内部安排正立。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和复杂 程度有关。,2.辅助运动区(刺激此区引起肢体运动和发声)部 位:大脑皮层的内侧面,运动区之前。支配特点:一般为双侧性支配。3.第二运动区(刺激此区引起双侧的运动反应)部 位: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第二感觉区)。,(二)运动传导通路 1.锥体系及其功
31、能(1)皮质-脊髓束:支配四肢和躯干的肌肉。(2)皮质-脑干束:支配头面部的肌肉。锥体系的功能:兴奋神经元,发动和控制精细的随意运动。兴奋神经元,调整肌梭的敏感性,配合肌肉运动。兴奋脊髓中间神经元,调节脊髓拮抗肌运动神经元 之间的对抗平衡,使肢体运动具有合适的强度,保持 运动的协调性。,2.锥体外系及其功能 概念:功能:兴奋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通过-环 路调节肌紧张、维持身体姿势和协调肌肉群 之间的活动。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功能特点 锥体系 锥体外系 对侧支配 双侧支配 传导随意运动指令;调节肌紧张;加强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交感
32、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枢部位 中 间 两 端神经纤维 节前短,节后长 节前长,节后短分 布 较广泛 较局限释放递质 节前纤维为Ach 节前纤维为Ach 大部分节后纤维为NE 大部分节后纤维为Ach 少部分节后纤维为Ach 少部分节后纤维为肽类,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循环 心脏活动加强 心脏活动抑制 大部分血管收缩 少部分血管舒张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消化 抑制胃肠运动 促进胃肠运动 抑制胆囊收缩 促进胆囊收缩 促进括约肌收缩 促进括约肌舒张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促进唾液胃液及胰液分泌泌尿 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
33、眼睛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代谢 促进糖原分解、脂肪动员 促进胰岛素分泌 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粘液分泌,(一)双重支配 调节心肌、平滑肌、腺体的活动。(二)紧张性作用(三)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四)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1.交感神经 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动员 体内潜在力量,提高适应能力。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副交感神经 促进消化、储存能量、加强排泄。迷走 胰岛素系统。,三、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是自主神经的发源地、最低级中枢。(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血管运动中枢、心脏活动中枢;1.延髓:呼吸中枢;吞咽中枢、呕吐中
34、枢等。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角膜反射中枢。3.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调节内脏的活动 下丘脑腹内侧核:饱中枢(拒食中枢)2.调节摄食活动 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饥饿中枢)入: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的尾侧 3.调节水平衡 出: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ADH)4.与情绪反应有关 正常情况下,受大脑皮层的抑制。5.控制生物节律 6.体温调节中枢,(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新皮层 是植物性功能的高级中枢与高级整合部位。2.大脑边缘系统(1)最突出的功能是控制情绪的发生和表现;(2)是调节内脏活动的最高级中枢;(3)在情绪反应中,整合躯体活动、内脏活动;(
35、4)可能参与直接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的功能。,边缘系统的构成,第八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一)正常脑电图波形 频率Hz 波幅V 特 征 813 20100 成人清醒、安静、闭目 1430 5 20 视物、听声音、思考活动 47 20150 成人困倦、幼儿常见、颅内占位 0.53 20200 成人睡眠、深麻、缺氧、智力发 育不成熟、颅内占位、婴儿常见,二、觉醒和睡眠(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脑桥蓝斑上部(NE递质系统)脑电觉醒状态 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Ach递质系统)行为觉醒:中脑黑质 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二)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80120分钟)快波睡眠(2030分钟
36、)1.慢波睡眠 A.脑电图出现波和波;B.感觉功能降低;C.肌紧张减弱,随意运动消失;D.心率、呼吸、血压、尿量、消化液分泌 增加等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E.生长素分泌明显升高。故认为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2.快波睡眠(快动眼睡眠)A.脑电图出现波;B.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C.肌紧张明显降低,肌肉松驰;D.常发生不规则的肌肉抽动并出现快速的眼球转动;E.血压、心率、呼吸等出现短暂、明显的不规则变动;F.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故认为快波睡眠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成人有利于建立新突触联系和精力的恢复。做梦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三)睡眠发生机制 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主动
37、过程。脑干睡眠诱导区:中缝核、孤束核、蓝斑等。其上行冲动作用于大脑皮层,对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 激动系统的作用,使觉醒转化为睡眠过程。(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抑制系统)慢波睡眠:主要与脑干5-羟色胺递质系统活动有关;快波睡眠:主要与脑干内NE、5-羟色胺、Ach递质 系统的活动有关。,三、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新行为的获得或发展(经验的获得)。记忆是学习所得到信息的储存与再现(经验的再现)。(一)学习的形式 非联合型学习(不需要刺激与反应形成明确关系)学习 联合型学习(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明确关系),唾液分泌,食物中枢 兴奋,听觉中枢 兴奋,非条件刺激(食物),无关刺激(铃声),反复结合,暂时联系,(二)条
38、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建立 在大脑皮层及脑内各级中枢两个兴奋点之间建立了联系。强化:无关刺激与非 条件刺激在时 间上的多次结 合的过程。,强化,2.条件反射的泛化、分化和消退 100 Hz()-唾液分泌 铃声 200 Hz()-唾液分泌 泛化 300 Hz()-唾液分泌 原因:条件刺激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向周围扩散。100 Hz()-唾液不分泌 铃声 200 Hz()-唾液分泌 分化 300 Hz()-唾液不分泌 铃声 200 Hz()-唾液不分泌-消退 原因: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逐渐被抑制过程取代。,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先天就有,无需后天训练 在非条件反射基础 上经后天训练获得反射弧
39、简单、固定、反射弧复杂、易变、数量有限 数量无限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 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各级中枢均可完成 需要高级中枢参与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 能更高度地精确适 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物种共有 个体特有,3.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 对第一信号(客观具体信号)发生 反应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对第二信号(抽象的语言、文字信号)发生反应的系统。,(三)记忆的过程,刺激,持续时间:1秒感觉性记忆,持续时间:数秒第一级记忆,持续时间:数分至数年第二级记忆,持续时间:永久(?)第三级记忆,神经元活动的后放电作用,神经系统的环路联系,可能与新的突触联系建立及 脑内物质代谢、中枢递质有关,长时性记忆,短时性记忆,四、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一)说话中枢 位于中央前回下部的前方(语言运动区)损伤后患运动失语症(二)听话中枢 位于颞上回后部(语言听觉区)损伤后患感觉失语症(三)书写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语言书写区)损伤后患失写症(四)阅读中枢 位于角回(语言视觉区)损伤后患失读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