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罗热病课件.ppt
《西尼罗热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尼罗热病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 尼 罗 热,依据西尼罗热诊断和治疗方案、西尼罗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整理,*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因1937年首次分离自乌干达西尼罗地区Omogo镇一发热妇女血中而得名。*西尼罗病毒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鸟类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没有症状,约20%可主要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一、概 述,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地引起流行,在北美已形成季节性。我国尚未发现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未分离到西尼罗病毒,但随着国际交流
2、的日益频繁,同样面临着该病输入的威胁。,病 原 学,西尼罗病毒颗粒为直径40-60 nm左右的球形结构,脂质双分子膜包裹着一个直径在30 nm左右的二十面体核衣壳。,西尼罗病毒有3种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膜蛋白(prM/M)。,西尼罗病毒可分为2个基因型,导致疾病的西尼罗病毒分离株主要为I型。,流 行 病 学,1、传染源鸟类是西尼罗病毒的储存宿主。马、狗、猫等哺乳动物只是偶然感染成为西尼罗病毒的储存宿主,与感染西尼罗病毒的病人一样,病毒血症期较短且血中病毒滴度低,难以通过蚊虫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和人类。,但近年来发现西尼罗病毒可经病人器官移植和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受体和婴
3、儿感染。,2、传播途径人类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感染西尼罗病毒。,吸血节肢动物如蚊虫、沙蝇、蠓、壁虱等是西尼罗病毒的传播媒介。库蚊、伊蚊、按蚊等蚊虫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美洲大陆的尖音库蚊是美洲主要的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胎盘、乳汁、输血、器官移植和实验室接触感染等传播。,3、人群易感性和抵抗力,人类对该病毒普遍易感。野外作业者如农民、森林工人、园林工作者、建筑工人或旅行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部分体弱者,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感染病毒后容易引起西尼罗脑炎。,4.流行特征,(1)发病季节特点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温带地区发病主要在夏秋季节。,美国1999-2002年的资料显示,病例出现于每年7
4、-12月,多集中在8-9月。,(2)地理分布,近几十年来,西尼罗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1999年以前广泛分布在东半球,包括非洲、亚洲、中东以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99年以后,西半球开始出现西尼罗病毒的流行。,近几年来该病有扩大流行之势,并在北美开始出现大面积流行。,西尼罗病毒主要感染野生鸟类,偶尔感染马等哺乳动物。马感染西尼罗病毒主要表现为马脑炎、孕马流产等。,二、动 物 相 关 疾 病,鸟类的感染率及其敏感程度随其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高可达100%(如美国乌鸦),感染后的死亡率接近90%;鸟类感染主要病理过程为心肌炎,因此通常导致大量鸟类死亡。,三、人感染的临床表现,西
5、尼罗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人类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约80)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少数(近20)可出现相关症状,通常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极少数病例还可表现为严重的胰腺炎、肝炎、心肌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症。,1.西尼罗热 潜伏期一般为1-6天,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疲劳感加重,有或无前驱症状,1/3以上的病人发热可达到38.3-40。2.西尼罗病毒性脑炎 潜伏期大约为2-14天,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脑炎或脑膜脑炎症状。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较少见,病变主要集中于丘脑、中脑和脑干等部位。3.脊髓灰质炎样综合症 临床上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尼罗 热病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