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课件.ppt
《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一部分神 经 系 统,考点一、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内脏神经。,脑 中枢神经 脊髓 与中枢的连接:脑神经,脊神经 周围神经 躯体神经(感觉与运动)分布 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运动(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一)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聚集而成。(色泽灰暗)。大脑、小脑表层的灰质称大脑皮质、
2、小脑皮质。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结构。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7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2、中枢神经兴奋传导的特征:突触传递(1)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神经递质:由神经轴突末梢释放并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2)突触传递的过程:神经元突触神经元(3)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
3、性和易疲劳性后发放。,考点二、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一)位置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下平第3腰椎,故临床常在3、4或4、5腰椎之间进行穿刺。(二)外形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细长圆柱状,长约4045cm。,1六纵沟 前正中裂1、后正中沟1、前外侧沟2、后外侧沟2。2二膨大 颈膨大和腰骶膨大。3一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4一终丝 脊髓圆锥下续为终丝,周围被马尾包绕。,(三)脊髓节段 共31节,颈节8、胸节12、腰节5、骶节5、尾节1。,(四)内部结构 1灰质 位于中央管周围,整体上呈柱状,断面似蝶形,分前角、后角、侧角等。(1)前角:含
4、有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2)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3)侧角:含有内脏运动(即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只存在于胸T1腰(L3)节段。,2白质 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感觉)、下行(运动)的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五)脊髓功能 1传导 2反射,白质内纤维束,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薄束,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二、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脑干、小脑、间脑、端脑。二、脑 干(一)脑干分部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自上而下)三部。(二)脑干位
5、置 位于颅后窝,自枕骨大孔至蝶鞍之间。(三)脑干外形 下端较细,与脊髓表面沟裂相续,中上部较宽大。,脑干的位置,位于颅后窝的斜坡上,下平枕骨大孔连脊髓,上接间脑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1腹面观(1)延髓:主要结构有锥体和锥体交叉。(2)脑桥:借延髓脑桥沟与延髓分界。主要结构有基底沟等。(3)中脑:主要结构有两个大脑脚和脚间窝等。2 背面观(1)延髓:主要结构有薄束结节、楔束结节。(2)脑桥:脑桥和延髓之间是菱形窝。菱形窝两侧有与小脑相连的小脑脚。(3)中脑:有四叠体,即两个上丘和两个下丘。上丘与视觉反射有关,下丘与听觉反射有关。,三、间脑(一)位置 间脑位于中脑的前上方,大部被大脑半球所遮
6、盖。(二)分部 主要有背侧丘脑、下丘脑组成。1背侧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分前、内侧、外侧三个核群。腹后核:位于外侧核群,是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中继站。传到大脑皮质。内侧膝状体(听觉冲动传导)、外侧膝状体(视觉冲动传导)2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主要包括视交叉、漏斗、乳头体、灰结节、垂体等。重要的核团有:(1)视上核:分泌加压素。(2)室旁核:分泌催产素。,3内侧膝状体 与听觉反射有关。4外侧膝状体 与视觉反射有关。(三)第三脑室 1位置 是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隙。2沟通 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四、小脑:位于颅后窝,在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参与
7、运动的协调与控制,但不参与运动的启动;一旦小脑受到损害,机体的协调活动就会发生障碍;,小脑的外形,分部小脑蚓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疝:当颅内压升高时,小脑扁桃体常被挤压嵌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危及生命。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张力 3协调肌群随意运动 小脑功能 小脑本领强 平衡肌紧张 协调肌运动 千万莫损伤,(五)第四脑室 1位置 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2沟通 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五、端脑 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一)大脑半球的外形 1三个面 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
8、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2三个叶间沟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3五个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大脑半球的外形五叶,额 叶,顶叶,颞叶,枕叶,岛 叶,(二)大脑半球内部结构(功能定位)1大脑皮质及其功能定位(1)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2)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3)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4)听区:颞横回。(5)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皮质区。1)听觉语言中枢:缘上回。2)视觉语言中枢:角回。3)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2基底核 是包埋于大脑半球髓质中的灰质团块的总称。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等。纹状体:尾状
9、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肌群运动。基底核 基底核,埋脑底 屏尾豆状杏仁体 尾豆合称纹状体 协调运动及张力,3大脑髓质(1)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2)连合纤维:即胼胝体。(3)投射纤维:主要是内囊。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板。分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临床意义:一侧内囊受损,可致“三偏征”,即对侧偏身运动障碍、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六、脑和脊髓被膜 脑和脊髓的外面包被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起支持和保护作用。(一)硬膜 1硬脊膜 硬膜外腔(隙):是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腔隙。临床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剖 生理学 神经系统 课件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