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PPT.ppt
《软件工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软件工程,第15章 软件维护,2/47,一位编程大师曾说过:“哪怕程序只有三行长,总有一天你也不得不对它进行维护。”,3/47,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始终强调软件的可维护性。原因是,一个应用系统由于需求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暴露的问题,在交付用户使用后,对它进行维护是不可避免的,统计和估测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中硬件费用一般占35%,软件占65%,而软件后期维护费用有时竟高达软件总费用的80%,所有前期开发费用仅占20%。许多大型软件公司为维护已有软件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评估、控制和实施软件维护的机制。,4/47,软件维护的概念,什么是软件维护是指软件系统交付使用以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
2、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国标GB/T 11457-95给出如下定义 在一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对其进行修改,以纠正故障、改进其性能和其它属性,或使产品适应改变了的环境,5/47,1、软件维护分类,根据软件维护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6/47,纠错性维护,在软件交付使用后,因开发时测试的不彻底、不完全,必然会有部分隐藏的错误遗留到运行阶段。这些隐藏下来的错误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下就会暴露出来。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错误使用,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就叫做纠错性维护。,7/47,适应性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新的
3、硬、软件配置)数据环境(数据库、数据格式、数据输入/输出方式、数据存储介质)可能发生变化。为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就叫做适应性维护。,8/47,完善性维护,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这种维护活动叫做完善性维护。,9/47,预防性维护,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等,为以后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基础。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对需要维护的软件或软件中的某一部分(重新)进行设计、编制和测试,称为预防性维护。,10/47,改错性维护占全部维护工作量的
4、比率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0%大幅度下降,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公司的产品差错率已接近于零!,各种维护类型和维护工作量的比例,11/47,2、软件维护的特点,结构化维护和非结构化维护差别巨大软件维护的代价高昂维护问题多多,12/47,结构化维护VS非结构化维护,如果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保证每个阶段都有完整且详细的文档,这样维护会相对容易,被称为结构化的维护。如果不采用软件工程方法开发软件,软件只有程序而欠缺文档,则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困难,被成为非结构化的维护。,13/47,14/47,结构化维护,在结构化维护的过程中,所开发的软件具有各个阶段的文档,它对于理解和掌握软件的功能、性能、
5、体系结构、数据结构、系统接口和设计约束等有很大的作用。维护时,开发人员从分析需求规格说明开始,明白软件功能和性能上的改变,对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修改和复查,再根据设计修改程序,并用测试文档中的测试用例进行回归测试,最后将修改后的软件再次交付使用。这种维护有利于减少工作量和降低成本,大大提高软件的维护效率。,15/47,非结构化维护,在非结构化维护过程中,开发人员只能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源程序来了解系统功能、软件结构、数据结构、系统接口和设计约束等,这样做是十分困难的,也容易产生误解。要弄清楚整个系统,势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源程序修改产生的后果难以估计。在没有文档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进行回归测
6、试,很难保证程序的正确性。,16/47,软件维护的代价高昂,有形代价:1970年软件维护费用占总费用的35%40%;1980年软件维护费用占总费用的40%60%;1990年软件维护费用占总费用的70%80%。,无形代价:占用资源以致延误开发;修改不及时引起用户不满;维护引入新错误,降低了软件质量;等等,维护费用逐年上升,17/47,软件维护的代价高昂,维护费用只不过是软件维护最明显的代价,其他一些还不明显的代价将来可能更为人们关注。其他无形的代价还有:可用的资源被软件维护所占用。未能及时满足用户的维护要求时引起用户不满。维护时改动软件,引入了潜在故障,降低了软件质量。抽调人员从事维护工作,对新
7、的开发过程造成混乱。导致生产率的大幅下降。,18/47,软件维护的代价高昂,用于维护工作的劳动可以划分成:生产性活动(如,分析评价、修改设计、编写程序代码等)非生产性活动(例如,理解程序代码功能、解释数据结构、接口特点、性能限度等),19/47,软件维护的代价高昂,下述表达式给出了维护工作量的一个模型:其中,M是维护的总工作量,P是生产性工作量,K是经验常数,c是复杂程度,d是维护人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上述模型表明,如果软件开发没有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学,而且原来的开发人员未能够参与到维护工作之中,则维护工作量和费用将指数增加。,20/47,软件维护的问题多多,与软件维护有关的大多数问题都可归因于软
8、件定义和开发方法上的不足。软件开发时采用急功近利,还是放眼未来的态度,对软件维护影响极大。一般说来,软件开发若不严格遵循软件开发标准,软件维护就会遇到许多困难。,21/47,维护问题,和软件维护有关的部分问题:理解别人的代码通常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难度随着软件配置成分的缺失而迅速增加需要维护的软件往往没有文档、或文档资料严重不足、或软件的变化未在相应的文档中反映出来,22/47,维护问题,当软件要求维护时,不能指望由原来的开发人员来完成或提供软件的解释。由于维护持续时间很长,因此当需要解释软件时候,往往开发人员已经不在附近了绝大多数软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将来的修改问题软件维护这项工作毫无吸引力。
9、一方面是因为软件维护,看不到什么“成果”,但工作量很大,更重要的是维护工作难度大,软件维护人员经常遭受挫折。,23/47,软件维护的过程,软件维护工作在维护申请提出之前就开始了,它包括:建立维护组织,强制报告和评估的过程;为每个维护申请确定标准化的事件序列;制定保存维护活动记录的制度和有关复审及评估的标准。,24/47,维护组织,维护决策机构,维护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维护人员,配置管理员,维护申请,每个维护申请通过维护管理员转告给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一般都是对程序(某一部分)特别熟悉的技术人员,他们对维护申请及可能引起的软件修改进行评估,并向修改控制决策机构(一个或一组管理者)报告,由它最后
10、确定是否采取行动。,在维护活动开始之前就明确维护责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大大地减少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乱。,25/47,维护请求报告(MRF),该报告(表)由要求一项维护活动的用户填写应该用标准的格式来表达维护要求。软件维护人员通常提供给用户空白的维护请求表(报告)即软件问题报告,主要内容:如遇到什么错误,用户详细描述错误出现的现场信息(包括输入数据、列表文件和其他有关信息);对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应该给出一个简短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最终由维护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评价用户用户提出的维护请求表。,一个维护申请被核准后,维护请求表就成为外部文档,视作规划本次维护任务的依据。,26/47,软件维护请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工程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