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总论.ppt
《1传染病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传染病总论.ppt(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传染病总论,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学的定义,传染病学就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重点:研究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人类与病原的斗争的历史,2400多年前,瘟疫几乎摧毁了全雅典1566年,人们记录了疯狗所致的狂犬病18171923年的百年中,共发生了六次世界性霍乱大
2、流行,第七次大流行至今尚未终止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导致2500万人死亡1981年出现了艾滋病,造成全球性问题20022003年,西尼罗河病毒美国和加拿大导致数千人患病;同期SARS病毒引起的SARS,瘟疫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918-1919 Spanish Influenza,美联社报道,Influenza nowadays-Mexico,在我国解放前,鼠疫、霍乱、天花、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广泛流行,仅1910年东北地区鼠疫流行,病死42000人以上。19371946年我国霍乱病人25万人,死亡10万人以上。19391949年10年间,全国天花患者约38万人,仅19
3、47年天花患者2万人,死亡3400人。,历史的声音,解放后,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60年代初消灭了天花,控制了鼠疫和霍乱的流行,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传染病的发病率以9%的速度逐年下降,传染病在死亡顺位由第1位到第9位,平均寿命由解放初期的35岁上升到69岁。,历史的声音,我们面临的形势,传染病在短期内是消灭不了的世界上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仅天花一种新的传染病又不断产生,如艾滋病、军团病、禽流感、疯牛病、“非典”传染病中 一些疾病不可治愈,但狂犬病病死率几近100%,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乙型脑炎虽可治活不死,但仍可留有一定后
4、遗症已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新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 新开农田、再造森林 便捷的交通有利于传染病播散 世界的都市化 气候变暖、环境污染 经济危机、暴力冲突 新病原不断涌现,如何应对新的传染病,保持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强化对传染病的认识强化病原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民的素质,一 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感染、传染的基本概念,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和人体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应具备三个要素:有病原体有易感宿主(人和动物)有宿主体内寄生与繁殖的能力。传染(communicat
5、ing)在具有感染三要素同时,还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征。传染性疾病:有病原体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一.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构成感染过程必备三因素:病原体 人和动物(宿主)环境,一.感染的概念,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在某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某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二.感染过程的表现,一过性感染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显
6、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一)一过性感染: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1、一过性感染: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宿主免疫强大时,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人体,仅有特异性免疫应答,无/轻微组织损伤,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学变化只通过免疫学检查才发现,隐性感染多。是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 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 健康携带者
7、。,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3、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体,人体,机体免疫应答,病原体/机体变态反应,组织损伤,病理改变、临床表现,3、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数量最小。在少数传染病中,大多数感染者为显性感染(如麻疹)。显性感染结束后,大多数病原体可被清除,人体可获得持久的免疫,不易再受感染,如麻疹,或短暂的免疫,容易再受感染发病,如流感。少数病原体不被清除,则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称恢复期携带者。部分病人也可成为慢性患者。,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入侵部位或入 侵较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并不 出现疾病现象称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不同可分为带毒者、带菌者与
8、带虫者。,潜伏期携带者 恢复期携带者 健康携带者(ASC)急性携带者(3个月内)慢性携带者(3个月以上)意义:为重要的传染源,分类,病原携带状态,各种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 体内有病原体存在,但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此也都是传染源,在流行过程中有重要意义。,4、病原携带状态,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但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在机体中某一部位,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儿童感染水痘病毒后没发病,水痘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数年后发病就不再是水痘,而是带状疱疹。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传染过程的五种表
9、现形式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二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流行的概念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 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不同方式再侵入其 他易感者的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流感、流脑、麻疹等水、食物传播:痢疾、伤寒等接触传播(直接和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