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pt
《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pt(1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一讲 单片机结构及原理第二讲 中断系统第三讲 定时/计数器第四讲 串口通信第五讲 工具软件介绍、流水灯实验,创新认知与实践,-实践环节,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能做什么,什么是单片机单板机 将CPU芯片、存储器芯片、I/O接口芯片和简单的I/O设备(小键盘、LED显示器)等装配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再配上监控程序(固化在ROM中),就构成了一台单板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板机)。,单板机,单板机的I/O设备简单,软件资源少,使用不方便。主要用于早期微型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及简单的测控系统。,单板机,单片机,单片机 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
2、电路,从而构成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单片机能做什么,工业控制 用于各种物理量的采集与控制。电流、电压、温度、液位、流量等物理参数的采集和控制均可以利用单片机方便地实现。在这类系统中,利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可以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智能算法,实现期望的控制指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典型应用如电机转速控制、温度控制、自动生产线等。智能仪器仪表提高了仪器仪表的使用功能和精度,使仪器仪表智能化,同时还简化了仪器仪表的硬件结构。如各种智能电气测量仪表、智能传感器等。,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是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各种机
3、电产品。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典型产品如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包装机、点钞机、医疗设备、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分布式系统的前端模块 在较复杂的工业系统中,经常要采用分布式测控系统完成大量的分布参数的采集。在这类系统中,采用单片机作为分布式系统的前端采集模块,系统具有运行可靠,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点。家用电器家用电器是单片机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前景十分广阔。如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高档洗浴设备、高档玩具等。,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概述,1.1.1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及其经典结构,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这标志着计算
4、机时代的到来。(CALCULATOR)ENIAC(“埃尼阿克”),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有许多不足,但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ENIAC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钟频率仅有100 KHz,但能在1秒钟的时间内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匈牙利籍数学家冯诺依曼在方案的设计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6年6月,他又提出了“程序存储”和“二进制运算”的思想,进一步构建了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这一计算机的经典结构。(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电子
5、技术的发展,相继经历了五个时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2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1.2.1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单片机技术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单芯片微机形成阶段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系列单片机。8位CPU、1K字节ROM、64字节RAM、27根I/O线和1个8位定时/计数器。,特点是:存储器容量较小,寻址范围小(不大于4K),无串行接口,指令系统功能不强。,性能完善提高阶段 1980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8位CPU、4K字节ROM、128字节RAM、4个8位并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
6、计数器。寻址范围64K,并有控制功能较强的布尔处理器。,特点是:结构体系完善,性能已大大提高,面向控制的特点进一步突出。现在,MCS-51已成为公认的单片机经典机种。,微控制器化阶段,特点是:片内面向测控系统外围电路增强,使单片机可以方便灵活地用于复杂的自动测控系统及设备。“微控制器”的称谓更能反应单片机的本质。,1982年,Intel推出MCS-96系列单片机。芯片内集成:16位CPU、8K字节ROM、232字节RAM、5个8位并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64K。片上还有8路10位ADC、1路PWM输出及高速I/O部件等。,1.2.2 单片机产品近况,ATMEL公
7、司融入Flash存储器技术的AT89系列;Philips公司的80C51、80C552系列;*深圳宏晶科技有限公司的 STC89C/S系列;ADI公司的ADC8xx高精度ADC系列;Maxim公司的DS89C420高速(50MIPS)系列;,80C51系列单片机产品繁多,主流地位已经形成,近年来推出的与80C51兼容的主要产品有:,2-1 MCS-51单片机的组成2-2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2-3 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2-4 振荡器与时钟电路及CPU时序2-5 并行I/O端口2-6 MCS-51单片机基本工作系统的组成,MCS-51单片机结构原理,2-1 MCS-51单片
8、机的组成与结构,8位中央处理单元(CPU)128B/256B的数据存储器RAM4KB/8KB的片内ROM/EPROM4个8位并行I/O口P0-P32个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1个全双工的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片内振荡与时钟产生电路,P0驱动器,P2驱动器,P0锁存器,P2锁存器,RAM地址寄存器,128BRAM,4KBROM,B寄存器,暂存器1,暂存器2,ACC,SP,程序地址寄存器,缓冲器,PC增1,PC,DPTR,中断、串行口和定时器,PSW,P1锁存器,P1驱动器,P3锁存器,P3驱动器,定时控制,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OSC,ALU,P0.0-P0.7,P2.0-P2.7,
9、P3.0-P3.7,P1.0-P1.7,XTAL1 XTAL2,PSENALEEARESET,8051单片机内部结构图,运算器,存储器,I/O接口,控制器,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1)8位的ALU:,(2)8位累加器ACC(A):,(3)8位寄存器B:,(4)8位程序状态寄存器PSW:,(5)布尔处理器:,(6)2个8位暂存器:,运算器,(1)程序计数器(PC),(2)指令寄存器(IR),(3)指令译码器(ID),(4)振荡器及定时与控制电路,控制器,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由两个8位的计数器(PCL,PCH)组成,PC存储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16位可容纳
10、的最大数值为65535,为64KB,因此,MCS-51可寻址64KB的程序存储器。改变PC内的值,就可改变程序执行的方向。,16位程序计数器-PC,由PC内容指定的ROM地址单元中取出的指令,经指令寄存器送至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进而CPU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指令存储器及指令译码器,MCS-51片内有振荡器OSC,通过单片机的XTAL1,XTAL2连接片外的石英晶体及两个频率微调电容,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时钟节拍。,振荡器及定时控制电路,1、电源管脚:Vcc,Vss2、时钟电路管脚:XTAL1,XTAL23、控制信号脚:RST/VPD,ALE/PROG PSEN及V
11、pp/EA4、I/O管脚 P0,P1,P2,P3,2-2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电源管脚,Vcc:电源端,为5V,允许电源有偏差;GND(VSS):地。注:为了防止电源脉冲对单片机的影响,一般在VCC和GND之间接上一个1uF的电容。,时钟电路管脚,XTAL1:芯片内部反相放大器输入端,使用外部振荡器时需接地。XTAL2:芯片内部反相放大器输出端,使用外部振荡时接振荡器输 入的信号。,控制线 ALE/PROG,ALE:地址锁存信号端,频率为晶体振荡器的1/6正脉冲信号。当CPU访问片外扩展存储器时,该信号作为锁存低8位地址的控制信号。PROG:当片内有EPROM时,该管脚提供编程写
12、入时的编程脉冲信号输入端。,控制管脚 RST/VPD,RST: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并变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从0000地址执行,即可完成单片机复位。单片机复位不改变片内RAM的值。VPD:备用电源。,+5V,RESET,10uF,控制管脚 PSEN,PSEN:程序存储器允许输出信号端。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时,CPU控制该端输出负脉冲作为外部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允许CPU读出EPROM中被选中单元中的指令码。该管脚一般连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端(OE)。,控制管脚 EA/Vpp,EA: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固化编程电压输入端。程序存储器允许输出信号端。当EA接高时
13、,前4KB或8KB程序在单片机内,当EA接地时,所有程序均在外存储器。Vpp:对单片机内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施加的高电平输入端。,2-3 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计算机存储结构:哈佛结构:程序存储与数据存储分开单片机 冯.诺依曼结构:程序与数据存储在一起通用计算机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ROMRAM):ROM:常用于存放程序和需要长时间存放的数据,掉电不丢失;RAM:随时可读可写的存储器,掉电后数据立即丢失。,1、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采用哈佛结构,存在4个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存储器空间:片内程序存储器 片外程序存储器 片内数据存储器 片外数据存储器,0FFFH,0000H,片内4KROM,EA引脚
14、=0,EA引脚=1,2、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常用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容量:,随着单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现在内部ROM有64KB,RAM达几KB的都有。在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时,应注意选择,能不扩展的尽量不扩展。(片内128B不包含SFR区),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的应用:,上电复位时,PC=0000;,程序存储器有保留单元:,3、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最大寻址为64KB,地址为:,0000FFFFH,片内为128B的数据存储器,片外为64KB,地址有重叠,靠指令区分,低128B的数据RAM,高128B的特殊寄存器区,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中的堆栈:,堆栈
15、用于保护中断时程序的断点地址,以便中断返回时程序的继续执行;,堆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后进先出;,堆栈的指令是:PUSH(压入)和POP(弹出),堆栈寄存器叫SP,其内部的数值叫栈底,初始值为07H,一般应进行设置到50H或60H。,MOV SP,#60H,PUSH A,.,PUSH B,07H,60H,61H,7FH,SP,SP,A,SP,B,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低128B的分区:,工作寄存器区,R0-R7,共四组,由PSW中的RS1,RS0决定;,位寻址区20H-2FH,位地址为:00H-7FH;,一般数据存储区;,堆栈区(由用户进行设置,初始值为07H),高128B的分区:,特殊功能寄存器
16、(SFR):,ACC,B,PSW,P0,P1,P2,P3,IP,IE,TCON,SCON可位寻址(11个)SP,DPTR,TMOD,TH0,TL0,TH1,TL1,SBUF,PCON不可位寻址(共9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初始值除P0,P1,P2,P3为FFH,SP为07外,其余均为00H。,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PSW,PSW(Program State Word)程序状态字;,CY进位位标志位或借位位标志位;,AC半字节进位位标志位或半字节借位标志位;,F0用户标志位;,RS1,RS0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00-0区,01-1区,10-2区,11-3区;,OV溢出标志位,
17、当进行补码运算时,如有溢出,超出-128127范围时置位;,/未定位位,在52中为F1,用户标志位;,P奇偶标志位,每条指令执行完后,跟踪指示A内的1 的个数,如为奇数,则P=1,否则为0,常用于校验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送是否出错。,2-4 振荡器与时钟电路及CPU时序,1.振荡器与时钟电路:,单片机内部的增益反向放大器通过XTAL1、XTAL2两个引脚外接的反馈石英晶体元件构成自激振荡器。时钟发生器把振荡器的信号进行二分频,向CPU提供了两相时钟脉冲信号P1和P2。时钟信号的周期称为S,它是振荡周期的2倍,在每个时钟周期S的前半周期,P1有效,后半周期,P2有效。,2-4 振荡器与时钟电路及C
18、PU时序(续),2.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由6个S状态周期组成,即S1-S6,每个状态又持续两个振荡周期,即P1和P2两拍,故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振荡周期,即S1P1,S1P2,S2,P1,S2P2,S6P1,S6P2共12个状态拍。若采用12MHz晶振,则每个机器周期为1us。单片机的指令长度分为1B、2B和3B三种,按CPU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间分为单周期指令、双周期指令和四周期指令三种。,每一条指令的执行包括取指、执指两个阶段。在每个机器周期内ALE两次有效,第一次出现在S1P2和S2P1之期间,第二次出现在S4P2和S5P1期间。,2-4 振荡器与时钟电路及CPU时序
19、(续),3.取指、执指的时序:,2-5 并行输入/输出端口,8051单片机有四个8位的I/O端口,分别称为P0,P1,P2,P3,每个端口均为准双向口,共占32只引脚,每个端口可作为8位的总线使用,也可作为单独的I/O应用。每个端口都包含一个锁存器(即特殊寄存器P0-P3),一个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作输出线时数据可以锁存,作输入时可以缓冲。当有外部扩展的存储器时,P0作为地址的低8位,P2作为高8位组成16位地址总线,而P0复用为8位的数据总线。,2-5 并行输入/输出端口,1、P0口,无外扩存储器时,P0可作为I/O应用。CPU执行传送或改写位内容的指令时,硬件使C=0,开关MUX处于图
20、示位置,P0作为通用I/O口。此时,T1处于截止状态,输出极变为漏极开路,此时需加上拉电阻。,P0口结构,(1)P0用作输出口时,当CPU执行输出指令时,写脉冲加在D锁存器的CP上,输出数据经过锁存器的D端,反相输出在Q非,然后加到T2上,到数据为1是,T2导通,P0.i输出为0,当数据为0时,T2截止,P0.i的数据经上拉电阻拉高,为1。,特殊的单片机“读运算(修改)写”输出指令,其执行过程为先读出锁存器的数据,然后运算再锁存到锁存器,然后输出到引脚,读锁存器中的数据时,Q端数据经过控制开通的三态缓冲器1送入内部数据总线。,P0口结构,(2)P0用作输入口时,读引脚的指令将三态缓冲器2打开,
21、端口引脚上的数据经上图蓝色的线输入内部数据总线。,在读引脚时,由于T2并接在引脚上,如果T2导通它会把引脚上的高电平拉成低电平,从而产生误读。因此,在读端口之前,应先向端口锁存器写“1”,从而是Q非为“0”,使T2截止。,P0口结构,P0口用作数据/地址总线使用时,芯片外部有锁存器:(1)P0口先送出低8位地址再送出数据 此时C=1,MUX打到上方,地址/数据位驱动T1,其反相驱动T2,当地址/数据位为“1”时,T1导通,T2截止,P0.i输出为“1”;当地址/数据位为“0”时,T1截止,T2导通,P0.i为“0”。,(2)P0口先送出低8位地址再输入数据 送出地址与上相同,但读入数据时,打开
22、缓冲器2,引脚数据经缓冲器2进入内部数据总线。,P1口结构,P1口为准双向口,用作通用I/O口(开关量输入/输出),输出驱动有上拉电阻(实质为由两个场效应管构成的),其余与P0作为I/O口相同。,P2口结构,P2口可作为地址高8位,也可作为通用I/O口。(1)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MUX打向上方,使地址与反相器3连接,由P2.X输出地址信息;(2)作为通用I/O口时:MUX打向下方,输入/输出与P0口相同。,P3口结构,(1)P3口作为通用I/O口:当CPU执行对P3口的I/O操作时,W被置1,P3口变为通用I/O口,与P0、P1、P2作为I/O时的工作原理一致。,P3口除了具有准双向I/O口以
23、外,各引脚还具有另外一项功能,即第二功能。,P3口结构,P3口的第二功能:,(2)P3口用作第二功能时,锁存器的输出Q由硬件设置为1。P3口输出时,数据由W线经反相器3输出;P3口输入时,经同相器4输入至第二功能线。,端口的负载能力和接口要求,P0口:没一位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P1-P3:可驱动4个TTL型负载;ALE端: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PSEN: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2、端口接口要求,1、端口的驱动能力,作为输入口时,任何TTL或NMOS电路都能以正常的方式驱动8051单片机(HMOS)的P1-P3口,由于其输出级具有上拉电阻,故可被OC门的电路所驱动,无需上拉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1 单片机 原理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