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数据库数据库设计.ppt
《access数据库数据库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cess数据库数据库设计.ppt(9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access数据库数据库设计,access数据库数据库设计access数据库数据库设计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7.1 数据库设计概述7.2 需求分析7.3 概念结构设计7.4 逻辑结构设计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7.7 小结2,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7.1 数据库设计概述7.2 需求分析7.3 概念结构设计7.4 逻辑结构设计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7.7 小结,7.4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图转换为与选用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将转换来的
2、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逻辑结构设计(续),逻辑结构设计时的3个步骤,7.4 逻辑结构设计,7.4.1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7.4.1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转换内容转换原则,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将实体型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 转换内容将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实体型间的联系有以下不同情况:(1)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
3、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2)一个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3)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例,“选修”联系是一个联系,可以将它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其中学号与课程号为关系的组合码: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4)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例,“讲授”联系是一个三元联系,可以将它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其中课程号、职工号和书号为关系的组合码:讲授(课程号,职工号,书号),图向关
4、系模型的转换(续),(5)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目的:减少系统中的关系个数合并方法:将其中一个关系模式的全部属性加入到另一个关系模式中,然后去掉其中的同义属性(可能同名也可能不同名),并适当调整属性的次序,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注意:从理论上讲,1:1联系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但在一些情况下,与不同的关系模式合并效率会大不一样。因此究竟应该与哪端的关系模式合并需要依应用的具体情况而定。由于连接操作是最费时的操作,所以一般应以尽量减少连接操作为目标。例如,如果经常要查询某个班级的班主任姓名,则将管理联系与教师关系合并更好些。,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例 把图7.30中虚线上
5、部的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部门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经理的职工号,)此关系模式已包含了联系“领导”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经理的职工号是关系的候选码 职工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职工(职工号、部门号,职工名,职务,)该关系模式已包含了联系“属于”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例 把图7.30中虚线上部的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续)产品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产品组长的职工号,)供应商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供应商(供应商号,姓名,)零件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例 把图7.30中虚线上部的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续)联系“参加
6、”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职工工作(职工号,产品号,工作天数,)联系“供应”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供应(产品号,供应商号,零件号,供应量),7.4 逻辑结构设计,7.4.1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得到初步数据模型后,还应该适当地修改、调整数据模型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优化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通常以规范化理论为指导,数据模型的优化(续),优化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数据依赖按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语义,分别写出每个关系模式内部各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以及不同关系模式属性之间数据依赖消除冗余的联系 对于各个关
7、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的联系。确定所属范式按照数据依赖的理论对关系模式逐一进行分析考查是否存在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多值依赖等确定各关系模式分别属于第几范式,数据模型的优化(续),按照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分析对于这样的应用环境这些模式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它们进行合并或分解。注意:并不是规范化程度越高的关系就越优,一般说来,第三范式就足够了,数据模型的优化(续),例:在关系模式 学生成绩单(学号,英语,数学,语文,平均成绩)中存在下列函数依赖:学号英语 学号数学 学号语文 学号平均成绩(英语,数学,语文)平均成绩,数据模型的优化(续),显然有
8、:学号(英语,数学,语文)因此该关系模式中存在传递函数信赖,是2关系虽然平均成绩可以由其他属性推算出来,但如果应用中需要经常查询学生的平均成绩,为提高效率,仍然可保留该冗余数据,对关系模式不再做进一步分解,数据模型的优化(续),按照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以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常用分解方法水平分解垂直分解,数据模型的优化(续),水平分解什么是水平分解把(基本)关系的元组分为若干子集合,定义每个子集合为一个子关系,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水平分解的适用范围满足“80/20原则”的应用(经常被使用的大概占20%)并发事务经常存取不相交的数据,数
9、据模型的优化(续),垂直分解什么是垂直分解把关系模式R的属性分解为若干子集合,形成若干子关系模式垂直分解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分解后R上的所有事务的总效率是否得到了提高,7.4 逻辑结构设计,7.4.1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注重的问题 包括三个方面:(1)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2)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3)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设计用户子模式(续),例 关系模式产品(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生产车间,生产负责人,产品成本,产品合格率,质量等级),可以在产品
10、关系上建立两个视图:为一般顾客建立视图:产品1(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为产品销售部门建立视图:产品2(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车间,生产负责人)顾客视图中只包含允许顾客查询的属性销售部门视图中只包含允许销售部门查询的属性生产领导部门则可以查询全部产品数据可以防止用户非法访问不允许他们查询的数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逻辑结构设计小结,任务将概念结构转化为具体的数据模型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将转化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设计用户子模式,逻辑结构设计小结,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内容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逻辑结构设
11、计小结,优化数据模型的方法 1.确定数据依赖 2.对于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的联系。3.确定各关系模式分别属于第几范式。4.分析对于应用环境这些模式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它们进行合并或分解。5.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或合并,逻辑结构设计小结,设计用户子模式 1.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 2.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外模式,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3.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7.1 数据库设计概述7.2 需求分析7.3 概念结构设计7.4 逻辑结构设计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7.7 小结,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
12、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续),数据库物理设计的步骤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主要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效率 如果评价结果满足原设计要求,则可进入到物理实施阶段,否则,就需要重新设计或修改物理结构,有时甚至要返回逻辑设计阶段修改数据模型,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续),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7.5.1 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7.5.2 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7.5.3
13、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7.5.4 评价物理结构,7.5.1 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设计物理数据库结构的准备工作对要运行的事务进行详细分析,获得选择物理数据库设计所需参数充分了解所用的内部特征,特别是系统提供的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续),选择物理数据库设计所需参数 数据库查询事务查询的关系 查询条件所涉及的属性 连接条件所涉及的属性 查询的投影属性,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续),选择物理数据库设计所需参数(续)数据更新事务被更新的关系每个关系上的更新操作条件所涉及的属性 修改操作要改变的属性值 每个事务在各关系上运行的频率和性能要求,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内容
14、和方法(续),关系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为关系模式选择存取方法(建立存取路径)设计关系、索引等数据库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7.5.1 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7.5.2 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7.5.3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7.5.4 评价物理结构,7.5.2 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数据库系统是多用户共享的系统,对同一个关系要建立多条存取路径才能满足多用户的多种应用要求物理设计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确定选择哪些存取方法,即建立哪些存取路径,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续),常用存取方法索引方法目前主要是树索引方法经典存取方法,使用最普遍 聚簇()方法方法,树的概念,树是一种多路平衡查
15、找树,在文件系统中很常用。m 阶树的概念:或者是空树,或者是满足以下条件的m叉树:1)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 m 棵子树;2)若根结点不是叶结点,则至少有两棵子树;3)除根结点外的所有非终端结点至少有2棵子树;4)所有非终端结点都包含下列信息数据:(0122,)为关键字,为指针 5)所有叶结点都出现在同一层次上,且不带信息;查找过程:顺指针找结点、在结点关键字内查找 交叉进行。,供参考,一棵5阶树,树的用途,当内存中不可能容纳所有记录时,树通常作为外存文件的索引结构被保存在外存上。树及其所有记录的存储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按以下形式灵活组织:(1)树的每一个非叶结点是外存读取单位(页/块)存储在外存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ccess 数据库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