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淮北市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市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淮北市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推动全市开发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开发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淮海经济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三年时间,
2、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五宜”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各开发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用更加凸显。经济体量逐步增大,全市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超过2380亿元,千亿级开发区增加1家。淮北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滩溪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发展质量更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不低于44%,开发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稳定性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
3、发经费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20家以上。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安全高效、绿色智慧、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开发区基础设施体系,园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得到优化,绿色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亩均产出效益逐年提高,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基本建立。开放水平显著提高,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约10%,达到24亿美元,与沪苏浙等发达地区开发区合作更加紧密,与其他园区合作共建取得实质性成果。全市开发区: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滩溪经济开发区(含滩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相山经济开发区、杜集经济开发
4、区、烈山经济开发区。三、重点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行动L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全面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推广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区模式,探索把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园区服务委托给市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开发区推进或引进公司制管理模式,吸纳国内外资本和企业投资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的开发区中投资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探索合作办园的发展模式。完善利益共享机制,让开发区运营企业通过税收增长、土地增值,与开发区共享发展成果。到2025年,全市开发区基本实现市场化运营,与“双招双弓I”主业相适应的运营机制逐步建立。充分发挥相关协会组织
5、作用,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多元化,促进开发区自律发展。【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国资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经济管理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遵循“依法合规、应放尽放、权责一致、承接有序”的原则,聚焦法律法规和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围绕开发区管理实际和市场主体需求,科学制定开发区赋权清单,依法推进开发区赋权工作,实现“开发区的事在开发区办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推进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实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机构设置简约高效。支持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实行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反馈机制。加强事
6、中事后监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理顺开发区与属地政府的关系,确定开发区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具备条件的开发区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市委编办、市数据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3 .优化干部人事管理。选优配强开发区党政领导班子,注重选配熟悉经济工作、基层管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干事创业有激情的干部。结合实际探索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事业人员身份界限,推行雇员制、职员制管理改革,实现因事定岗、以岗定薪、同岗同酬。探索建立国有运营企业与党工委中高层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机制。选派开发区优秀干部、年轻干部赴沪苏浙园区、企业挂职学习,让开发区成为
7、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全面实施容错纠错机制和正向激励机制,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设置固定降级数、淘汰率,坚持“发展退位、干部让位“,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国资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4 .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完善建立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分层管理的干部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探索开展以领导班子任期考核制、全员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开发区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对实行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根据开发区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奖励分配。压缩管理层级、打通管理和专业两个发展序列,允许开发区人员在市场化原则的前提下,根据需
8、求拉开薪酬系数,激发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形成“薪酬能高能低的动态激励机制。健全与激励机制相对应的责任审计、信息披露、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督查考核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平台载体提质行动5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强基工程,着力提升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和质量,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孵化器和加速器等产业孵化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培育体系,到2025年,每个开发区至少新增1个产业孵化平台
9、。坚持走“科创+产业”发展道路,推进开发区联合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推动技术、人才集聚,到2025年,每个开发区至少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家以上,新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以上。【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产业投资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6 .精准开展“双招双引”。把开发区作为“双招双弓I”第一战场,推动开发区加快构建主导产业突出、同类行业集聚、配套企业完备的产业格局。各开发区编制新一轮发展规划,坚持“高位协调、全面推进“,突出目标导向,做好市场调
10、查,绘制“产业图谱”,科学制定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方案,重点引进新能源、铝基新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等产业链龙头项目,突出招引再生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功能助剂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标志性项目招引和领军企业培育,每个开发区至少引进1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开发区与重点商协会、产学研联盟、智库等开展沟通合作,每个开发区至少与1个国家级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7 .培育建设特色园区。对标“五群十链”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园区主导或首位产业,推动各开发区发展具有独特竞争力的
11、特色产业,培育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或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提升开发区创新、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在开发区设立总部的科技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可以根据研发和生产的需要,在开发区内以“园中园”的方式设立特色产业园。培育强化市级特色产业园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园内创业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重点项目引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孵化培育等。【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亩均效益提升行动8 .推动亩均效益评价。落实全市推广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各开发区要与沪苏浙同类开发区对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北市 开发区 提质扩量 增效 三年 行动计划 2023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