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青岛市安置房建设品质提升的指导意见.docx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青岛市安置房建设品质提升的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青岛市安置房建设品质提升的指导意见.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青岛市安置房建设品质提升的指导意见各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为规范我市安置房建设标准,提升安置小区建设品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善城市面貌与提高安置居民生活质量有机结合为目标,努力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二、总体要求(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安置居民的居住需求,按照“绿色、舒适、美观、便捷、智慧的要求,从规划设计、绿化
2、景观、立面造型、公共空间、设施设备、长效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安置房建设品质。(-)提升设计标准。坚持和强化设计引领,将优化设计作为提升安置房建设品质的关键抓手。积极与商品房的设计相接轨,关注整体设计提升,突出关键节点设计。(三)强化质量保障。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理念,严格履行法定的项目建设程序。全面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质量首要责任、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公示工作。(四)提高管理水平。既要提高安置房小区硬件品质,又要同步选定物业企业,提升社区管理等长效管理水平,切实防止因管理水平跟不上硬件品质而产生“高楼大厦型城中村。三、建设内容(一)优化规划设计1 .规划布局:各区、
3、市政府应统筹布局,优先落实规划明确的安置房和配套设施项目,在安置房实施时根据区域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科学设计安置房布局和户型。2 .总平面设计:在满足住宅经济适用的基础上,要注重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环保性能等,满足采光、通风、日照、卫生及后期使用管理等要求,合理安排住房和景观空间,提升居住生活环境舒适度。平面布局应注重流线设计,原则上应做到人车分流,并合理配置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3 .配套用房及设施:应充分考虑安置居民风俗习惯等独特需求,电梯、垃圾分类收集点(垃圾容器间)、电信和数字电视交接间、电动自行车停放点、快递收发点等公共及基本生活设施、设备,应在现行规范基础上
4、适当予以提升。4 .户型和面积:要充分考虑安置居民的居住生活习惯,合理设计户型及户型配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洁污分离,动静分离,房型设计建筑面积应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安置需要设计。5 .车位设置:按照车库建筑设计规范、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和青岛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设计导则(试行)等相关规范要求配置机动车位及公共停车位,并按规定要求预留充电桩设置条件。非机动车在室外设置集中停放点,配建电动自行车限时充电设施。(二)加强渗漏防控及验收管理L加强住宅工程渗漏防控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了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渗漏防控工作的若措施要求,落实建设单
5、位首要责任、优化施工组织、确保材料质量、严格细部做法、落实三级验收要求,切实提升住宅品质。2 .严格落实住宅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和质量管理职责,贯彻落实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要求,不断提高住宅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推动住宅工程品质全面提升。(三)优化室外景观与绿化L景观绿化设计应按照青岛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行业标准要求,将建筑总平和相关专业统筹设计,根据整体布局设计景观微地形,搭配适当高度的植被,适当配种乔木点缀,做到高低有度、错落有致、移步换景。植物种类的选择应选取适宜本地气候和土质条件,生命力强、便于维护的乔木、灌木和花草,并充分考虑色彩、形状以及季节性。3 .小区景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市 住房 城乡 建设局 关于 安置 建设 品质 提升 指导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