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解读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讲义).docx
《学习解读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解读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讲义).docx(9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学习解读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讲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要求,保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通过现场调研、会议座谈、平台反馈、自评报告等多渠道搜集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以下简称操作手册(2022版)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政策文件,组织专家研究,修订形成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第一部分:操作手册(2023版)的修订原则(-)稳定性。延续操作手册(2022版
2、)中明确的绩效考核范围、指标架构和顺序。指标名称、指标属性、计算公式、指标来源和指标导向等内容基本不变。(-)统一性。为规范数据采集,统一指标说明、指标意义和相同数据的统计口径。(三)准确性。确认有关指标定义、指标说明和指标意义中涉及的数字、年份、内容、依据和脚注等,以最新政策文件和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为依据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保证权威性和准确性。(四)简洁性。修订文字表述,将需要阐明的概念以脚注形式标注,使“指标说明”更直接清晰,便于使用者查找核对。第二部分:操作手册(2023版)的修订内容(-)修订指标计算方法。指标21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采用全部中选药品使用比例的儿何平
3、均值进行计算。(二)补充及更新相关工作要求。将最新规范性文件作为指标统计依据,如加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11号)、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国卫医发(2022)15号)等文件。涉及指标1、2、6、8、12、15、16、22、23、34、45、47共12个指标。(三)进一步明确指标内涵。根据医院在填报中提出的相关问题,一是指标7中分母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调整为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门急诊收入、住院收入和结算差额,与关于印发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一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保持一致。二是根据
4、工作情况,进一步细化指标说明,涉及指标3、4、5、6、7、8、9、10、14、18、20、21、28、30、33、52共16个;更新或增加指标脚注,涉及指标3、4、5、6、7、8、10、18、19、28、33、34、35、37等14个。为使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实施动态监测,针对各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支付方式改革对考核指标产生较大影响的,需提供说明材料。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考核的定量指标数据在既往基础上增加2022年度数据。各地应按照属地化原则加强数据质控,提升数据质量,不断探索运用数据质量作为系数对指标结果进行调整的应用机制。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既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
5、。感谢来自各地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建议是完善操作手册的基础,更是扎实、高质量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助力器。特别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文件要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登录需各公立医院完成实名认证,使用数字证书进行系统登录及相关操作。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另行制定印发。第三部分:操作手册(2023版)的全文学习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目录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三、运营效率相关指标四、持续发展相关指标五、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六、新增指标七、附件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三级
6、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5个(定量50个,定性5个)、新增指标1个。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一览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一览表序号相关指标指标属性指标导向I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定量监测比较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定量逐步提高t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定量监测比较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定量逐步提高t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上定量逐步提高t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上定量逐步提淘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定量监测比较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定量逐步降低I9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上定量逐步降低IIO单病种质量控制上定量监测比较逐步降低111大型医用设备检查
7、阳性率定量监测比较12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加量控制彷理定性监测比较13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定量逐步提高t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定量逐步降低J15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定量逐步提高t16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定量逐步提高t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定量逐步降低J18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定量逐步提高119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定量逐步提高120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定量逐步提高121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定量逐步提高t22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定量逐步提高23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定量逐步降低124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定性逐步提高25每名执业医师
8、日均住院工作负担定量监测比较26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定量监测比较27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定量监测比较28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定量监测比较29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定量监测比较30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定量监测比较31医疗服分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交检脸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上定量逐步提高f32辅助用药收入占比定量监测比较33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垂定量逐步提高1序号相关指标指标属性指标导向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定量逐步降低J35收支结余上定量监测比较36资产负债率定量监测比较37医疗收入增幅定量监测比较38门诊次均费用增幅定量逐步降低】3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怖定量逐步降低140住院次
9、均费用增幡定量逐步降低I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定量逐步降低J42全面预算管理定性逐步完善43规范设立总会计师定性逐步完善44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定量监测比较45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定量逐步提高146医护比定量监测比较47医院接受其他医院(尤其是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医院)进修并返回原医院独立工作人数占比定量逐步提高t48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上定量逐步提高t49医院承担培养医学人才的工作成效定量逐步提高50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定量逐步提高t51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定量逐步提高t52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定性监测比较53门诊患者满意度上定量逐
10、步提高154住院患者满意度定量逐步提高i55医务人员满意度上定量逐步提商1增1电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定量监测比较注:1.指标中加的为国家监测指标.2 .指标导向是指该指标应当发生变化的趋势,供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指标分值时使用,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基准值或合理基准区间.3 .增I为落实国务胱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而增设指标.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医疗质量指标部分,共有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24个(国家监测指标10个),其中定量指标22个,定性指标2个。(一)功能定位(指标1-7)L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比值(X:
11、l)【指标定义】考核年度门诊患者人次数与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数之比。【计算方法】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二门诊患者人次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数【指标说明】(1)分子1:门诊患者人次数仅以门诊挂号数统计,不包括急诊患者、健康体检者。(2)分母:出院患者人次数是指出院人数,即考核年度内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2,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指标意义】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关于印发控制公
12、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2015)8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11号)等文件精神,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保支付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动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三级公立医院收治疑难复杂和危急重症患者,逐步下转常见病、多发病和疾病稳定期、恢复期患者。城市三级综合医院普通门诊
13、就诊人次占比逐步降低。【指标导向】监测比较。【指标来源】医院填报。【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人次【指标定义】考核年度三级公立医院向二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下转的患者人次数,包括门急诊、住院患者。【计算方法】下转患者人次数二门急诊下转患者人次数+住院下转患者人次数【指标说明】(1)考核三级公立医院向医联体3内的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情况。(2)门急诊下转患者包括医联体患者登记系统中,三级医院向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的患者。(3)住院下转患者包括病案首页在“离院方式”选项中,填写“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
14、代码为3)的出院患者,及住院信息系统中查阅到的下转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出院患者。(4)门急诊和住院下转患者人次数累加求和为医院下转患者人次数,不包括出院患者在下级医院门诊复查以及三级医院间相互转诊的人次数。【指标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中首次提出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一系列文件中提出,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
15、定位,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稳定期和恢复期康复以及慢性病护理等服务。2017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三级医院应当根据功能定位,重点收治疑难复杂疾病和疾病的急性期患者,将适宜患者向下转诊,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医改发(2021)2号)中提出,创新分级诊
16、疗和医防协同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有序就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11号)要求加快推动县域综合医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医院填报。【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3 .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日间手术4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的比例。【计算方法】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日间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100%【指标说明】(1)分子:日间手术台次数是指日间手术患者人数,即在日间手术
17、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完成的择期日间手术人数。(2)分母:此处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是指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者,按1人统计。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数为实施择期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包括妊娠、分娩、围产期、新生儿患者。(3)本年度考核手术名称和编码参阅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o【指标意义】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提出推行日间手术。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
18、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关于印发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函(2016)30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把推进日间手术模式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稳步开展日间手术,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发布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整合发布了708项日间手术推荐目录。推荐目录见附件1。【指标导向】
19、监测比较。【指标来源】医院填报。【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省级卫生健康委。4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手术7治疗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X100%【指标说明】(1)分子: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人数,即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患者,按1人统计。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数为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是指出院人数。(3)手术和介入治疗统计按照手术
20、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的目录实施。【指标意义】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尤其是疑难复杂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综合诊疗技术能力及临床管理流程成正相关,鼓励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于疑难危重患者,尤其是能够提供安全有保障的高质量医疗技术服务。【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病案首页。【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5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上【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实施微创手术9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千4台次数
21、XI。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指标说明】(1)分子: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微创手术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微创手术者,按1人统计。(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含介入)人数10。(3)纳入本次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将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纵隔镜、神经内镜、关节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经非自然腔道入路进行的微创手术,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汇总版)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指标意义】(1)微创手术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创伤
22、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2)合理选择微创技术适应症、控制相关技术风险促进微创技术发展。【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病案首页。【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6 .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上【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四级手术11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的比例。【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X1。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指标说明】(1)分子:出院患者四级手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解读 国家 三级 公立 医院 绩效考核 操作手册 2023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