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程说明.docx
《智能化工程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工程说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综合布线系统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组成。1.1、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点的设计在满足目前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具有适当的余量,以满足将来信息系统的发展。系统网络数据传输设计采用6类非屏蔽网线;语音数据传输设计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网线传输,使其满足良好的扩容需求。点位设置原则(结合业主要求及装修设计图纸进行点位配置):办公室一一每工位分别设置1组信息点(每组包含1个互联网数据点和1个语音点);1.2、 水平及垂直布线子系统所有数据水平线缆均采用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卡接在19的24口配线架上。数据垂直干线均采用12芯多模光纤,熔接在19的光纤配
2、线架上。所有语音水平线缆均采用超5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卡接在19的24口配线架上,然后经RJ45T10跳线转接至IlO配线模块。语音垂直干线均采用100对大对数电缆传输,每个弱电间均设110配线模块。1.3、 管理间子系统各楼层电气井作为系统管理间,管理间内数据、语音水平线缆均卡接在19”的24口配线架上,数据垂直主干光纤熔接在19”的光纤配线架上,语音垂直主干电缆卡接在110配线模块上;采用19机柜安装配线设备。1.4、 设备间子系统网络设备间设置在一层弱电机房,设备间内数据垂直干线熔接在19的光纤配线架上,安装于19标准机柜内。电话设备间设置在一层弱电机房,设备间内电话交换设备不包含在本次
3、设计中。1.5、 管线敷设D数据水平线缆采用六类UTP线缆沿弱电桥架敷设,出线槽后12根UTP穿PVC20阻燃管、34根UTP穿PVC25阻燃管沿墙面/柱子/家具隔断暗敷至各信息点处。2)数据语音垂直干线由数据中心机房引出,均沿水平及垂直弱电桥架敷设至各管理间。1.6、 其他1)各数据信息点附近由电气专业提供单相电源插座。2)弱电间内需电气专业预留供电容量,同时应提供不少于2个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信息发布大屏处预留3*4平方电源线。(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采用两层网络架构,核心层和接入层,满足千兆到桌面的传输速率,以满足后期扩容需求。D在弱电总机房配置1台核心交换机,配置路由器
4、和防火墙,提高网络可靠性。2)各分区电气井布线机柜内分别设置24口或48口接入交换机,通过光纤链路接入机柜内的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具备VLAN划分功能;(三)、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系统架构系统采用数字监控系统,使用单独的监控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监控中心机房建议设在消防控制室。系统由数字高清红外摄像机、传输交换设备(网络交换机)、管理控制及存储设备(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监控客户端)和视频显示设备(视频解码器、监视器)等组成。2、系统监控中心设置D监控中心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内设视频解码器和大屏及其控制系统;服务器、存储设备设置在弱电总机房内。2)存储设备的配置需满足:A、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
5、不失真地录像,录像存储时间30天。B、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速度不低于25帧/秒;C、摄像机(不含电梯专用摄像机)视频图像显示、录像和重放的分辨率均不低于1920*1080;D、每台摄像机的码流按4Mbps进行设计,应在2Mbps-8Mbps内可调。3)监控中心内配置姆液晶拼接显示器作为电视墙,对前端监控图像进行循环显示。3、摄像机配置系统在出入口、走廊及公共区域设置网络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电梯内设置电梯专用迷你半球摄像机。设置原则:1)在办公楼的等候区、重要通道、电梯厅、楼梯口等处设置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2)在车间及厂区室外设置高清红外筒形摄像机,部分区域配制智能球机。4、智能化控制网为保证智能
6、化各子系统数据、图像、控制信号的可靠传输,提高系统的独立性、可靠性及完整性,建立视频监控专用传输网络。1)网络架构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两层网络架构,核心层、接入层。核心交换机设置在弱电机房,接入交换机分别设置在各个楼层弱电井内,核心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之间采用12芯单模光纤进行通讯,实现千兆传输速率;室外区域采用光纤收发器+小型交换机的方案。系统设备配置需满足智能化系统信息传输要求,并具备将来扩容和升级的条件。2)传输内容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独立网络,专网专用,保证信息安全可靠。6、系统供电室内网络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采用PoE供电方式,由电气专业为各电井内智能化控制网PoE接入交换机提供不间断供电
7、回路,电池后备时间1小时。室外摄像机采用专用供电线路,实行统一供电。网络高清红外球机直接接机房UPS不间断电源,电池后备时间1小时。7、管线敷设所有网络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视频线采用六类UTP线缆,接至就近智能化控制网接入交换机,线缆沿弱电桥架敷设,出桥架后穿20PvC阻燃管敷设;室外敷设线缆均套PVC阻燃保护管,地面下埋深不少于30厘米。(四)、机房工程系统针对弱电机房进行机房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机房装修、机房电气(含机房配电、防雷、接地、静电防护)、机房空调、消防、机房动态监控系统等。1、机房装修机房装修系统中包括吊顶、地面、墙面和门窗工程。其中弱电机房吊顶采用600*600*0.8mm的铝
8、合金微孔扣板,天花以及梁、墙沿上部进行防尘、防静电、保温隔热处理。金属连接件除锈后涂两遍防锈漆。整个机房地面均采用600*600*35mm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铺设高度距地不小于45Omnb门口做踏步。机柜前方地面铺设带通风口的抗静电活动地板,风口开孔率为50%。机房地板下进行防尘、净化处理,周边采用不锈钢材质踢脚板封边,主要出入口门采用钢质防火门。2、供配电系统市电供电:两路市电供电经过双电源切换后输出给一台市电总配电柜,市电配电总柜分别给UPS、精密空调、新风机等设备供电。UPS供电:为保障IT设备高可用性的不间断供电和配电,满足今后负载扩容时的供配电需求,并能非常方便的进行故障诊断和快速维
9、修,在弱电机房配置1台IOkVAUPS(电池后备时间4小时)给弱电机房中的各设备供电,且机房机柜设备供电均有两个独立回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配电联动要求:机房配电与消防联动,在有火警发生时,可即时停止机房内非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供电,如:空调机、新风机、照明等设备供电电源。机房防雷系统按照国家标准,分三个等级设计。在三级防雷保护中,第一级(B级)防护为初级保护,选用B级防雷器,安装在市电总柜总进线处;第二级(C级)为中级保护,选用浪涌电压雷电放电器,即半导体放电器,对雷电流进一步吸收;安装在UPS配电柜总进线处,第三级(D级)为细保护,同样采用浪涌电压放电器,将残余的雷电流基本吸收,通过地线泄入
10、大地,安装在机房各列头配电柜总进线处。本次设置二级防雷。机房接地系统1、技术要求:直流地电阻小于1欧姆,交流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安全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接地装置采用综合接地装置。2、材料的选择要求:根据机房的重要性、使用性质、以及雷击的后果,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因此要求选择不小于502多股铜芯线线作为等电位连接带的材料,以尽可能的减小等电位连接网的电阻,进而减小接地电阻。3、等电位连接带的技术要求:机房接地:机房接地系统采用30*3紫铜排,沿墙四周敷设,再用静电泄漏铜箔50X0.5形成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化 工程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