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
《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1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求意见稿)甘肃省交通运输厅IZ,-I-刖百本指南依据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主编单位: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参编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甘肃顺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路桥第三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圆陇机械化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路桥飞宇交通设施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新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甘肃恒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L-TJ主审:参编人员:审查人员:参加人员: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贯彻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甘肃省黄河
2、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甘肃方案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绿色公路及构建路衍经济产业链、工程项目“永临结合”的政策部署,促进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成“安全可靠、能力充分、衔接顺畅、智慧绿色、服务优质”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实现我省普通国道建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面向公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操作人员,侧重补充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重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建设。本指南编制内容立足我省地
3、域狭长、气候多样、地质复杂等特殊环境条件,借鉴、吸取了国内外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的诸多施工经验,其大多数内容是对相应施工技术规范部分条款的细化和补充。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多轮次专家评审及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以期丰富指南内容,实现指导意义。对于指南中未提及的技术内容应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甘肃省地方标准执行。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本指南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华峰大厦:邮编:730030;电话:0931-8522890)邮箱513055388,供今后修订和完善。前言II引言TTT1总则-1-Ll目的及适用范围-1
4、-1.2 编制依据-1-1.3 章节划分-1-2术语-2-3一般临时工程-6-3.1 驻地建设-6-3.2 场站建设-6-1.1 3场站选til:-7-3.4 拌和站-7-3.5 钢筋加工场-7-3.6 预制梁场-8-3.7 小型构件预制场-8-3.8 临时便道、便桥-8-3.9 临时电力架设-9-3. 10取、弃土场-9-4. 11小型民爆物品储存库-9-5. 12文明施工-10-6. 路基工程-11-6.1 一般规定-11-6.2 施工准备-11-6.3 各分项工程施工-12-4. 4施工重、难点控制-25-4.5 常见病害处置及质量控制-26-4.6 标准化施工-27-4.7 “四新”技
5、术应用-28-5路面工程-30-5. 1施工准备-30-5. 2材料准备-32-5.3各分项工程施工-34-5.4施工重难点控制-43-5. 5常见质量问题防控-44-5.6 四新技术应用及工法的推广-50-5.7 路面固废应用-61-6桥梁工程-67-6. 1一般规定-67-6.2施工准备-67-6.3各分项工程-68-6.4施工重难点控制-79-6.5常见病害处置及质量控制-80-1.1 6标准化施工-87-6.7四新技术运用-87-7隧道工程-90-7. 1一般规定-90-7. 2施工准备-90-7.3各分项工程施工-91-7. 4施工重难点控制-97-7. 6标准化施工-103-7.
6、7四新技术运用-103-1.2 8其他-107-8交安工程-108-1.3 1一般规定-108-8.2 施工准备-108-8.3 3交通标志施工-109-8.4 交通标线工程-110-8.5 波形梁护栏工程-Ill-8.6 隔离栅工程-113-8.7 里程碑工程-114-8.8 突起路标工程-114-8.9 轮廓标工程-114-8.10 10混凝土护栏工程-115-8.11 11其他-116-9绿化工程-118-8.12 1一般规定-118-9.2 绿化植物选择-118-9.3 绿化浇灌用水-118-9.4 场地平整-118-9.5 土壤改良-119-9.6 定点、放线-119-9.7 栽植坑
7、(槽)挖掘-119-9.8 苗木栽植-120-9.9 播种-121-9.10 10边坡生态防护-121-9. 11公路绿化养护-122-10机电工程-126-10. 1一般规定-126-10.2施工准备-126-10. 3监控设施-126-10.4 供电设施-134-10.5 照明设施-139-10.6 通风设施-141-10.7 消防设施-144-10.8 四新技术运用-148-11房建工程-149-11. 1一般规定-149-11.4 施工准备-149-11.5 各分项工程施工-149-11.6 施工重难点控制(分项工程重难点)-157-11.7 常见病害处置及质量控制-158-11.8
8、推荐四新技术运用-159-12永临结合-161-12. 1项目临时驻地、拌合场站等与养护工区相结合-161-12.4 工地试验室与养护工区试验室相结合-161-12.5 临时电力与永久配套电力结合-161-12.6 临建工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水、通讯)-161-12.7 预制场与路基工程相结合-161-12.8 弃土场与填土造地相结合-162-12.9 路衍经济-162-13边通车边施工路段保通保畅-163-13. 1一般规定-163-13.4 施工准备-163-13.5 分项工程施工保通措施-164-13.6 保通安全标准化-166-13.7 特殊情况处理措施-166-14项目安全性评价与风
9、险防范-167-15安全风险防控-168-VII1.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总结我省普通国道公路建设项R施工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规范各专业类别施工工序工艺流程,提高施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以“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经济合理、安全环保”为原则,研究应用“绿色施工、低碳施工、科技创新、永临结合、路衍经济、固废利用”等施工新技术,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品质,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我省普通国道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1.2 编制依据121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1.2.2 甘肃
10、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1.2.3 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交通强国甘肃方案;1.2.4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甘肃省打造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125交通运输部公路路基、路面、桥涵、交安等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甘肃省地方标准等;1.2.6 本行业内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等。1.3 章节划分本指南共分13章,分别为L总则;2.术语;3.一般临时工程;4.路基工程;5.路面工程;6.桥梁工程;7.隧道工程;8.交安工程;9.绿化工程;10.机电工程;11.房建工程;12.永临
11、结合;13.边施工边通车保通保畅。2.0.1永临结合将原本用于施工的拌和站、临时道路、临时电力等设施按照永久设施的标准建设,在该项目交工后一并将相关设施移交养管单位,作为养护设施继续投入使用,达到“一次建成、长期使用”的目的。2.0.2“双碳”工作“双碳”指“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2.0.3路衍经济依托公路交通点多、线长、面广的自然属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带动、辐射作用,通过对公路沿线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而衍生的新经济业态,是公路交通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交通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融合的新经济发
12、展模式。2.0.4特殊路基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2.0.5湿陷性黄土在自重或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下沉现象的黄土。2.0.6红黏土碳酸盐类岩石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后形成的褐红色粉质土或黏质土。2.0.7膨胀土含亲水性矿物质并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的高塑性黏土。2.0.8盐渍土易溶盐含量大于规定值的土。2.0.9过湿土指多雨地区无法进行晾晒,或稠度(WC)小于某一允许值,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处理方可压实到规定压实度的土。按现行公路路基土的分类,过湿土大多属于高液限粘土。2.0.10基层直接位于沥青路面面
13、层下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的结构层。2.0.11底基层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铺筑的辅助层。2.0.12水泥稳定材料以水泥为结合料,通过加水与被稳定材料共同拌和形成的混合料,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级配砾石、水泥稳定石屑、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砂等。2.0.13级配碎石各档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一定比例混合,级配满足一定要求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均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合料。2.0.14松铺系数材料的松铺厚度与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厚度之比值。2.0.15容许延迟时间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水泥稳定材料拌和后至碾压成型之前所容许的最大时间间隔。2.0.16
14、碾压遍数压路机沿相同或相近轮迹往、返碾压各1次,称为碾压1遍,并以此方式计算碾压数量。2.0.17沥青结合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2.0.18乳化沥青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2.0.19改性沥青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制成的沥青结合料,从而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2.0.20改性乳化沥青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2.0.
15、21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2.0.22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2.0.23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2.0.24沥青混合料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
16、(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2.0.25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是有机物结构中官能团鉴定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红外光照射有机物时,分子吸收红外光会发生振动能级跃迁,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每个有机物分子只选择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所得到的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可根据沥青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出峰位置、强度、形状等对
17、沥青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2.0.26固定式、移动式钢台座用以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固定台座,利用其自重较轻、移动方便、易于周转等特点,可形成流水线作业,加快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2.0.27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分离了超细粒致密材料设计理论与纤维加强技术,是由超细活性粉末、水泥、高强度纤维等,经过最优化级配设计,经高温热合等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复合材料。2.0.28智能张拉是指不依靠工人手动控制,而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完成钢绞线的张拉施工。2.0.29大循环智能压浆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操作来对压浆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及时调控稳压时间及注浆压力,对浆液质量进行非常精确地控
18、制,同时采取浆液循环的方式排除管内的杂质和空气,确保了预应力管道压浆的密实度。2.030悬臂拼装法在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向两侧,采用专用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拼装混凝土梁体预制块件,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2.0.31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法将预制好的梁体混凝土块件利用专用设备逐跨进行拼装,并逐跨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2.0.32装配式桥梁将桥梁下部结构墩柱、承台、盖梁和上部结构箱梁、板梁、T梁的部分或全部构件,通过在预制构件厂中加工成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拼接成桥梁主体。2.0.33桥涵改建桥涵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提升其技术标准、荷载等级、通行能力、抗灾能力等而实施的改造工程。2.0.34高
19、压水射流冲洗凿毛替代传统凿毛方法,运用液体增压原理,通过高压泵将动力源的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具有巨大压力能的水在通过小孔喷嘴,再将压力能转变成动能,从而形成高速射流。借巨大的水冲射力除去老混凝土界面的水泥石,使其界面表层的粗糙集料外露,从而形成凹凸不平的粘黏结结界面,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力。2.0.35胶接缝混凝土构件预制节段的结合面采用涂抹环氧基树脂材料的接缝。2.0.36砂浆填充接缝混凝土构件预制节段的结合面采用水泥基砂浆填充后压密的接缝。2.0.37现浇混凝土接缝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节段之间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的接缝,又称湿接缝。2.0.38灌浆套筒连接在金属套筒的端部插入钢筋并压注水泥基灌
20、浆料的钢筋连接方式。2.039灌浆波纹钢管连接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埋受力钢筋插入另一构件的预埋波纹钢管内并压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钢筋连接方式。2.0.40构件承插式连接将预制构件一端插入相接构件的预留孔内,通过浇筑混凝土或压注水泥基灌浆料,使构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方式。2.0.41钢筋插槽式连接将预制构件预埋受力钢筋整体插入相接构件的预留孔内部,通过浇筑混凝土,使两者连接成整体的连接方式。2.0.42全厚度预制桥面板沿桥面板厚度方向一次性预制完成的桥面板。2.0.43“零开挖”理念遵循“早进洞、晚出洞”施工原则。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可适当延长明洞和隧道的长度;隧道洞顶截水沟以内植被禁止砍伐破坏,分
21、离式隧道中间山体和联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时两侧山体应尽可能保护,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洞门应力求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协调。2.0.44构件超市指将各类型加工构件分区码放,归类标志清晰明确,可实现快速选配出厂应用。2.0.45聚能水压光面爆破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就是炮孔中由聚能管装置替代了常规光面爆破炮孔中的药卷和传爆线,炮孔的最底部和上部有水袋,用专用设备加工成的炮泥回填填塞。由于聚能管的高温高压射流“水楔”作用以及增强了膨胀气体的静力作用,解决了常规光面爆破的不足。2.0.46无碱速凝剂无碱速凝剂指的是一种无碱混凝土速凝剂,其特征分为硫酸铝和有机胺。3一般临时工程3.1 驻地建设3.1.1 驻地建设
22、一般包括施工单位驻地和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 1.2驻地选址3.1.1.1 驻地应满足用地合法,满足安全、实用、环保的要求,同时考虑施工期满后便于恢复的原则。同时,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通电、通水、通讯条件,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隐患,无高频、高压电源及其他污染源。应优先考虑“永临结合,以租代建”方案。3.1.1.2 驻地建设前应统一进行规划,推广绿色建设理念,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布局合理,区内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应集中收集处理,有效利用场
23、地内边角零星散地进行绿化。3.1.1.3 地配套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及场所。办公及宿舍用房应通风、照明良好,地面硬化、防潮。办公室人均面积不小于6f,宿舍人均面积不小于3.5m3.1.2.4 食堂应设置在离厕所、垃圾站及有害物质场所不小于20m以外的位置,与办公、生活用房距离不小于IOm,食堂内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并配有消毒设备,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通风良好),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处理,配备纱门、纱窗、纱罩等。食堂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3.1.2.5 浴室地面应作防滑处理,使用防水灯具和开关,并定时保证充足的冷、热水供给,排水、通风良好,浴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0.3肝,总面积不小于20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普通 国道 施工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