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石家庄都市圈建设研究.docx
《新发展格局下石家庄都市圈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发展格局下石家庄都市圈建设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发展格局下石家庄都市圈建设研究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而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加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战略性支撑作用。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和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快推进都市圈规划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积极贡献。一、新发展格局下亟需加快石家庄都市圈建设的重大意义(一)都市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畅通经济循环。实践证明,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要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可以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1。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迅速提高到2021年的64.72%,每年增长一个多百分点。与城镇化水平相应提升的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经济的崛起。(二)加快石家庄都市圈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要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但统计数据和全国排名变化表明,无论河北省还是石家庄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是在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之间存在城市结构断层,即缺乏特大城市。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石家庄都市圈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3、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石家庄都市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石家庄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要紧抓京津功能疏解和他们的资源优势,主动借鉴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担负起建设石家庄都市圈历史使命,搭建多渠道、广覆盖、深嵌入的产业合作、学术交流、技能比赛、会展经济等多元化平台,高水平畅通京津冀协同发展经络,以石家庄都市圈经济助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带来产业链配套区域化,石家庄都市圈产业链整合提升迎来发展契机。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呈现区域化趋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
4、新发展格局把握这一规律性特征,使得都市圈建设进入加速期,都市圈城市之间的产业链联系得以进一步增强。2021年以来,石家庄制定了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确定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优势产业在内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签署了1.5万亿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对都市圈内产业互动和链接将产生积极影响。二、石家庄都市圈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一)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对都市圈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石家庄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尚处于“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的城市发展阶段,不能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经济发展水平
5、来看,2005年,石家庄与郑州、长沙、济南等发展水平相当,合肥实力最弱。2021年,石家庄经济总量为6490亿元,郑州、长沙、济南、合肥均已破万亿,石家庄仅相当于他们的50%左右。从经济首位度来看,2021年,石家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16.07%。比郑州、太原、合肥分别低5.48、6.61、10.5个百分点(见表1),石家庄对全省的带动辐射作用较弱。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拥有教育、科技、医疗等资源的绝对优势,但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2021年,石家庄科研经费投入(RD)134.7亿元,获得国家专利2410项,而同期合肥获得国家专利9742项,数量是石家庄的四倍多。另外,石家庄县域经济也不强
6、,百强县数量为零,而合肥已有三个百强县。(二)都市圈产业结构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充分石家庄都市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2008年的10.4:49.4:40.2调整为2021年的10.17:36.51:53.32,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分析发现第三产业多数只是较低水平的生活性服务业,工业空心化程度较为严重。实践证明,没有工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发达的第二产业支撑是无法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2021年,合肥都市圈产业结构是5.36:41.97:52.68,虽然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但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差不多,经济发展
7、动力强劲。郑州在破万亿时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4%,近两年破万亿的泉州、南通等城市第二产业占比更是达到了近50%o反观石家庄,在GDP体量不大的情况下,2021年产业结构已达到了7.8:32.5:59.7(见表2),这样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在石家庄第二产业中,进入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只有敬业集团有限公司、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入榜,缺乏高附加值的工业产业。邯郸市和邢台市也面临第一产业占比过高,第二产业占比过低的问题,推动制造业发展将成为石家庄都市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区域各城市间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协作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关键。各城市在都市圈内担任特定职能,形成分
8、工合理、互动广泛、自身特色突出的产业合作体系才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形成整体合力3。从石家庄自身来看,第二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食品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对都市圈其他城市经济增长辐射带动力不足。从石家庄都市圈其他城市来看,邯郸和邢台的主导产业也包括了装备制造业及现代食品业,在产业发展上存在优势产业趋同的情况,产业互补性不强,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关联,区域融合度不高,都市圈较难实现实质性突破。(三)城市营商环境不优,人才集聚效应不强营商环境不优一直以来都是石家庄及其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短板。石家庄在2021年全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行榜
9、中位列第44名,与同级省会城市相比落后较多,都市圈内其他城市更是排到了200名之外。2020年石家庄推出了深入推进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建设的众多举措,但在技术创新环境、金融环境、人才环境等方面劣势明显,而这三个指标与城市经济规模相关性最高。在技术创新环境上,合肥和郑州科研经费投入是石家庄的23倍;在金融环境上,石家庄的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指标也明显低于先进省会城市;在人才环境上,2021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显示,石家庄排在第51位,较上年后退16名,而济南、郑州、合肥都位列前25名。邯郸、邢台及衡水由于自身体量小及缺乏相关政策的倾斜,加之无法受到核心城市的辐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发展 格局 石家庄 都市 建设 研究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