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docx
《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一、技术名称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蜀宣花牛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个具有独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证书编号:(农02)新品种证字第6号)具有生长发育快、乳、肉性能佳、抗逆性强、耐粗饲、适应范围广等特点,能有效适应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及农区较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为了进一步提升蜀宣花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在全面解析蜀宣花牛生长发育及生产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组装成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填补我国南方地区兼用牛配套养殖技术空白,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产业提质增效,显著提升蜀宣花牛产业的经济效益。蜀宣花牛
2、及其配套生产技术解决了我国南方现代牛业缺乏优秀种源和配套生产技术的问题。(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目前,蜀宜花牛及配套生产技术已推广应用到上海、河北、云南、贵州、重庆等12个省市和省内21个市和卜|),累计推广种牛10.14万头,肉用牛130.7万头;改良地方黄牛98.64万头,推广冻精80.5万剂。(三)提质增效情况蜀宣花牛与其亲本及同类型品种(三和牛、新疆褐牛、中国草原红牛、德国黄牛、短角牛)相比,在产奶量、乳脂率、屠宰率、净肉率等经济性状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依托蜀宜花牛肉牛开发了“川驰”牌牛肉、“天友牌大红枣酸牛奶等系列产品18个,生产液态奶61.69万吨,牛肉制品5450吨,奶粉34
3、92.1吨;利用秸秆286.6万吨,种植牧草293.8万亩。新增产值163.37亿元。(四)技术获奖情况“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乳肉兼用牛四川山地类群选育2000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盆周农村户养兼用杂种牛实用技术”1987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畜用营养舔砖的研制”199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肉牛易地育肥技术研究”2001年获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淘汰役牛短期育肥技术示范推广T991年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三、技术要点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包括多个环节组装形成的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组装成蜀宣花牛
4、配套生产技术。(一)蜀宜花牛繁育技术1、选种选配(1)选择符合蜀宣花牛品种特征,系谱完整,达到蜀宣花牛品种种用要求的种牛;(2)蜀宣花牛公牛性成熟期10月龄12月龄,初配年龄为16月龄18月龄;母牛初情期在12月龄14月龄,适配期16月龄20月龄。把握时机适时配种。(3)选配种公牛等级要高于母牛,避免近亲选配,搞好品质选配。2、繁殖技术(1)把握初配年龄及产后配种时间,适时配种;(2)做好发情鉴定,及时查出和治疗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3)规范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把握好适宜的配种时间和输精部位;(4)及时做好早期妊娠诊断。(二)蜀宣花牛健康养殖技术1、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管理(1)犊牛:及时
5、哺喂初乳,喂足初乳;早期补饲植物性饲料,刺激瘤胃发育:保证犊牛舍保温和通风良好;保证清洁饮水;适时进行穿鼻,去角并剪去副乳头;(2)育成牛:保证牛的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防止饲喂过肥;适时初配;初孕母牛应经常刷拭、按摩牛体,使之养成温驯的习性;冬季勿饮冰硝水,牛舍防止地面结冰,上下槽不急赶,不喂发霉冰冻变质饲料;育成公牛需补饲精料,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性欲发展。(3)产奶牛:按不同泌乳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阶段饲养,根据不同泌乳阶段调整牛的日粮。产后1周内不宜饮用冷水;在实行科学挤奶的同时,加强对乳房的热敷和按摩,每次挤奶时热敷按摩1020分钟;饲喂做到定时定量,先粗后精,少给勤添;以优质干草为主,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蜀宣花牛 配套 生产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