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厂微生物控制.ppt
《乳品厂微生物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品厂微生物控制.ppt(6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乳品厂车间微生物控制,一、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牛乳是一种全价食品,包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极其丰富,同时因此它也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适合微生物的生长。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从原料乳到成品涉及很多环节,如果控制不当,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如胀包、变味、成脑等现象。,人员操作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1、产品质量与多方面因素相关联,需要多个部位、多个系统相关联,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位去努力;产品需要全员参与;产品质量提升需要持续保持。,人员操作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2、具体人员方面:操作工、维修工、工作中与杯膜直接接触的工人、中控员、品控人员,同时包括其他
2、部位与生产相关联人员。,操作工:换包材、换PP条,触摸纸道等操作中影响无菌环境行为维修工:焊接管道、更换零部件过程中未按标准操作工作中与杯直接接触的工人:手不洁净、衣服与杯接触,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品控人员:检验不准确,进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的不合格品中控、前处理人员:操作失误,半成品不合格环境影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二、控制微生物的方面,1.卫生方面(人员、设备和环境等)2.操作规范性3.有效沟通,A:服装上要求有相应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靴(鞋)、配戴口罩,在工作时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如防滑鞋、耐酸碱鞋、手套等B:进入卫生间更换工作服、靴(鞋)、帽;,1.卫生
3、方面1.1 人员卫生,1.1 人员卫生,C:进入车间应对工作靴进行消毒(包括出口的垫子,有感应洗手盆、感应消毒器)D:在维修或保养设备前,维修人员应洗手、消毒后再进行维修或保养;机手在换包材、PP条、接触纸道、滚轮时应洗手消毒。,洗手消毒要求,原则:生产时保证双手的清洁,以避免手上的微生物污染产品。要遵守正确的程序,以保证效果。要求:每次进入车间时,如更换工作服后、进餐或使用完卫生间后,每次完成不卫生的活动或工作后,应彻底洗手消毒。机手在换包材、pp条之前要认真对双手清洗消毒。质检员定期对机手和上瓶工、配料工等人员的手进行涂抹检查微生物,判断清洗消毒是否彻底。,遵循正确的洗手消毒方式,去除致病
4、菌降低微生物携带量,对于灭菌和消毒程序来说,清洗干净是先决条件。,1.2 工作服卫生,清洗时应使用热水、洗衣粉、去污剂以保证清洗效果,应经蒸汽、消毒剂处理或紫外灯照射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操作人员应有两件以上的制服以保证其能及时更换。工作服必须经常更换,保持清洁,不能积压在更衣箱或车间某处。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都应根据工作需要穿着整洁的本岗位的工作服装。工作服应覆盖全身,工作帽应能够收拢所有的头发并有一定的通风性。,1.3 车间环境卫生,生产中及时清理奶漬和垃圾,保证每一处都清洁无灰尘,避免微生物滋生;尽量保持车间地面、墙壁干燥,以降低微生物生长的可能。为避免滋生细菌,灌装间内不使用木制拍子。定期进
5、行车间熏蒸,以保证空气卫生质量。,保持更衣室和卫生间整体卫生状况良好,也应定期消毒。更衣室和卫生间卫生控制不好,容易使工作服、帽子等携带大量微生物,从而污染车间空气和产品。对车间空气质量进行监控,一般采用空降法。,1.3 车间环境卫生,1.4 生产设备卫生,设备CIP清洗 目的:在于除去污垢和微生物。意义:设备使用后若不进行清洗消毒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一项简单的清洗上的错误也会导致乳制品质量上非常大的损失。,乳品厂必须把CIP清洗工作质量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1.4 生产设备卫生,灌装机卫生保持灌装机各个部位清洁,跟物料、包材接触的部位清洁无菌,按标准程序给设备消毒,如利乐、百利包开机升温消毒
6、,双氧水浓度、温度控制。擦灌装机用的毛巾应用白色的专用毛巾,用后清洗干净、消毒、晾干,防止微生物滋生。不与乳品接触的设备表面也应经常清洁,防止对加工带来污染或滋生害虫。,1.5 包材卫生,玻璃瓶采用蒸汽消毒、热水消毒、消毒液喷淋方式杀菌。塑料杯主要是供应厂家控制,注意避免在上杯过程中污染,定期进行洗手消毒。膜类包装除控制进厂微生物指标外,无菌灌装时,结合紫外线灯、H202杀菌、高温空气、无菌空气,实现包装物灭菌和灌装区无菌。,1.5 包材卫生,接触包材之前,机手、上瓶工等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洗手消毒对剩余的包材存放时,要用干净的塑料膜封好,以保证下一次继续使用时无污染。定期对包材涂抹,检查微生物状
7、况。,2、操作规范性2.1 维修中的注意事项,A:在维修中如果使用各类油,如果掉在现场,一定要用抹布擦拭干净B:拆换零备件时,特别是垫圈,在更换前要用抹布擦拭掉设备污垢,再用洒精棉消毒,并用酒精对新备件进行喷洒消毒,再进行按装,2.1 维修中的注意事项,C:在维修UHT、包装机时,如设备正在运行,必须与相应部位人员沟通,生产中是否能够修理或待机修理后能否继续生产,必须与相关部门领导沟通再做决定。,D:严禁野蛮操作和违章操作,避免出现对自身、他人、设备的损害E:特殊工种作业时,要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具F:维修中注意用电;注意蒸气;注意酸碱,以免伤人,2.1 维修中的注意事项,2.2 维修结束的现场保
8、持及沟通,A:维修结束后要保持现场环境整洁,不留下维修工具、拆卸下的各种废件,设备擦拭后用过的抹布、脱脂棉等。B:维修人员应按规定对车间的各种设备进行巡检,特别是近期维修后部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做好相应记录。,C:维修人员对车间设备维修或保养后的结果,要与车间相应部位的相关人员做好沟通,提醒车间应注意此部位,若发生问题可以及时发现。,2.2 维修结束的现场保持及沟通,A:包括车间管道箭头颜色含义蓝色:冰水 黄色:(产品管道,即牛奶)绿色:工艺用水 粉色:清洗管道深蓝色:空压 红色:蒸气,2.3 机手的注意事项,B:对设备的操作规程及原理了解并熟悉C:熟悉现场工艺环境,2.3 机手的注意
9、事项,2.3机手的注意事项,D:关键控制点:双氧水温度(30),双氧水浓度 3035%、无菌空气压力4.06.0bar;管加热器温度 470490E:车间环境:温度要求18-28、湿度要求65RH,如果换包材前未洗手、洗手未彻底洗干净、洗手后又接触脏东西,会导致产品微生物污染。备注:人身上的细菌非常多,在显微生物镜下观察可用不可计数形容,身体表面主要是以阳性的球菌为主;手上菌最复杂,主要是接触东西多,实际品控涂抹有大肠杆菌、霉菌等多种杂菌,2.3 机手的注意事项,3、异常情况的有效沟通,A:发现异常情况如何沟通?按照车间内部文件处理,即设备故障通知流程B:发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理?按照车间内部文件
10、处理,即异常产品情况处置标准操作规程C:针对异常情况应该举一反三,并把异常情况写在交接班记录上,避免再次发生此类事情。,三、乳品微生物知识,1 初步认识微生物2 乳品相关微生物 2.1 乳中常见微生物 2.2 引起乳变质的微生物 2.3 乳中重点微生物介绍 嗜冷菌 耐热菌 大肠菌群3 异常质量问题微生物分析,1 初步认识微生物,微生物是一个通称: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主要是霉菌和酵母)放线菌和病毒。特点: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细菌分类:球菌、杆菌、螺形菌球菌:微球菌、链球菌、双球菌、葡萄 球菌、四联球菌杆菌:阳性杆菌(有芽孢、无芽孢)、阴性杆菌(如大肠菌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乳品 微生物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