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伤寒(上课).ppt
《传染病学伤寒(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伤寒(上课).ppt(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伤 寒,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沙门菌经肠道引起的全身性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神经系统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病 原 学,历 史,1659年,英国内科医生 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具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typhoid fever。1873 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的增生、坏死,并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历 史,1
2、877年由德国细菌学家Karl Joseph Eberth和 Robert Koch从伤寒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短小、有鞭毛、能运动杆菌,1884年德国细菌学家 Georg T.A.Gaffky年进一步证实是伤寒的致病菌。1885年美国病理学家及兽医Daniel E.Salmon d.在美国猪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他的贡献大,1913学术界规定将所有可运动的、有鞭毛、相似生物学结构和血清型反应肠杆菌,命名为沙门菌。,伤寒沙门菌,肠杆菌科,沙门菌属D群,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生活力强,耐低温,在胆汁中易生长,水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60 1
3、5min或煮沸即可杀死,鞭毛 图4-4-1 伤寒沙门菌。有鞭毛短杆菌,菌体“O”抗原:属特异性,抗体出现早鞭毛“H”抗原:种特异性,抗体出现晚表面“Vi”抗原:慢性带菌者调查,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带菌者(潜伏期、暂时、慢性)病程的2-4周排菌量最大,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伤寒和副伤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流行特征居住条件、卫生习惯及教育程度水源、食物被污染可呈暴发流行终年可见,夏秋为多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与病理解剖,伤寒沙门菌 回肠下段繁殖入侵肠粘膜 回肠集合淋巴结的单核吞噬细胞(初发病灶)加重
4、肠道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潜伏期)伤寒沙门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繁殖后再次进入血循环,第二次菌血症 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播散(初期、极期)第23周经胆囊进入肠道-大量细菌从粪便排出细菌被清除(恢复期),肠出血,肠穿孔缓解期(病程3-4周),已致敏,致病因素,伤寒杆菌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释放白介素-1、TNF引起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慢、休克、白细胞减少等表现,病理特征,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伤寒细胞、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增生肿胀 溃疡,图 4-4-2 伤寒肠,伤寒杆菌在吞噬细胞中生存 清除
5、困难,易复发引起全身单核吞噬系统增生反应 肝脾肿大,伤寒肠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全身中毒症状胆囊感染 可长期携带,慢性带菌者,临床表现,(一)典型伤寒,潜伏期:360d,一般714d临床分四期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初 期,病程第1周缓慢发热起病体温逐渐升高,37d内达高热伴乏力、食欲减退,右下腹痛,腹泻或便秘有畏寒,少有寒战,极 期,病程第23周持续发热:稽留热,内毒素血症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耳鸣、呆滞、头痛玫瑰疹:病程714d淡红小斑丘疹,胸腹部及肩背部,分批出现,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24天变暗消失(内毒素作用于末梢血管,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差
6、,多便秘,右下腹可有轻压痛循环系统:相对缓脉(内毒素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肝脾肿大,缓解期,病程第4周体温逐步下降腹胀消失,食欲好转易发生肠道并发症,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逐渐恢复健康,伤寒玫瑰疹,典型伤寒自然病程示意图,(二)其他类型,轻型:病程短,毒血症状轻迁延型:热程迁延,合并慢性疾病逍遥型:病情轻微,因并发症就诊暴发型: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常见畏寒、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DIC等。,小儿伤寒特点,症状不典型:并发症较少呕吐腹泻多见肝脾肿大突出玫瑰疹少见白细胞计数常增多并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较多。,老年人伤寒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温多不高
7、神经系心血管系统中毒症状重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胃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恢复慢,病死率高,复发,少数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原因:免疫能力低,潜伏在病灶中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流而致。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的患者。,再燃,部分病者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上升,持续57d后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在这段再发热期间可为阳性,此称为再燃。可能与菌血症仍未被完全控制有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EOS:嗜酸性细胞减少,随病情好转而上升作为病情观察指标,血培养,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最高(80%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伤寒 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