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总论.ppt
《传染病护理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护理总论.ppt(7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传 染 病 病 人 的 护 理,第一节 总论,学习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及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 2、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3、掌握复发与再燃的概念、个人防护、护理评估的几个方面4、掌握其传播途径、隔离与消毒 5、熟悉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预防、传染病常见症状的护理,传染病:病原体 感染 人体 有传染性 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一)感染的定义: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一、感染与免疫,(二)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 不显性感染,占大多数 结局:病原体被清除 获得特异性免疫 健康携带者,显性感染 典型的症状体征,少数。结局:病原体被清
2、除 获得持久的特异性免疫 获得不持久的特异性免疫 恢复期携带者病原携带状态 能排出病原体 潜伏性感染 不能排出病原体,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流行过程 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一)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病人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二)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1、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尘埃 2、消化道传播:水、食物 3、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方式 4、虫媒传播:吸血节肢动物,5、血液、血制品、体液等传播(图)6、母婴垂直传播7、土壤
3、,(三)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 地理气候、生态环境 社会因素,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与感染性疾病区别有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 季节性 地方性与外来性有感染后免疫,(二)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后遗症 复发 再燃,2、临床类型 根据临床过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根据病情轻重: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 根据临床特征:典型、非典型,3 传染病的共有症状体征:中毒症状 发热、皮疹、全身不适、头痛、关节痛。严重者意识障碍、呼吸循
4、环衰竭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充血、增生 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四 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 甲类 强制管理传染病 城镇2小时内 乙类 严格管理传染病 6小时内上报 丙类 监测管理传染病 24小时内上报,隔离与治疗 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场所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播散。隔离方式因时、因地、因病而定。隔离期限根据传染期或化验结果而定。,2 对病原携带者的管理 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重要行业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特殊岗位调离其工作。,3、对接触者的管理 对传染病接触者采取的措施成为检疫 检疫的措施分为:医学观察、留验、卫生处理,4、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 无经济价值、危害性大的杀灭焚
5、烧 有经济价值而又非烈性传染病的动物分群饲养并予治疗,(二)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消化道传染病 三管一灭呼吸道传播病 加强空气消毒,提倡外出戴口罩,(三)保护易感人群1、增加非特异性免疫力 2、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3、药物预防,五 传染病的隔离及消毒,(一)消 毒 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 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1、消毒的种类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进行的消毒措施,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疫源地消毒 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 目的是
6、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中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分为终末消毒和随时消毒,2、消毒的方法物理消毒法:热力灭菌法 辐射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二)隔离 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便于集中治疗和护理,防止传染和扩散,1、隔离的种类和措施要求 A系统:以类别为特点 B系统:以疾病分类,(1)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病室空气消毒病员外出戴口罩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消毒再弃去 相同病种同住一室,(2)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同种病人同住一室,不同病种病人也可同住一室,病人之间必须实施床边隔离穿隔离衣,不同病种更换隔离衣,护理完病人严格消毒双手病
7、人的食具,便器专用,用后消毒吐泻物随时消毒弃去室内保持无蝇、无蟑螂,(3)严密隔离(黄色标志)住单人房间,房内物品专用 传染期间禁止探视 入室者必须戴口罩、帽子、隔离衣、裤及鞋、戴手套,护理病人后应洗手 分泌物、吐泻物、污染物品消毒处理 病室每日消毒,出院或死亡终末消毒,(4)接触隔离(橙色标志)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戴手套 接触病人后洗手 污染敷料严格消毒或焚烧,(5)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志)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戴手套、穿隔离衣,手碰了血液/体液立即清洗工作中避免损伤皮肤,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消毒,毁型处理污染物品装袋贴标签后送出销毁 血液/体液污染室内物品表面时,立即用消毒液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护理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