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ppt
《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ppt(7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创新成果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1,2,(一)定义没有统一定义几种学术上的表述:1、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标记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3、创作性成果权利和识别性标记权利4、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基本概念,3,1、发明 工业产权的外延:2、实用新型 3、外观设计 4、商标权 知识产权 5、服务标记(准物权)6、厂商名称 7、地理标志权 8、禁止不正当竞争 版权(含邻接权及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朴图)动植物新品种 未公开信息(商业及技术秘密)发现权,(
2、二)知识产权的外延,基本概念,概括若干国际条约:,4,基本概念,(三)知识产权的特点,(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所有权。(2)知识产权是一种以独占实施权为核心的专有性权利。(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4)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四)科技成果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5,不少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认为科技成果权就是知识产权,当完成研究取得某项成果时,急于发论文、开鉴定会、申报奖励,在总结报告、宣传表彰、学术论文中宣称自己或自己单位研究开发出了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认为知识产权伴随成果自然产生。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或交流,虽能获得著作权,但著作权的特点是
3、保护作品形式不保护作品思想内容,在技术秘密公开后获得著作权的同时即失去新颖性,失去申报专利的机会;另一方面,成果鉴定证书、成果登记证书、成果奖励证书等不能作为成果权属的直接证明。,基本概念,6,(一)专利体系及特征1、专利权的概念:专利权是由政府(含政府间组织)授予的,在一定期间内、在本国或本地区范围内的对其发明创造所拥有的排它性权利。2、专利制度的特征:法律保护:专利制度以专利法为核心形成的一种专利管理、专利工作和专利实施制度。专利制度的标志就在于它是一种法律制度。科学审查:即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进行专利条件的审查。技术公开:发明创造通过专利申请的公布或专利的颁布将技术内
4、容向社会公开、传播。国际交流:专利制度成了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它对于推动国际技术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二、专利制度,基本概念,7,专利法发布: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5年4月1日起施行。专利法第一次修改: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改通过。1993年1月1日起施行。专利法第二次修改: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修改通过。2001年7月1日起实施细则有三次修改:2003年2月1日,(二)中国专利制度历史沿革,8,1、申请专利主体 有权依照我国专利法提出专利申请并享有专利权的民事主体(仅限于自然人和法人
5、,不包括非法人团体)2、自然人(外国自然人和中国自然人)(1)不受行为能力的限制(2)不受政治权利的限制(3)合伙企业要以合伙人的身份申请(4)私人企业要以所有人身份申请,(三)专利的申请,9,3、职务发明概念: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其他法人单位工作人员:在职人员和退休、调动工作一年内的人员作出“有关”的发明。包括临时工作人员。(不包括股东)发明:属于本职工作的范围,或交付的工作。国际上两种立法模式:(日、德、美)和(法、英、俄),申请专利的主体,10,怎样理解利用单位条件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
6、明创造: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保密的技术资料无合同约定职务发明有合同约定从其约定(可以是职务发明,也可以是非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主体,11,4、合作或者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法8)有协议,依协议办无协议,归完成或者共同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专利的主体,12,5、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含义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方案作出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专利的主体,13,6、发明人的权利人身权 有在专利文
7、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署名权(法17)财产权在非职务发明的情况下,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在职务发明的情况下,有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法16条、细则74-77条),申请专利的主体,14,7、国有单位发明人怎样奖励奖金-授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 发明2000 实用新型500 外观设计500报酬-本单位实施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 发明/实用新型2%外观设计0.2%许可他人实施使用费纳税后10%,申请专利的主体,15,8、非国有单位发明人怎样奖励可以参照国有单位的标准可以雇主与雇员签订劳动合同中规定可以在公司的规章中规定,申请专利的主体,16,1、发明概念-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
8、方案。(技术方案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2、体现发明保护范围方式 权利要求书 3、发明保护的客体-技术方案(如:一种手表,包括机芯、表盘、表壳,其特征在于表盘上有一液晶显示屏)(1)抽象性(上位性)(保护范围是看不见的,是“一类”看不见的“手表”)(抽象性也是相对的)(侵权时的比较)(2)逻辑上的再现性(不要求已经制造出这样的手表,所述的方案可以无穷次的再现)4、发明的种类-产品:制造品和材料 方法:制造、使用方法和用途,(一)发明专利,专利权的客体,17,特点:具有标的物。“标的物”是指技术方案涵盖的对象是具体的,看的见的有形产品。但技术方案
9、并不因此等于标的物。(标的客体不等于标的物)种类:1、制造品的发明:生产设备、生活用品 2、材料发明化学物质:油漆 涂料 合成物:水泥 玻璃,产品发明的种类,专利权的客体,18,特点:具有过程或者时间的要素种类:1、制造产品的方法:机械方法:如制造机电产品 化学方法:制药 化工原料 生物方法:如微生物方法制造的药品 2、使用产品的方法:操作机器或设备的方法 测量、通讯方法 用途发明,指在发现物质的固有性质后,专门利用这种性质而形成的发明。年后才发现并利用其杀虫。,方法发明的种类,专利权的客体,19,1、实用新型概念-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有确定的、外部把
10、握到的形状、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复合层亦是能把握的)2、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技术方案3、实用新型和发明的主要不同(1)创造性要求不同(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和进步)(2)保护的范围不同:方法、用途、部分产品不保护(3)实用新型不进行实质审查(4)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前提不同(要提交检索报告)(5)保护的期限不同4、实用新型权利的性质带有“自负其责”的性质,(二)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的客体,20,1、外观设计概念: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于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2、保护的客体:是某一类产品的具体外观,亦具有概括性3、外观设计保护的特点(1)外观设计
11、的保护相对版权保护具有“新颖性”(2)排除单纯色彩的保护,除非色彩形成了图案(3)可以同时要求保护色彩(4)必须具有美感效果(5)必须适于工业应用(6)保护的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三)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的客体,21,1、科学发现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比赛规则等)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原因:伦理上和工业再现性(2)范围:限于活的人体和动物体(3)区分治疗为目的及非治疗为目的手术方法(4)不属于治疗的其他接触人体的方法,只要不介入活的人体或不产生创伤,是可专利的。4、动物和植物品种(单独立法)(
12、1)动物和植物的生产方法可专利性(间接保护新品种)(2)必须是非生物学的生产方法(技术介入是决定性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况(1),专利权的客体,22,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6、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1)法律是狭义的,即人大和常委会制订的法律(2)违反国家法律“不包括仅其实施为国家法律所禁止的发明创造)(3)社会公德的标准是动态的(4)妨害公共利益的标准是“兜底条款”7、不符合发明创造客体的情况如气味及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能量不能专利法5条是属于发明但不保护,法25条是不属于发明细则第2条是对三种专利的定义,在内容上与25条有交叉,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况(2),专利权
13、的客体,23,先申请的含义“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1、“同样的发明创造”,应当理解为“同样保护范围的发明创造”2、如果保护范围不同,但公开的范围相同,在先申请对在后申请只能构成抵触申请;3、我国的先申请原则不包括本人的申请,1、什么是先申请原则,先申请原则,24,概念:就相同的发明创造,专利授予最先发明的人,尽管先发明的人后提出专利申请。(美国实行先发明原则)1、先发明制的优点(1)保护最先发明的人(2)发明的完善程度,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相对较高2、先申请制的优点(1)便于进行判断、简化程序(2)鼓励发明创造早日向社会公开,2、什么是先发明原则
14、,先申请原则,25,含义: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1)不同申请人,同时提出的相同申请,由申请人协商确定申请人(2)同一申请人,禁止双重申请(3)同一申请人,允许先后授权时进行自始不存在的放弃(4)同一申请人,允许重复授权时进行自始不存在的放弃(5)指权利要求相同 不包括相互涵盖的情况不同申请人,一个授权,一个未授权的情况,对未授权的进行授权,放在无效程序中解决重复问题。,什么是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禁止重复授权原则,26,1、面交的,以专利局收到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2、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3、邮戳不清楚的,除申请人提交证明的外,以专利局收到日为准。4、电子申请到达日,1、申
15、请日是怎样确定的,专利申请日,27,优先权的含义 申请人在某个成员国第一次提出申请后,在一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向其他成员国申请的,其申请具有优先地位。发明和实用新型为12个月,商标和外观设计为6个月。,01年2月1日,01年8月1日,02年2月1日,1、怎样理解优先权,日本,中国,优先权,28,1、外国优先权 在先申请是外国申请,在后申请是本国申请2、本国优先权 在先和在后申请均是本国申请,2、优先权的种类,优先权,29,期限 1、发明和实用新型优先权期限是12个月 2、外观设计和商标的优先权是6个月 从在外国的第一次申请日开始计算,发明和实用新型,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6个月,3、外国优先
16、权的期限,优先权,30,1、要求本国优先权应当满足的条件:(1)只适用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主题相同(在先申请技术方案,包含在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中)(3)中国首次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2、不能要求本国优先权的情况:(1)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授权通知书发出)(2)已经要求过外国优先权或者本国优先权的(形式上要求但未享有的除外)(3)属于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提出的分案申请(3)法律后果:在先申请视为撤回(如果在先申请只一部分技术方案作为在后申请优先权的基础,可先分案),4、本国优先权的条件,优先权,31,1、可以转换申请类型2、可以完善申请文件3、可以追加新技术方案(追加部分不享
17、有优先权)4、本国优先权也可以享有多项优先权或部分优先权的好处延长保护期限近一年,4、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好处,优先权,32,定义: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不含申请日当天)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含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保密状态的除外,泄密后属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 专利法意义上的现有技术应当是在申请日以前公众能够得知的技术内容。换句话说,现有技术应当在申请日以前处于能够为公众获得的状态,并包含有能够使公众从中得知实质性的技术知识的内容,1、新
18、颖性概念的理解,专利性,33,1、申请日为准(含优权日,不含申请日当天)2、在全世界未公开发表3、在国内未公开使用4、在国内未其他方法公开5、不存在抵触申请,2、满足新颖性的条件,专利性,34,概念: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含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构成:1、抵触申请仅限于他人在先申请。(包括部分为他人)2、外国在先申请,在申请日后公开的,不构成抵触申请。(原因在于不构成重复授权)(在中国授权的专利,在外国可能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3、抵触申请应当包括在先的国际申请(但国际申请必须进入中国,并且用中文公开)4、判断创造性时不考虑(因为在后申请人在
19、申请日前不可能见到该方案),3、抵触申请的构成(1),专利性,35,5、含申请日当天的公开6、抵触申请采“全文内容制”,而非“权利要求制”7、抵触申请公开后的撤回等,仍构成抵触申请8、抵触申请既可以作为驳回的理由,也是无效的理由9、保密申请解密并公布后可能构成抵触申请10、审查员检索不等待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和保密专利的公开。11、判断抵触申请应当适用新颖性的审查标准12、审查员检索的抵触申请通常是在后申请前18个月内提出的专利申请目的:1、防止重复授权;2、鼓励丰富现有技术,抵触申请的构成(2),专利性,36,1月1日,他人申请日,6月1日,本人申请,来年6月1日,他人公开日,抵触申请图示,本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