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10.ppt
《医学生物学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物学10.ppt(7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二)染色体结构畸变,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染色体发生断裂,然后是断裂片段的重接。断裂的片段如果在原来的位置上重新接合,称为愈合或重合。染色体断裂后未在原位重接,断裂片段移动位置与其他片段相接或者丢失,称染色体重排(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1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简式:对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只用其断裂点来表示详式:在简式基础上还需要描述染色体重排类型,46,XY,重排类型(染色体号)(断裂点),46,XY,重排类型(染色体号)(重排染色体组成),2.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1)缺失(del):指染色体断裂后,断片丢失的 现象。末端缺失 染色体某臂的末端断裂后,断
2、片丢失(一次断裂)无着丝粒断片丢失。,末端断片丢失,断裂点,简式:46,XX,del(1)(q21),畸变符号,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畸变染色体号,断裂点,详式:46,XX,del(1)(pterq21:),畸变符号,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畸变染色体号,重排染色体带的组成,q21,举例:人的1号染色体的长臂2区1带发生了断裂,其远侧段(q21 qter)丢失,造成末端缺失,两种表示方式如下:,1号染色体,中间缺失染色体的同一个臂上发生了两次断裂,两个断裂点之间的片段丢失(两次断裂),5,中间片段丢失,断裂点,q21,q24,丢失,举例:3号染色体长臂上的q21和q24发生断裂和重接,这
3、两个断裂点之间的片段丢失(中间缺失)。,描述如下:简式:46,XX(XY),del(3)(q21q24)详式:46,XX(XY),del(3)(pter q21:q24 qter),3号染色体,(2)重复(dup)一个染色体上某一片段增加了一份以上的现象,造成该片段的基因多了一份或几份。,形成的原因: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不等交换或 染色单体之间的不等交换造成。,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两个断裂点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度后重接,造成染色体上基因顺序重排。,(3)倒位(inv),臂内倒位一条染色体的某一臂上发生了两次断裂,中间的片段旋转180度重接。,p34,p22,p34,p22,举例:如1号染色体p2
4、2和p34同时发生了两次断裂,两断点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度后重接,形成了一条臂内倒位的染色体。描述:,简式:46,XX(XY),inv(1)(p22p34)详式:46,XX(XY),inv(1)(pterp34:p22p34:p22qter),p34,p22,1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一条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了一次断裂,中间断片颠倒后重接,形成了一条臂间倒位染色体。,断裂点,举例:4号染色体的p15和q21同时发生了断裂,两断裂点之间的片段倒转后重接,形成臂间倒位染色体。这种结构畸变的描述如下简式:46,XX(XY),inv(4)(p15q21)详式:46,XX(XY),inv(4)(pterp
5、15:q21p15:q21 qter),p15,q21,q21,p15,4号染色体,(4)易位(t):一条染色体的断片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臂上,这种结构畸变称为易位。易位分为两种:即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相互易位,指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相互易位如只是位置的改变而不造成染色体片段的增减时,称为平衡易位。,举例:2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 和5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 同时发生断裂,两断片 交换位置后重接,形成 两条衍生染色体。该结构畸变的描述:简式:46,XX(XY),t(2;5)(q21;q31)详式:46,XX(XY),t(2;5)(2pter2q21
6、:5q315qter;5pter5q31:2q212qter),2号,5号,2q21,5q31,2q21,5q31,5q31,2q21,der(5),der(2),罗伯逊易位(着丝粒融合)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发生断裂后,两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接合在一起。形成一条衍生染色体,两个短臂构成的小染色体丢失。,举例:14号染色体短臂的1区1带(14p11)和21号染色体的长臂1区1带(21q11)同时发生断裂两条染色体带有长臂的片段相互连接成一条衍生染色体。,14p11,21q11,21q11,14p11,形成的衍生染色体含:21q11qter节段和14p11 qter节段,其余的部分丢失。
7、,简式:45,XX(XY),-14,-21,+t(14;21)(p11;q11)详式:45,XX(XY),-14,-21,+t(14;21)(14qter14p11:21q11 21qter),(5)环状染色体(r):一条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同时发生断裂,含着丝粒片段的两端发生重接,形成环状染色体。断点以远的片段丢失。,描述:简式:46,XX(XY),r(1)(p32q31)详式:46,XX(XY),r(1)(p32q31),(1号染色体),p32,q31,(6)双着丝粒染色体(dic)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一次断裂后两个具有着丝粒的片段的断端相连接,形成了一条双着丝粒染色体。,9号,1号,描述简式
8、:46,XX(XY),-1,+dic(1;9)(p36;p24)详式:46,XX(XY),-1,+dic(1;9)(1qter1p36:9p24 9qter),p36,p24,(7)等臂染色体(i)一条染色体的两个臂在形态、遗传结构上完全相同,称为等臂染色体,是由于染色体着丝粒发生了横裂造成的。,着丝点横裂,课堂讨论:某妇女多次流产,做遗传学检查发现其9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和长臂3区1带之间的片段发生了位置的颠倒,问该妇女发生的是哪种形式的结构畸变?并写出她的简式和详式核型。,答案:该妇女9号染色体发生了臂间倒位,简式核型:46,XX,inv(9)(p21q31),详式核型:46,XX,inv
9、(9)(pterp21:q31 p21:q31 qter),讨论:染色体检查中发现某男子染色体发生了如下畸变,即 46,XY,del(10)(q13q31)试说明该男子核型有何异常?并写出其详式核型。,详式核型:46,XY,del(10)(pter q13:q31 qter),答案:该男子10号染色体发生了中间缺失,讨论:某男子4号染色体与6号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4号染色体断裂点为p13,6号染色体断裂点为p21,两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写出其简式核型和详式核型。,答案:简式核型:46,XY,t(4;6)(p13;p21),详式核型:46,XY,t(4;6)(4pter4p13:6p21 6q
10、ter;6pter 6p21:4p13 4qter),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当染色体发生畸变时,由于涉及的基因较多,因此受累个体将出现先天性多发畸形,智力发育障碍,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流产或死胎等临床症状。,(三)染色体病,由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eases),由于染色体病多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又称为染色体异常综合征(chromosomal aberration syndrome)。染色体病达100多种。,1、常染色体病,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是指由常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常染色体病有着共同
11、的临床表现,如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可伴有五官、四肢、内脏及皮肤等方面的异常。,(1)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最初是由英国医生Down首先描述了此病,故又称Down综合征,1959年由法国细胞学家证实该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新生儿发病率约1/800)核型:47,XX(XY),+21,主要临床特征: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出生时身长、体重低于正常儿;特殊面容,小头、耳位低、眼距宽、眼角上斜、鼻梁低平、口常张开、舌大且常伸出口外,又称“伸舌样痴呆”;多发畸形,约50%为先天性心脏病;趾间距宽,通贯掌频率高。,先天愚型形成原因:多由于母亲卵细胞形成中,减数分裂时发生了21号染色体不分离,形
12、成含有24条染色体的卵子,与正常的精子受精后形成。高龄孕妇生该病患者的风险增高。(40岁产妇比25岁产妇高出10倍),体细胞,卵细胞,卵细胞,女性,卵细胞,精子,受精卵(先天愚型患者),(2)18三体综合征,1961年证实患者多了一条18号染色体,女婴患者多于男婴(3:1)。核型:47,XX(XY),+18,主要临床特征:生长发育障碍,出生体重低,智力低下,肌张力亢进,眼裂小,眼距宽,有内眦赘皮,眼球小,耳位低,下颌小,后枕骨突出,胸骨短小,95%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闭锁不全。具有特殊握拳姿势。,(3)13三体综合征,1966年证实本病多了一条13号染色体,发病率为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生物学 1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