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4.ppt
《医学生物学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物学4.ppt(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是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分泌泡及质膜。线粒体不列入内膜系统。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其出现为细胞增加了膜面积,使细胞功能呈现区域化,大大提高了细胞代谢效率。,二.内膜结构系统细胞器,内膜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动态性质,各种膜结构处于流动状态。这种流动状态将细胞的合成活动、分泌活动和内吞活动连成了一种网络,在各内膜结构之间常常看到一些小泡来回穿梭,这些小泡分别是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上产生的,这使内膜系统的结构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一)内质网(
2、endoplasmic reticulum ER),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基地。,1.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小管,小泡,扁囊状结构,相互连通形成连续的网状膜系统。膜厚5-6nm,内腔是相通的。,内质网,小管,小泡,扁囊状,细胞膜,核膜,内质网是细胞质的膜系统,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核膜的外膜相通,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将细胞内的各种结构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内质网通常占有细胞膜系统的一半左右,占细胞体积的1
3、0%以上,是真核细胞中最多的膜。它有两个面,外表面称为胞质面,内表面称为腔面。,内质网在细胞质中一般呈连续的网状,但这种连续性和形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细胞周期中,一个时期可能是一些连续的小管或小囊泡,而在另一个时期有可能是不连续的。同时,内质网对细胞的生理变化相当敏感,在不正常或服药的情况下,如饥饿、缺氧、辐射、肝炎、服用激素,均可使肝细胞的内质网囊泡化。,内质网的类型:糙(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膜表面有核糖体附着,形态多为板层状排列的扁囊状;多分布在分泌活动旺盛或分化较完善的细胞内。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蛋白、多种膜蛋白和酶蛋白。,(1)粗面内质网(rER),滑面内质网:膜表面无
4、核糖体附着;形态多为分枝小管或小泡;多分布在一些特化的细胞中。是脂类合成的重要场所,它往往作为出芽的位点,将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或脂类转运到高尔基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2)滑面内质网(sER),内质网是内膜系统的发源地,2.内质网的功能,滑面内质网具有的重要功能有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肝细胞的脱毒作用、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肌肉收缩的调节等。,粗面内质网的表面结合有核糖体,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最终去向是提供给内膜系统、细胞质膜以及细胞外。,1.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光镜下:网状结构电镜下:膜性结构,三部分组成,扁平囊(主体),成熟面,小囊泡来自内质网,大囊泡,形成面,(二)高
5、尔基体(Golgi body),扁 平 囊:,呈盘状,3-8层,,囊膜厚:68nm,凸 面:形成面(顺面);,凸面:形成面(顺面),凹面:成熟面(反面);,小 囊 泡:,4080nm,膜厚:6nm;,囊腔内含:中等电子密度的物质,泡内含物质:低电子密度物质,较透明。,来 源:小囊泡融合。,来 源:由rER芽生而来。,大 囊 泡,100-500nm;,膜厚:8nm;,泡内含物质:高电子密度物质,浓缩泡。,来 源:扁平囊膨大脱落形成。,凹 面:成熟面(反面),主体部分,高尔基复合体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内质网的小泡不断并入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囊,而大囊泡又不断地从扁平囊脱落分泌出去。凡是分泌机能旺盛的细
6、胞、分化程度较好细胞高尔基复合体就发达。,2.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主要参与细胞内糖蛋白的加工、浓缩与分泌活动。对内质网转运来的物质进行加工、浓缩、包装、运输。并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还参与细胞的胞饮和胞吐过程。,溶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的圆形囊泡状结构。直径 0.20.8m。内含60多种酸性水解酶,最适PH值为5.0,能将多种物质分解,为细胞代谢提供原料,具有细胞消化与防御的功能。标志酶:酸性磷酸酶(6-磷酸甘露糖标记的),(三)溶酶体(lysosome),1.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酶类,溶酶体的形态大小,具吞噬作用的肝Kupper细胞中不同大小的溶酶体,该细胞主要是吞噬衰老的红细胞。,溶酶体的
7、膜,1.膜上有质子泵:保持溶酶体基质内的酸性环境。,2.膜蛋白质高度糖基化:防止自身被水解酶消化。,3.膜上有多种载体蛋白:运输溶酶体消化的水解产物。,溶酶体膜特性,从rER的核糖体上合成酶蛋白,rER腔糖基化,高尔基复合体内磷酸化(形成有标记的水解酶),运输小泡,内体,内体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2.溶酶体的发生与分类,溶酶体的发生,内吞体,rER,顺面管网,反面管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水解酶前体,加入磷酸基团,M-6-P,溶酶体酶,ATP,ADP+Pi,H+,去除磷酸,PH=6,成熟溶酶体,初级溶酶体,运输泡,溶酶体发生图解,1.初级溶酶体:只含酸性水解酶,无消化底物,即尚未进行消化活动
8、的溶酶体。,2.次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消化底物结合,异嗜性溶酶体,自嗜性溶酶体,3.残余小体:残留的未被消化和不能分解的 物质。,溶酶体的分类,初级溶酶体,吞噬体或吞饮体,异噬性溶酶体,细胞内的自噬体,自噬性溶酶体,(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分泌颗粒),3.溶酶体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吞噬消化作用,还能清除废物,保护细胞,提供营养,更新细胞成分。,(1)自体吞噬 溶酶体对细胞自身衰老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及分泌颗粒(自噬体)的消化方式为自体吞噬。如哺乳动物母体中断哺乳时,乳腺细胞内的乳汁颗粒可通过自噬作用被循环利用。,(2)异体吞噬 溶酶体对细胞外源性物质(吞噬体或吞饮体)的消化方式为异体吞噬。,吞噬过
9、程:吞噬体或吞饮体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质体,出胞,脂褐质(留在细胞内),早期内吞体,内体性溶酶体,消化性溶酶体,渍实体,自噬体,吞噬体,细菌,残质体,线粒体,异噬作用,自噬作用,出 胞,细胞的消化作用,内质网,内吞作用,溶酶体的消化过程,内体,初级溶酶体,吞噬体,吞噬溶酶体,吞饮体,吞饮溶酶体,自噬体,自噬溶酶体,分泌颗粒,分泌溶酶体,次 级 溶 酶 体,脂褐质,异噬作用,自噬作用,出胞,残质体,入胞,细胞外,1.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特征过氧化物酶体也叫微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而成的囊泡状细胞器,内含多种与过氧化氢代谢有关的酶。一般直径约为0.60.7m。,(四)过氧化物酶体,2.过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生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