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2.ppt
《医学生物学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物学2.ppt(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节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电镜下,质膜呈现出“二暗一明”的三层夹板式结构叫单位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另外,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裂、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所有膜结构,质膜,内膜(internal membrane)胞质膜(cytoplasmic membrane),细胞内膜:除了细胞膜以外的细胞内的膜性结构。包括:细胞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
2、,一膜的化学组成,细胞膜具有各种复杂而重要的功能,其基础在于它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相同,即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及糖类组成。,脂 类:50%蛋白质:40%50%糖 类:1%10%,(一)膜脂,生物膜上的脂类统称膜脂,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其中磷脂含量最多。膜脂类都是兼性分子,都有一个亲水的极性头部和一个疏水的非极性尾部。,(1)磷 脂,磷脂的极性头部是各种磷脂酰碱基,它们通过甘油基团与非极性尾部两条烃链(脂肪酸链)相连。主要磷脂有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极性头部基团(亲水),非极性尾部基团(疏水),X,甘油,磷 酸,磷脂酰碱基,14
3、24个碳原子,(2)胆固醇,羟基基团是极性头部,通过甾环与一个非极性的烃链连接。,(3)糖 脂,鞘胺醇,极性头部由一个或数个糖基组成,非极性尾部是两条烃链,是鞘胺醇的衍生物。,半乳糖脑苷脂,糖 脂 分 子,糖脂含量约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在神经细胞膜上糖脂含量较高,约占5-10。糖脂也是两性分子。最简单的糖脂是半乳糖脑苷脂,它只有一个半乳糖残基作为极性头部,在髓鞘的多层膜中含量丰富;变化最多、最复杂的糖脂是神经节苷脂,其头部包含一个或几个唾液酸和糖的残基。神经节苷脂是神经元质膜中具有特征性的成分。,水,水,水,磷脂分子团,磷脂双分子层,脂质体,脂类分子的排列特性(双极性特点),(二)膜蛋白,生物
4、膜中的蛋白质叫膜蛋白。,膜蛋白,外周蛋白(外在蛋白):,镶嵌蛋白(内在蛋白):,占膜蛋白2030,主要在膜的内表面,与膜脂或内在蛋白相连。,占膜蛋白7080,不,同程度镶嵌在脂类双分子层。为两性分子,疏水部分位于脂双层内部,亲水部分位于脂双层外部。由于存在疏水结构域,与膜的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detergent)才能从膜上洗涤下来,如离子型去垢剂SDS,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X100。,膜蛋白功能:,参与细胞的物质运输、催化作用、支持与连接、细胞识别及信号转导、细胞免疫等。,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信号转导受体,膜中含有的糖类称为膜糖类,占膜重量的210,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膜糖
5、类,糖类+脂类,共价键,糖 脂,糖类+蛋白质,糖蛋白,共价键,(三)膜糖类,细胞外被(糖萼),膜糖类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是细胞相互识别、粘着、信号接收、通讯联络、免疫应答等的分子基础,在膜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以上膜中的蛋白质、脂类、糖类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细胞膜的呢?,(一)液态镶嵌模型:是Singer和Nicolson于1972年提出的,目前已被普遍接受,该模型认为:生物膜是一种流动的、嵌有蛋白质的脂类双分子层结构。,脂类双层,膜蛋白,细胞外被,糖类,1.生物膜是由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
6、脂质双层中或联结于其上。,3.膜的两侧结构是不对称的。,脂质双分子层,极性头部,疏水尾部,外周蛋白,镶嵌蛋白,4.膜脂和膜蛋白具有流动性。,寡糖链,液态镶嵌模型的要点:,液态镶嵌模型尽管已被大家所接受,但你知道它的不足之处吗?,不足之处:没有说明流动的膜是如何在变化中保持膜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1975年、1977年提出了晶格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作了补充说明。,(二)晶格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生物膜中的类脂在可逆地进行无序(液态)和有序(晶态)的相变,膜蛋白对类脂分子的运动具有限制作用。比较合理地说明了生物膜既具有流动性,又具有相对完整性及稳定性的原因。,(三)板块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在流
7、动的脂双层中存在许多大小不同能独立移动的类脂板块(有序),在这些板块间被流动的类脂区(无序)分开。二者处于一种连续动态平衡之中,因而生物膜是由不同流动性的板块镶嵌而成的动态结构。,三、细胞膜特性,1.不对称性:细胞膜内外两层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别。,(1)脂质双分子层的不对称性,脂质双分子层中各层所含的磷脂种类有明显不同。,脂质双层,非胞质侧:,含有胆碱的磷脂分子分布在外层(磷脂酰胆碱、鞘磷脂)。,胞 质 侧:,含有氨基的磷脂分子分布在内层(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糖脂全部分布在膜的外表面(非胞质侧)。,膜糖类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糖脂(链),糖蛋白,整个蛋白,糖,细胞外液,细胞质,细
8、胞骨架收缩器,外周蛋白,胆固醇,跨膜蛋白跨越脂质双分子层有一定方向性。,糖蛋白上的低聚糖(糖链)均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膜蛋白颗粒在内外两层中分布的不对称。,膜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不对称性,(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1)膜脂的流动性,侧向运动,转动,左右摆动,翻转运动,2.细胞膜的流动性:指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运动,(2)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蛋白的流动,横向扩散旋转运动,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1.脂肪酸链不饱和程度增高,膜流动性增大,2.脂肪酸链的长度增加降低膜的流动性,3.胆固醇含量增加降低膜的流动性,4.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增高促进膜的流动,5.镶嵌蛋白质越多膜的流动性越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生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