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6.ppt
《医学生物学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物学6.ppt(7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四节 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fertilization)。人类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壶腹部。成群的精子在运行过程中经过子宫、输卵管肌肉的收缩运动,大批精子失去活力而衰亡,最后只有20200个左右的精子到达卵细胞的周围,最终只能有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一配子的成熟与运行(一)精子的成熟与运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要在附睾中停留1221天,附睾上皮分泌多种糖蛋白覆盖于精子表面,才能获得主动运动与受精的能力。射精后,注入阴道穹窿的精子液化后才具有充分的运动力。,(二)卵的成熟与运行,核的成熟主要表现为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并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次级卵母细
2、胞停留在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胞质的成熟表现为在胞质内形成皮质颗粒,并沿次级卵母细胞膜分布,颗粒外周有膜包被,内含酶。,卵的成熟包括核的成熟和胞质的成熟,卵排出后附着在卵巢表面,由伞部上皮纤毛的摆动与肌肉收缩将其扫拂入输卵管并在壶腹部停留。若遇精子,即在此受精。,二受精(一)精子获能(capacitation),哺乳动物(包括人)刚射出的精子是不能与卵受精的,它需要在雌(女)性生殖道中孵育一段时间,才获得受精能力,这种现象称为获能。,获能的本质是:精子在子宫或输卵管中,覆盖精子表面特别是顶体区的精浆物质和去能因子逐渐被去除,暴露出精子受体部位而使精子特异地与卵的受体或者卵释放的物质相作用,并在
3、与卵的外围屏障(如,放射冠、透明带)接触中发生顶体反应。,(二)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在输卵管壶腹,获能精子靠近或与卵的外围屏障接触时,覆盖在顶体表面的细胞膜与顶体外膜多处发生融合并释放出多种酶系,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三)精卵融合(sperm-egg fusion),精子穿过卵透明带后,进入卵黄周间隙,其头部与卵膜接触,头部赤道段的细胞膜首先与卵膜发生融合,精子细胞膜通过融合成为卵膜的一部分,整个精子也就进入卵中,这个过程称为精卵融合。,获能、顶体反应、与卵融合是精子具备受精能力的三个要素。三者之一缺如则该精子不能进入卵内。,(四)皮质反应与透明带反应,精卵融合
4、时诱导卵膜特征发生改变,产生膜电荷变化,卵膜立即阻挡第二个精子进入卵内,这一机制称为卵膜封闭。激活后的卵胞浆,发生细胞外排作用,排出皮质颗粒。皮质颗粒与透明带发生作用并修饰透明带,使透明带拒绝其他精子穿过,这一机制称为透明带反应。,(五)雌、雄原核形成与融合,精卵开始融合时,次级卵母细胞被激活,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卵细胞单倍染色体向细胞中央移动,核膜形成,染色体疏散成为染色质,雌原核形成。,精子核进入卵内后,核膜崩溃,在被激活的卵胞浆中某种(些)因子的刺激下,高度浓缩的精子核染色质解凝聚,核内精蛋白被组蛋白替换,新形成的原核膜包在染色质外周,形成雄原核。,伴随精、卵原核的
5、发育,精、卵原核的DNA合成和染色体复制同步进行。精、卵原核的核膜消失,两原核染色体组互相混合,进行第一次卵裂,新的生命开始。,卵细胞结构,卵细胞在受精之前,精子游向卵细胞,精子已开始进入卵细胞,精子头部已进入卵细胞,精卵融合卵细胞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雌原核和雄原核形成,第二极体排出,雌雄原核融合后,两原核染色体混合进行第一次卵裂(中期),第一次卵裂(后期),第一次卵裂结束(二细胞期),第二次卵裂结束(四细胞期),受精天 桑椹期,受精5天 晚期胚泡,受精、卵裂、胚泡形成与开始植入子宫内膜,第五节卵裂及胚泡形成,受精卵的分裂称为卵裂(cleavage),所形成的细胞称为卵裂球(blastomer
6、e)。卵裂的特点是细胞数目迅速增多,但胚胎体积并不增大,细胞体积随着分裂逐渐变小。,0小时(受精),28小时(第一次卵裂),72小时(桑椹胚),第4天(早期胚泡),第5天(晚期胚泡),课后思考题:1、简述精子与卵子的形成及其两者的区别。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3、试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4、说明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第四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殖:当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遗传: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变异: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遗传保持物种的稳定性
7、 变异是物种进化的源泉,第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生命的遗传与变异是由遗传信息所决定的。遗传的分子基础 D N A,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分子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中,通过DNA的准确复制,将遗传信息传给了下一代,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着生物的各种性状。,一DNA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1)1928,Griffith,细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光滑(S型),有夹膜:致病粗糙(R型)(多糖细胞壁):非致病,加热灭活的S型菌活的R型菌,小鼠致病死亡,(2)1944,Avery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1953,Watson和Crick提出并确定了DNA双螺旋结构,DNA碱基互补的双螺旋分子结构为遗传信
8、息的储存、传递、修复以及分析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并确定了 DNA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反向平行的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两链之间根据碱基互补原则通过氢键相连,形成双螺旋结构。,一条链为 5-A T T G C C A-3 另一条是 3-T A A C G G T-5这两条链为互补链。,1.DNA双螺旋结构要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围绕着同一中心轴形成的双螺旋结构。(2)两条长链的磷酸戊糖在外侧,碱基在双螺旋内侧,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三C)以氢键相连。(3)相邻碱基对间距0.34nm,
9、一个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旋转360,螺距为3.4nm。,DNA的双链形成,3.4nm,含10个碱基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功能:DNA是遗传物质,具有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2.RNA的结构与功能,RNA为单链(一条多核苷酸链)可自身回折形成局部假双链。,类型: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RNA),tRNA三叶草型模式图,反密码子,mRNA tRNA rRNA,细胞中含量,5%10%10%15%80%90%,沉降系数,6S25S 4S 5.8S、18S、28S,结构特征,功能,三种RNA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作用,单链,线形,局部呈假双链,形成
10、发夹式结构。,单链,三叶草形,局部假双链,柄部3,有CCA三个碱基,连接氨基酸部位;其相对端呈环形,称反密码环,中央有三个碱基,为反密码子。,单链,螺旋形,局部可形成假双链结构。,转录DNA中的遗传信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运输活化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的mRNA的特定位点,特定的tRNA运输特定的氨基酸。,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酸是细胞内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DNA,RNA,转录,翻译,蛋白质,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库,首先DNA转录形成RNA,再由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即“中心法则”,DNA RNA,戊 糖:,脱氧核糖 核糖,碱 基:,A G C 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生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