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休克.ppt
《医学课件休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休克.ppt(6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休克,定義,休克是指機體在嚴重失血失液、感染、創傷等強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迴圈血量急劇減少、組織血液灌流量嚴重不足,引起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謝障礙及結構損傷的病理過程。,分 類,按病因分類,低血容量性休克創傷性休克燒傷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按休克發生的起始環節分類,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1)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稱為失血性休克。見於:外傷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婦產科疾病。2)大量失液引起的休克稱為失液性休克。見於:大面積燒傷、嚴重脫水等。,失血性/失液性休克,1,擠壓傷、手術創傷等疼痛、失血 血管運動中樞興奮後抑
2、制小血管擴 張、血管容量、有效迴圈血量休克 血漿滲出體液丟失有效迴圈血量 燒 傷性休克 早期 疼痛、低血容量 晚期 感染感染性休克,創傷性休克,2,燒傷性休克,3,致病微生物尤其是G菌(70-80%)引起的休克。又稱敗血症休克。IgE介導的I 型變態反應 IgE-抗原在肥大細胞表面結合組胺、緩激肽大量釋放 血管擴張,cap通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4,過敏性休克,5,劇烈疼痛、高位脊髓損傷影響交感縮血管功能血管緊張性外周血管擴張血管容量、迴圈血量休克 大範圍心梗(全心40%,左室 23%)、急性心肌炎、嚴重心律失常等心輸出量休克 特點 休克早期血壓,神經源性休克,6,心源性休克,7,按休克發生的
3、起始環節分類維持機體有效迴圈量的因素,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失血失液燒傷,血容量減少靜脈回流不足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壓力感受器負回饋減弱交感神經興奮外周血管收縮組織灌流減少,血管源性休克,炎症或過敏引起的內臟小血管擴張,血液淤滯,有效迴圈血量減少。,心肌源性:心梗,心肌病等非心肌源性:急性心臟壓塞 心臟射血受阻,(cardiogenic shock),心源性休克,休克發生的共同基礎:有效迴圈血量,第二節發生機制微循環機制,微循環的調節A.神經調節(器官特異性、動靜脈短路調節作用)交感神經,受體為主。調節微動脈和微靜脈。B.
4、體液調節:收縮血管體液因素-CA TXA2 血管緊張素、內皮素等。舒張血管體液因素-如組胺、激肽、腺苷、乳酸、PG等。調節後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不同血管對同一因素反應不同 兒茶酚胺 酸中毒 前閘門 敏感 耐受差(舒張)後閘門 不敏感 耐受好(緊張),C.自身調節 微血管受微A灌注壓的影響 壓力微A(收縮),阻力加大灌流量(-)壓力微A(舒張),阻力變小灌流量(-),第二節發生機制,典型失血性休克,休克代償期(缺血缺氧期),休克進展期(淤血缺氧期),休克難治期(微循環衰竭期),一.休克期(微循環缺血性缺氧期)亦稱為休克早期、休克代償期,一.休克代償期(微循環缺血性缺氧期)亦稱為休克早期、
5、休克代償期(一)微循環的改變1.微A、後微A、cap前括約肌+,而微V和小V+,大量迂回通路關閉。2.血液通過直捷通路、A-V吻合支回流上述改變使微循環“少灌少流,灌少於流”,微循環缺血缺氧。,(二)發生機制1.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強烈興奮兒茶酚胺受體皮膚、內臟和腎的血管收縮微循環灌流受體興奮動靜脈短路開放 組織缺血缺氧2.血容量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啟動血管緊張素促使血管收縮,(3)微循環變化的代償意義,1)有助於動脈血壓的維持回心血量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加,自身輸血“第一道防線”自身輸液“第二道防線”結果:血液稀釋,自身輸血 容量血管收縮回心血量(cap和微V是機體的容量血管,可 容納
6、總血量的70%)自身輸液 組織液回流入血管回心血量(cap前阻力後阻力cap流體靜壓),(3)微循環變化的代償意義,2)有助於心腦血液供應微血管反應的非均一性(Inhomogeneity)血液重分佈,血液重新分佈:保證心腦血供,受體:皮膚、內臟、腎血管收縮 交感(+)CA 受體:心臟冠脈舒張腦血管交感縮血管纖維分佈最少收縮不明顯,主要臨床表現,面色蒼白,四肢濕冷,96次/min,脈搏細速,尿量減少,神志清楚,105/85mmHg,血壓略降脈壓減小,治療原則:消除病因,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障礙,休克早期臨床表現及機制,二.休克進展期(微循環淤血性缺氧期),又稱可逆性失代償期、休克中期,(一)微
7、循環的改變1.微動脈和後微動脈痙攣減輕,但微靜脈端仍收縮,血液由馳張的cap前括約肌大量進入真cap網。2.微循環“多灌少流,灌多於流”,血液淤滯,組織細胞淤血缺氧。,(二)發生機制:1酸中毒:缺血缺氧酸中毒血管對CA的反應性 微血管舒張 2局部舒血管代謝產物增多:缺血缺氧局部代謝 產生擴血管物質(組胺、腺苷、激肽),3血液流變學改變(微V流速)RBC易積聚 微循環(血管通透性)血粘度 白細胞黏附、嵌塞 血流淤滯4內毒素作用:腸源性細菌和LPS入血啟動巨噬細 胞NO等擴血管物質產生血管平滑肌舒張 持續性低血壓,(三)後果 1“自身輸血”“自身輸液”停止 淤血cap內流體靜壓 血漿外滲 組胺等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课件 休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