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内科学消化科03肝性脑病.ppt
《医学课件内科学消化科03肝性脑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内科学消化科03肝性脑病.ppt(6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肝性脑病,2,肝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的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需排除其它已知的脑病后才能诊断,定 义,3,是发生于下列病人的一种综合征肝硬化的病人,做了门体静脉吻合术的病人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人特征性的表现为性格行为改变智力损害意识障碍,4,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肝性脑病,脑水肿死亡,肝硬化,“慢性”肝性脑病,是CHILD 评分中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肝性脑病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5,病 因,大部分是由各型肝硬化(我国主要是病毒性肝硬化)引起,往往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或/和行门体分流手术后的患者。因此也有人将后者称为门体分流性脑病(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P
2、SE)小部分见于急性重症病毒性、中毒性、药物性肝炎的急性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阶段少见的病因有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肝炎,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6,肝性脑病分类,A 型 急性肝功能衰竭,B 型 门体静脉分流,C 型 严重的肝脏疾病(肝硬化),阵发型,持续型,亚临床型,被激发/诱发型自发型复发型,轻型重型治疗依赖型,7,诱 因,由各型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往往有明显诱因,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的使用不当,手术麻醉,外伤打击,尿毒症,便秘,腹泻,感染等等PSE的诱因主要为高蛋白饮食,也可见于以上诱因而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重症肝炎,肝癌等的诱因往往是因为肝细胞功
3、能衰竭,无法完成正常的肝细胞代谢,解毒功能。,8,消化道出血感染精神性药物饮食不当尿毒症,利尿剂脱水便秘低钾或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常见诱因,9,病理改变,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无明显解剖异常,但大都有脑水肿慢性肝性脑病患者有大脑、小脑灰质以及皮质下组织的原浆性星形细胞肥大和增多,病程较长者大脑皮质变薄,神经原及神经纤维消失,皮质深部有片状坏死,甚至小脑和基底部也可累及,10,脑水肿和肝性脑病,谷氨酸,有机渗透分子(肌醇),氨,谷氨酰胺,Na+/K+ATP酶,Na+,氨,谷氨酰胺,Na+/K+ATP酶,Na+,谷氨酸,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星形细胞,星形细胞,有机渗透分子(肌醇),11,苍白球星
4、形细胞弥漫性增生,12,发病机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的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自然形成或手术造成的侧支分流,从而使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代谢产物不能被或/和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直接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至脑细胞,干扰大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引起了大脑功能紊乱,13,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肝脏清除功能缺失来自肠道的神经毒素经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星形细胞和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神经递质系统改变,14,BRAINLIVERToxic N2 metabolitesFrom Intestines,Porta systemic shunts,Pathogenes
5、i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15,以氨中毒学说研究最多,也最确有实据而被大家接受-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体学说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学说假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常见假说,16,氨中毒学说,氨代谢紊乱是重要发病机制与氨中毒有关的脑病又称氮性脑病机体清除氨的途径:在肝中合成尿素在肝、脑、肾等组织中合成谷氨酸、谷氨酰氨肾脏是排泄氨的主要场所肺部排出少许,17,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原因,生成过多外源性:摄入过多含氮食物内源性:肾前性、肾性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出血清除过少肝功能衰竭肝合成尿素能力减 弱,18,影响氨中毒的因素,低钾性碱中毒摄入过多的含氮
6、食物或药物低血容量与缺氧便秘感染低血糖其它,19,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脑细胞对氨极敏感氨过多干扰脑的能量代谢,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干扰三羧酸循环氨的去毒过程中消耗大量辅酶、ATP、谷氨酸等,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谷氨酸是兴奋神经递质,缺少则大脑抑制,20,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协同作用,肝硬化进食蛋氨酸代谢产物甲基硫醇、二甲基亚砜可引起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肝臭可能是甲基硫醇、二甲基二硫化物挥发的气体气味严重肝病甲基硫醇的血浓度升高,伴脑病者更明显短链脂肪酸(主要是戊酸、己酸、辛酸)能诱发实验性肝性脑病,其血浓度也明显升高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三者任一种单独剂量较小都不足诱
7、发肝性脑病,但三者联合剂量不变也可诱发肝性脑病,21,在丘脑部的氨萃取量,按K1测得值NH3的供给量,Effective NH3-Extraction,轻型肝性脑病0级肝性脑病,NH3的实际萃取量,22,氨和谷氨酸神经递质,氨,氨,谷氨酸,谷氨酸类转移酶,谷氨酸酶,谷氨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酰胺酶,谷氨酸,谷氨酸类转移酶,谷氨酸,谷氨酸受体,星形胶质细胞,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Na+,Ca2+,功能改变或削弱,23,神经递质学说,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门冬氨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只在脑内形成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等 鱆胺和笨乙醇胺,他们与去甲
8、肾上腺素结构相似,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称假性神经递质,在脑细胞中取代正常递质,神经传导障碍,出现意识障碍、昏迷,24,假性神经递质,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肝脏代谢减少,肌肉释放减少,中枢神经系统,酪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苯丙氨酸,章胺酪胺苯乙醇胺,-,酪氨酸羟化酶,25,GABA学说,GABA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由肠道细菌产生,门体分流或肝衰竭时可绕过肝进入体循环肝性脑病大脑突触后神经元的GABA受体显著增多GABA受体又可和巴比妥类及弱安定类(BZs)药物结合,故又称GABA/BZ复合体机制:通过促进氯离子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引
9、起传导神经抑制肝性脑病血浆GABA浓度与脑病程度平行GABA拮抗剂可使部分肝性脑病患者症状减轻,26,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肝硬化患者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多而支链氨基酸减少肝功能衰竭时支链氨基酸大量进入肌肉组织,故血浓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在脑中浓度增高,进一步形成假性神经递质脑中色氨酸转化为5-羟色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昏迷有关,27,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程度和缓急过程,以及诱因的不同有关。急性肝性脑病患者往往黄疸严重,肝细胞损害严重,诱因不明显,起病数周内随着肝功能衰竭的出现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无前驱症状。,28,亚临床肝性脑病,近几年国内外十分
10、重视,它是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能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亚临床肝性脑病亦称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latent),患者由于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被视为健康人,参加正常的社会工作和活动,在驾驶各种交通工具和高空工作操作时,有发生事故的危险,值得引起重视。,29,最轻型的(“亚临床”)肝性脑病,常规的临床检查无异常结果发现神经心理测试显示有智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变注意力减低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疲劳)睡眠清醒周期紊乱认知力削弱运动功能变化,30,包括亚临床肝性脑病在内,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者可达70%,大部分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分流术后临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课件 内科学 消化 03 肝性脑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