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ppt
《历史上重大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重大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ppt(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商鞅变法,前2070,前1600,前1046,前770,前476,前221,夏,商,西周,东周,秦朝,商鞅变法前356、前350,课标要求:商鞅变法,(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第一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变法的背景/措施,第二节 秦国的崛起,变法的影响,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路提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结合必修1、必
2、修2和必修3内容),春秋战国,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代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 族融和,大发展:经济、文化、科技,探究:商鞅生活的战国是个怎样的时代?,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根本原因,争霸兼并,富国强兵,改革风起云涌,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时代,大变革时代,路在何方?,李悝,吴起,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
3、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的求贤令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又为什么能变法?,秦国落后,诸侯卑秦(夷狄遇之);秦孝公为富国强兵而求贤,支持变法。,商鞅入秦,商鞅其人 商鞅(约前390前338),出生于卫国,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悝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前361年,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早年立志,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初投魏国,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魏国得到公孙痤的赏识没有被魏惠王重用,弃魏从秦,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得到秦国的重用,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
4、人,商鞅变法会遇到哪些阻力呢?,旧贵族反对,老百姓不信任,舌战群臣,南门徙木取信于民,变法准备工作,商鞅舌战图秦孝公在朝堂上召开宫廷会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为实行新法,与他们展开了论战。经过对保守派的批判,商鞅宣传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反映出哪些问题?,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商鞅变法的坚定信心;商鞅重视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宋)王安石商鞅,1、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大背景2、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奴隶制度阶级基础3、一些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改
5、革。潮流4、秦国落后,诸侯卑秦。紧迫性5、法家思想形成发展。思想基础6、秦孝公为富国强兵而求贤,支持商鞅变法。有力保障7、商鞅舌战群臣、徙木立信、严惩反对势力,扫除变法思想、政治障碍。,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必要性,可能性,二、变法内容-强国之术,(一)变法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怎样实现富国强兵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二)变法措施:,1、经济:,(1)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摧毁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富国,(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3)统一度量衡,“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
6、升”,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国家统一,2、军事:,(1)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 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提高军队战斗力,强兵,提高军队战斗力,(2)严肃军纪,补充:严格户籍制度使得兵源得到可靠保证。,世代高官今不再,厚禄被削特权消。二十级爵靠军功,唯军为荣民尚武。,农战,3、政治:,(1)制定什伍、连坐制度,(2)废分封,行县制,国君任免官吏,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户籍管理,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同时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3)轻罪重刑,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法治,4、思想:,焚烧诗书,制定秦律,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
7、的“焚烧诗书”的认识?,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5、社会生活习俗方面,(1)“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2)禁止父子 兄弟共居(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刺激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生产积极性,杜绝腐败滋生,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奖励军功,
8、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探究1: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从根本上变革了社会制度?从变法的措施中你能看出变法的性质是什么?,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前期(积极),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后期(消极),1、阻碍了资
9、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重农抑商,其深远影响有:,探究2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探究3:商鞅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原因,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3、有利于中央集权,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探究:结合商鞅变法内容思考:其变法有何特点?,农战,法治,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三)变法的特点:,核心:农战、法治,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10、、司法、文化、等方面2、实行最彻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3、历时最长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4、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秦国的崛起,三、变法影响,探究: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评价?,“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战国)韩非子“(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西汉)桑弘羊“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宋代)王安石,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左携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上 重大 历史 改革 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