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传染病.ppt
《反刍动物传染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刍动物传染病.ppt(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牛瘟,牛瘟又名烂肠瘟、胆胀瘟,是由牛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 为体温升高、病程短,黏膜特别是消化道黏膜发炎、出血、糜烂和坏死。,历史本病于公元402年在我国史书上已有记载,是牛病中毁灭性最大的一种疫病。新中国成立前本病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防制,至1956年已在全国范围内绝迹,从而消灭了长期流行于我国的牛瘟,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世界上仍有少数国家和地区(特别在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有本病发生,应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本病由国外传人。,病原本病病原是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牛瘟病毒。本病毒在结构上和麻疹、犬瘟热、鸡新城疫以及其他副黏病毒
2、极为相似。本病毒和麻疹病毒以及犬瘟热病毒有共同抗原,如将前两种病毒注射于犬,能使其抗犬瘟热。病毒在宿主细胞胞浆里繁殖,可产生中和、补体结合和沉淀抗体。,流行病学牛瘟主要侵害牛和水牛,由于牛的品种、年龄以及流行经历不同,牛的易感性也有差异。据我国证明,牦牛的易感性最大,犏牛次之,黄牛又次之;绵羊、山羊和猪仅有轻度感染,病死率也不高。骆驼虽可感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此外,牛瘟还见于许多野生反刍动物,主要呈隐性经过。,本病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病畜和无症状的带毒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出。可经消化道感染,呼吸道、眼结膜、子宫内均可感染发病。本病也可通过吸血昆虫以及与病牛接触的人员
3、等而机械传播。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在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在新疫区通常呈暴发式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相当高。,症状潜伏期39d,多为46d。病牛体温升高达41-422,持续3-5d。病牛委顿、厌食、便秘、呼吸和脉搏增快。有时意识障碍。流泪,眼睑肿胀,鼻黏膜充血,有黏性鼻汁。口腔黏膜充血、流涎。上下唇、齿龈、软硬腭、舌、咽喉等部形成伪膜或烂斑。,由于肠道黏膜出现炎性变化,继软便之后而下痢,混有血液、黏液、黏膜片、伪膜等,带有恶臭。尿少,色黄红或暗红。孕牛常有流产。病牛迅速消瘦,两眼深陷,卧地不起,衰竭而死。病程一般为710d,病重的4-7d,甚至2-3d死亡。绵羊和山羊发病后的症状表现轻微。
4、,病变消化道黏膜都有炎症和坏死变化,特别是第四胃幽门部附近最明显,可见到灰白色上皮坏死斑、伪膜、烂斑等。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潮红、肿胀、点状出血和烂斑,盲肠、直肠黏膜严重出血、伪膜和糜烂。呼吸道黏膜潮红肿胀、出血,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覆有假膜,其下有烂斑,或覆以黏脓性渗出物。阴道黏膜可能有同于口黏膜的变化。,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诊断,但在非疫区还必须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试验。本病应与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蓝舌病、牛巴氏杆菌病、恶性卡他热等作鉴别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法有补体结合反应、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荧光抗体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5、以中和试验的准确性较高。,防制预防本病必须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措施,不从有牛瘟的国家和地区引进反刍动物和鲜肉。当发现牛瘟病例时,立刻封锁疫区,扑杀病畜,并作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被病畜污染的环境。在疫区和邻近受威胁区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建立免疫防护带。我国曾经使用过的疫苗有:牛瘟兔化疫苗、牛瘟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等。,牛流行热,牛流行热又称牛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或流行性感冒,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突发高热、流泪、流涎、呼吸迫促、四肢关节障碍、后躯不灵。,本病自上世纪的40年代在我国江浙一带就有流行的记载,一直被称为牛流行性感冒,1976年在华北等地暴发流
6、行并分离到病原,才改称牛流行热。,病原牛流行热病毒,又名牛暂时热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的成员,像子弹形或圆锥形。反复冻融,对病毒无明显影响。于-20以下低温保存,可长期保持毒力。本病毒对热敏感,56 10min,37 18h灭活。pH25以下或pH9以上于数十分钟内使之灭活,对乙醚、氯仿等敏感。,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奶牛和役用黄牛,水牛较少发病,以1-8岁牛多发,尤为3-5岁牛发病率高,而老龄牛和犊牛较少发病。传染源是病牛,经吸血昆虫(主要是库蠓和蚊)而传播因此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夏末秋初、高温炎热时流行。本病发生迅猛、传染力强,短期内可使许多牛感染发病,其传播不受山川河流等自然屏障
7、的影响,可呈现跳跃式蔓延本病流行还有明显的周期性,从过去的10-12年流行1次,到近些年来6-8年或3-5年流行1次,1970年以后,广东省有些地方的流行周期缩短至1-2年从我国现记载的6次大流行看,发病率高(14-39.89%),病死率低(0.73-1.80%),临床症状 潜伏期3-7天。最初患牛有恶寒战粟的表现,但不易被注意。发病突然,很快波及全群,体温升高40以上,并稽留1-3天。高热同时还出现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畏光流泪,鼻镜干燥,流水样的鼻漏,口角泡沫样流涎及皮温不整、肌肉震颤。奶牛泌乳量剧减或停乳 妊娠牛常发生流产、死胎。但多数病例呈现良性经过,病程3-4天。,呼吸迫促是本病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刍动物 传染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