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走进国际贸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走进国际贸易.ppt(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走 进 国际贸易,第一章 走进国际贸易,任务2 熟识国际贸易 政策,本章知识目标熟悉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掌握绝对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本章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类型与特点;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理解、分析现实问题。,第一章 走进国际贸易,任务1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情景案例:中国的工业化到了今天,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的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特别是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不少产品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坦率地说,这个结果是基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所创造的制度优势;国内市场规模庞大(
2、规模大、结构完整、消费能力持续提高),加入WTO后,更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企业的市场空间;劳动力成本低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加工能力;等等。其中廉价劳动力是最大的比较优势,不仅中国自己在不断整合,跨国公 司也参与其中,否则他们怎么有动力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呢?但是,为了使自己的比较利益最大化,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首先,中国对一些耳熟的国际规则研究的不深入,执行得模棱两可,结果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威胁论”噪声也越来越大。这无疑使中国承受更大的国际压力。其次,低成本劳动力使中国产品具有优势,但是将环保成本、员工福利、技术进步等计算在内,这个低成本就会受到威胁。,任务1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
3、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的能源效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资源消耗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中国现在有40%的地方是酸雨地区,事实上这40%的地区覆盖了中国90%的人口,也就是说有人口的地方基本上就是酸雨地区 在劳动力福利方面,有些地方的民工工资待遇比较低,这些工人的收入甚至不足以支持一个家庭正常生活。而有些工厂工作生活环境也非常差,个别工厂连床铺也是一个床三班倒轮着睡的。对待工人,应该首先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应该是顺着整个社会进步趋势的。我们的这种优势和现状还能维持多久?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由此可见,所有的比较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都不可能恒久,都在动态地演化。,【讨论】怎么利用比较
4、优势提高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任务1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引导 一、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于1776年发表了著名的代表作国富论,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各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取决于各国生产商品的绝对成本优势。所谓绝对成本,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某一国家以比竞争者低的成本提供某种商品。换言之,当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竞争者时,该国就具有绝对优势。对绝对成本论的评价,任务1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
5、任务1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二、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李嘉图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成本论,为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理论秉承“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思想,认为两国商品比较成本的差别,决定了两国间比较利益优势的差异。对比较成本论的评价,知识引导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论 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评价四、其它贸易理论产品周期说(Theory of Product Cycle)人力
6、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任务1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任务讨论】长期以来,受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我们一直把“劳动力成本优势”视为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并相应的大力发展诸如纺织企业等众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随着高新技术产品日益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品种,加之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严重供过于求,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日益下降,它们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越来越不成其为“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设前提
7、下,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优势,并形成对外贸易的有力条件。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压低工人工资,形成产品出口价格的比较优势。在此情况下,劳动力的数量成为竞争优势发挥的保障。但是,在现实中,国际贸易市场结构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而且越来越表现为非价格因素方面的竞争。试分析:中国是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吗?如何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任务1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任务2 熟识国际贸易政策,情景案例: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说,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
8、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中国产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幅度分别为55%、45%和35%。,【讨论】请谈一谈美国在上述时期执行的是什么贸易政策?这种贸易政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任务2 熟识国际贸易政策,知识引导 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对外贸易政策的概念及构成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指导对外贸易活动的方针和政策。一般来说,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由下述内容构成: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 政策调节对象的单一性 政策地位的辅助性 政策手段的特殊性 政策实施的相对稳定性,任务2 熟识国
9、际贸易政策,任务2 熟识国际贸易政策,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 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法 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美国保护贸易政策、德国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新保护贸易主义协调管理贸易政策,【任务讨论】中国外贸政策的演变 清朝以前,中国各代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官方、民间贸易往来频繁。清朝前期闭关自守政策之下的洋行贸易,买办经济产生。清朝前期,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封建制度衰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当时的中国,没有正确应对强弱差距,发展社会经济,而是害怕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的传入,消极地抵御外国的侵略,在广州设立十三洋行,通过买办与
10、西方国家进行有限的商贸往来,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赞成了中国的落后。中国市场不断开放,近代外贸活动不断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的发动、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的划定,中国市场不断向列强开放,外国商品和资本如潮水般涌入中国,中国自然经济不断解体。,任务2 熟识国际贸易政策,【任务讨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封锁,发展对外经济。为了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新中国在外交上“一边倒”,在经济上,积极发展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这也给当时中国的外贸体制打下了深深的计划经济
11、体制的烙印。1978年后,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为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将中国商品打入国际市场,逐渐向世界敞开了中国国门,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进入20世纪,第一阶段:(2001年-2005年)在此期间,中国全面与切实履行了入世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自由化,使经贸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的透明度显著提高。第二阶段(2006年-2008年):在此期间为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减少对外贸易盈余所带来的国际压力,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第三阶段(2008年-2011年):这期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采取了稳定外需、逐步纠正对外失衡的贸易政策。中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外贸政策的重心再度转向全面鼓励与刺激出口。,任务2 熟识国际贸易政策,【任务讨论】【问题】:使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国各个时期外贸政策变化的原因。从理论上评析中国各个时期外贸政策的取向。,任务2 熟识国际贸易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