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教案04.ppt
《国际贸易教案0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教案04.ppt(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四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第一节 绝对成本论第二节 比较成本论第三节 相互需求论,2,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从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论到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为代表。第二阶段,新古典贸易理论与扩展,以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秉赋论为基础,并由Samuelson、Stolper、Rybczynski加以扩展。里昂惕夫对要素秉赋论进行实证检验。第三阶段,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围绕里昂惕夫之谜和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如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国家产业领先地位转移等问题寻求理论上的解
2、释,提出许多观点,如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说、劳动熟练说、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需求偏好相似说、产业内贸易说等。,3,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4,第一节绝对成本论,一、作者生平及绝对成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三、理论评价,5,一.作者生平及绝对成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绝对优势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代表著作
3、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又名国富论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6,斯密的国富论整体贯穿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贸易思想是其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认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他通过对家庭和国家的对比分析来描述国际分工、贸易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他的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7,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8,二、绝对成本论
4、的主要内容,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生产条件,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势”。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或已有的“获得性优势”,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样做对贸易双方都是有利的。,9,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10,劳动生产
5、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分工原则: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要比没有依照“绝对优势”进行分工之前有利。,11,举例:英法国际分工例证P55英国、法国两国都生产生铁和小麦,各自具有不同的绝对优势。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最终两国享有的产品总量都有所增加。,12,三、绝对成本论评价,进步性: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说明了国际贸易贸易发生的原因历史作用坚持劳动价值论局限性: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13,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拥有绝对优势,
6、是否能够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14,第二节比较成本论,一、作者生平及比较成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三、理论评价,15,一.作者生平及比较成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by David Ricardo,1817),16,比较优势论产生的背景: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产生与“谷物法”有关。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开放市场和进行国际贸易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17,比较
7、优势论的主要内容: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二、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18,贸易模式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较小的产品。劣势国家出口劣势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取重,两劣取轻”。,19,按照比较优势分工的利益,20,关于“比较优势”的衡量或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1)相对劳动生产率,即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的人均产量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教案 0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