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ppt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另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流派。它是一个致力于“综合”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派别。,人本主义转向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人的主题从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层中重新凸现出来,成为时代的旋律。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那种通过哲学思辨强调主体性的理论倾向适应了这个激流,因此,它能够在其它有关人的反思思潮支持下演化为一种新的人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角度看,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发表,直接成为上述理论动向强有力的支持.,代表人物:列斐伏尔,九十年漫长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中,先后参与或影响了法国超现实
2、主义思潮的兴起、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法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与宣传、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与融合、法国抵抗法西斯的地下运动、1968年的学生造反、70年代西欧的绿党和平运动及无政府主义运动、七八十年代的城市化与全球化问题研究、后现代思想转向的讨论,乃至于对苏联东欧巨变的思考等众多重要的历史活动。,列斐伏尔思想发展的历程从宏观上可三期划分。,首先是从1925年到1956年这一段。是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思想形成与理论基础的确立时期。在这个时期他通过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尼采、黑格尔与列宁是其独具特色的辩证法的理论来源,重点成就是通过研究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而重新认识到马
3、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与“劳动异化”及其扬弃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第一阶段(19481956)是他与法国共产党之间的一段既深入合作又充满着矛盾冲突的复杂关系时期,也是他以多重方式写作,以文学批评方式“韬光养晦”的时期。思想缺少独立性与自觉性,.在这一阶段,列斐伏尔通过翻译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列宁的哲学笔记等重要著作,以异化批判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基础初步形成。,1956年,他被开除出党,是第二期探索思想的开始。将研究重点从哲学讨论转向了现代性的社会学。首先是农村区域社会学研究转向文化的与城市的现代性研究,其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第二版序言、现代性导论、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
4、、语言与社会、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列斐伏尔思想的第三期是从“后六八时代”开始的,自此以后,列斐伏尔全面转向对国家与城市问题研究;共代表性著作是四卷本的论国家、资本主义的幸存、空间的生产、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论节奏分析的要素、论城市的权力。后期列斐伏尔著作逐渐形成了“空间问题的三位一体城市化、国家化与全球化。,总体的人:列斐伏尔用以描述人的前景的一个术语,在他看来,这个概念是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引伸出来的,它的含义是“人同他自身的统一,特别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总体的人不是一种现实的人的状况,而是一种理想的图景。,二、列斐伏尔的哲学出发点,列斐伏尔的哲学观点之所以被称作“真正的人道主义”、“合
5、乎人性的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人应当成为哲学的基本课题,哲学和哲学家的使命应当是“和任何异化现象(它限制个人越来越多地参加到社会人的总实力中)作不懈的斗争”。,“我们力求恢复马克思的真正思想,把它从争论不休的解释中解放出来”,而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则在于把主体的能动性的原则当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列斐伏尔认为,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占了唯心主义的上风,是“因为唯物主义打算改造世界”唯心主义有时也是从这种能动性出发,并反映这种能动性的,但它终于由于自己的片面性而脱离了这种能动性。,日常生活批判(1946),(一)异化日常生活批判一书贯穿着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解释。他说,要
6、通过这一解释把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所有的而被列宁所忽视了的“异化”概念,作为一个不但是哲学上的而且是所有社会科学上的基本概念。透过他的解释,可以了解他的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他的解释的要点是:,第一,马克思并不把异化局限在剥削上,即局限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劳动者个人或集体(工人阶级)被占有生产手段的个人或阶级所剥夺。异化具有多面性和无所不在性,它不仅表现在“生产力上、社会关系上、意识形态上”,而且还更深刻地表现在“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他自己的本性的关系上”。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异化是全面的,它笼罩了全部生活”。,第二,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关于贫困化的理论是异化理论的组成部分。不过这两个概念并不相同,所以
7、和它们相对应的事实应当分别加以研究,异化理论的领域比贫困化理论的领域为大。“因此,强调异化概念并不意味着先验地抛弃贫困化趋势的理论。”,第三,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拥有非人性的努力而支配看全部社会生活,它把这种势力巩固和确定下来。“政治上的异化在某种意义上是最严重的异化”。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货币由商品为媒介而造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外在化获得了一个绝对的权力,“但在这里它只不过是经济的异化”,,第四,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劳动分工是异化的原因,“马克思从来没有把社会主义或无产阶级革命当作异化的绝对和直接的终结”,“马克思确信异化会延续下去,甚至与相反对的摆脱异化过程同时,在种种新的形式下重新产生着”。,第五
8、,异化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既是哲学概念,又是社会学概念,“当马克思在经济对象中找到异化概念时,就把本来属于哲学的异化概念具体化了”。第六,马克思继续进行黑格尔的把矛盾理性化的努力,解决了他的矛盾,粉碎了他的体系,却保留了其中的合理成分。,第七,马克思不但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所采取的形式,即他的人本学的假设,而且也抛弃了费尔巴哈关于“人一下子可以把异化结束”的观点。第八,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来看,“在他那里,异化理论和概念,一方面保留着它们的哲学意义,同时却包括到他的思想的发展之中。理论和概念转化着。在经济科学中,它们原来的那种内容消失了,但是作为经济科学的哲学基础和哲学意义而保留着。异化理论
9、变成拜物教的理论”。,异化既是哲学概念又是社会学概念,异化是无往而不在的,它笼罩了全部生活,经济异化只是异化的个组成部分,政治异化是最严重的异化,只有异化理论才能说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矛盾;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之中,它与生俱来;既然异化与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又广泛地弥漫于人的全部生活,那么个人就不可能从中得到解放,社会主义或无产阶级革命并不是异化的直接和绝对的终结,人们在摆脱原有的异化的同时,异化又以新的形式产生了。,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列斐伏尔从他的异化理论引申出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他看来,正因为异化无往而不在,充斥于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人们应该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他说道:“正如日常生活中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存在主义 马克思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