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ppt(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宏观经济政策,1,开放经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封闭经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般均衡(IS-LM模型),AD-AS模型,课前回顾,2,本章主要内容,3,要 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内在稳定器赤字财政政策与公债的应用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挤出效应,4,5,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短期内: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质量与数量、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都是
2、不变的,因此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在总供给既定的前提下,来调节总需求,即进行需求管理,-6-,充分就业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率价格稳定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目标之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广义,狭义,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生茶要素都以自已愿意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状态,特指劳动就业,西方经济学家通常用失业率来衡量充分就业的状态:,充分就业的含义,公式说明:(1)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的人;老人、小孩以及由种种愿意放弃找工作的人不能算作劳动力。(2)失业者是劳动力中那些想找工作但未找到工作的人。,7,奥肯定律,凯恩
3、斯认为,消除了非自愿,但仍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目标之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百分之百的就业,充分就业时仍然有一定的失业。,8,目标之二:价格(基本)稳定,1、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基本)稳定的含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implicit deflator),9,2、常用价格指数有:,3、物价稳定就是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但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0。,目标之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
4、年均GDP或年人均GD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含义,10,经济增长受各种资源条件限制,不可能无限增长经济增长需要付出代价,如环境污染、各种社会问题等,经济增长就是实现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符的适度增长率。,目标之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该国对外经济支出情况,还反映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的就业水平、价格水平以及经济增长。,11,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12,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经济增长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
5、物质基础物价稳定又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AD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AD不足2、代表:凯恩斯3、目标: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4、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供给管理:管理总供给AS1、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2、工具:(1)收入政策:控制工资与物价(2)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3)经济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国际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13,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14,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财政政策(Fiscal Polic
6、y),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15-,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政府的收入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公债是政府向公众举借的债务,或者说是公众对政府的债权罚没等收入是指打击走私、腐败以及其他违法活动的收入。,16,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17,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分析,运用财政政策 即:变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增支减税的财政政策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
7、财政政策或膨胀性财政政策减支增税的财政政策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由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这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的内容,松政策,(1)减税(2)扩大政府支出,18,(一)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经济萧条时期,AD不足,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松政策),增加G,减少T,从而AD增大,就业扩大2、经济繁荣时期,AD旺盛,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紧政策),增加T、减少G,从而AD下降,通货膨胀消失(二)具体运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松政策2、经济繁荣时期,采用紧政策(1)增加税收;(2)减少政府支出,19,财政政策的运用,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逆经济风向行事”的
8、原则,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 收,增加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总需求过度经济繁荣通货膨胀,20,21,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也称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财政政策的自动作用机制,它可以自动减少由于总需求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波动,使经济发展较为平稳 内在稳定器的功能表现当经济繁荣时,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从而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出现萧条时,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从而阻止国民收入进一步下降,自动减轻萧条,而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
9、措施。,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22,内在稳定器,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动: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23,内在稳定器主要通过以下三项制度得以发挥:,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CAD,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 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24,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政府在财政方面实施积极的政策主要目的是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了这一目标时,财政预算(Budget
10、)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这样的财政称之为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是对凯恩斯之前的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功能财政思想否定了原来的平衡预算思想,主张预算的目标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而不仅追求政府的收支平衡。,功能财政,25,赤字与公债,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遵循功能财政思想,许多西方国家先后实行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这种政策就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但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大部分是实行消除失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造成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累积关于国债的争论,26,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财政政策可以向两个方向变动:扩张性财政政策:L
11、M 曲线不变,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货币政策可以向两个方向变动:扩张性货币政策:IS 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紧缩性货币政策:IS 曲线不变,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27,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财政政策效果的经济分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消费与投资减少,原因增加政府支出使国民收入增加,故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利率上升;私人消费与投资被挤出,挤出效应,IS,LM,IS,
12、.,.,财政扩张,货币需求增加,最终结果:收入减少,28,28,利率上升,y,r,29,财政政策效果大,财政政策效果小,不同斜率的IS曲线财政政策效果分析,r0、y0相同,右移的距离E0E3相同,但效果y0y1y0y2我国IS陡峭,所以1998今采取积极财政政策。,30,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挤出效应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挤出效应和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投资的利率弹性d,我国的投资利率弹性(均值-0.19),31,31,IS曲线的中国特色,我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六 宏观经济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