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导论.ppt(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导论,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2,教学目的和要求,宏观经济学是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扩展两大内容,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扎实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还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3,课程要求,基本要求:(由于课程内容前后继承性太强)不要(无故)缺席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并完成作业关心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向、宏观经济政策,运用所学理论
2、和知识分析、解释宏观经济现象与政策,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4,宏观经济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5,重点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6,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民经济中重要总量的决定和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7,宏观经济学,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8,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3、两件事,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前者偏重于总供给分析,后者偏重于总需求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cycle两个相关的问题:都用GDP来衡量,实际GDP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实际GDP的波动即是经济周期.,以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为基础,分析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衰退:失业增加(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0,宏观经济决策者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经济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平衡,十六大报告提出:促进经济增
4、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能源消耗指标纳入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能源消耗,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1,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总量,总产出()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短期经济波动问题商业周期(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 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2,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总量,失业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物价水平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成本国际收支与汇
5、率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3,政府在宏观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凯恩斯学派: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政府干预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减少政府干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是适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的新要求。,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4,微观经济学: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民经济中重要总量的决定和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
6、策。,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5,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区别: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方法及解决的中心问题等方面与微观经济学有区别。联系:在解决稀缺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要问题上两者有互补作用(从两者研究的前提假设分析);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树木,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由树木构成的整个森林。,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6,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Aggregation有些可以直接加总:如每个人的消费支出可加总为社会总消费支出大部分需要加权平均加总:如总量消费函数是个人消费函数的加权平均加总、总量投资函数是单个厂商投资函数的加权
7、平均加总有些个体合理,整体有谬误:如单个厂商降低工资以增雇工人、增加产出,然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未必能扩大就业、增加总产出,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7,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IS-LM模型:70年代之前,宏观经济学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为研究对象)三个市场框架(纳入劳动市场):70年代之后,重视了对总供给的分析,形成了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为中心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学家眼中,人们带着不同的帽子:他们通常是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者,劳动市场上的工人,以及资本市场上的债务人或债权人。,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8,基本内容鸟瞰,国民收入,短期决定及对策,长期决定及
8、对策,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劳动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19,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20,经济学的家谱,2023/3/24,宏观经济学导论,21,1.宏观经济学的初期,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力量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活动达到最优状态。政策含义:政府在自由经济体系中作用十分有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导论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