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ppt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二章.ppt(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教学要点:1.消费函数、储蓄函数。2.投资函数。3.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4.投资乘数。,2.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2.1.1 有效需求 1.假定 1)假设不存在政府、外贸。只有 和。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2)凯恩斯定律:需求变动时,厂商首先考虑调整,而不是改变。3)折旧、未分配利润等0,GDP、NDP、NI、PI都相等。,2.均衡产出/有效需求潜在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收入水平,又称 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 潜在的国民收入。,2.1.2 消费(c)函数,1.公式:C=a+bYd或:C
2、=a+bY 其中:C代表消费;a代表自发性消费(a0);Yd(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0b1)。,2、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增量(C)同可支配收入增量(Y)的比值。(0b1)MPC=C/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3、平均消费倾向(APC)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C/Y,消费曲线,O,C,Y,450,A,C0,Y1,C1,Y2,C2,C3,Y3,C,消费曲线移动,O,C,Y,450,C1,a1,C2,a2,C3,a3,Y2,Y3,Y1,E3,E2,E2,2.1.3储蓄(S)函数,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储蓄函数的推导;设消费函数 C=a+
3、bY因为 S=YC所以 S=-a+(1b)Y其中,(1b)代表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MPS=S/Y=(YC)/Y=1C/Y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值。APS=S/Y=(YC)/Y=1APC,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a+(1-b)Y,2.1.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与储蓄之和为收入。APC与MPC都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APS与MPS都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APC+APS=1MPC+MPS=1,2.2其他消费函数理论*(教材P454-459),1绝对收入理论:由凯恩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