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课件.ppt
《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教学目标理解、掌握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制作心理量表的方法。,定义:就是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物理量是指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心理量是指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如:亮度(物理量)明度(心理量)强度(物理量)响度(心理量)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心理物理学的先驱是G.T.Fechner(1801-1887)。,引言:什么是心理物理学,第一节 阈限及其性质,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绝对阈限(absolute limen,AL),conceptual definition: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Operational defin
2、ition: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差别阈限(difference limen,DL),conceptual definition: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Operational definition:在50的实验次数中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增量。,阈限的理论与实际的示意图,阈值应是一个统计平均数,第二节 测定感觉阈限的方法,经典心理物理学所处理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另一类是阈上感觉的测量。极限法(limit method)又称最小变化法(minimal-change method)、序列探测法(method of serial explora
3、tion)、最小可觉差法(最小差异法)(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等,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绝对阈限的测定:自变量为刺激系列;反应变量为被试的口头报告“有”或“无”。计算阈限时,可将所有系列的阈限平均,也可以先分别算出递增和递减系列的平均数,之后再计算二系列的平均数,或者将每相邻的递增和递减的阈限作为一组求其均数,然后再计算各组均数。,用极限法测定音高的绝对阈限,误差及其控制,在极限法测量绝对阈限时,产生的误差主要由两对:习惯误差(Error of habituation)和期望误差(Error of anticipation),练习误差(Error of prac
4、tice)和疲劳误差(Error of fatigue)。,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每次呈现两个刺激,一个为standard stimulus,一个为comparison stimulus or variance stimulus。二者可同时呈现,也可依次呈现。测定差别阈限时,一般用3类反应(判断)记录时分别计作“”、“”、“”。如果被试比较时表示怀疑,则记作“?”。结果计算:上限(upper limit,Lu),下限(lower limit,Ll);不肯定间距(interval of uncertain,UI);IU=LuLl;主观相等点(point of subjective equalit
5、y,PSE),理论上PSE应与St相等,实际上二者总有一定的误差(常误,CE);上差别阈限DLu,下差别阈限DLl;PSE=(Lu+Ll)2,CE=StPSE。DL=(LuSt)+(StLl)2=(Dlu+DLl)2=(LuLl)2=IU2,时间差别阈限的实验记录,Lu=0.412(秒),Ll=0.350(秒),St=0.400(秒),DLu=0.4120.400=0.012(秒)DLl=0.4000.350=0.050(秒),PSE=(0.412+0.350)/2=0.381(秒),CE=0.4000.381=0.019(秒),DL=(0.012+0.050)/2=0.031(秒),阶梯法(
6、staircase method),又称上下法(up-down method),是根据被试的反应,及时增加或减少刺激强度,使这一程序连续进行,直至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实验次数为止。,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又称调整法(method of adjustment)、再造法(method of reproduction)、均等法(method of equation)。测定差别阈限时,因为AE与DL成正比,故用AE作为测量差别感受性的指标。注意时间误差、动作误差以及空间误差。,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的结果,恒定刺激法(constant stimulus method),又
7、称正误法(true-false method)、次数法(frequency method)。选定57个刺激,整个实验中这几个刺激不变,刺激呈现顺序随机。最大刺激的强度可觉察的概率应达95,最小刺激的强度可觉察的概率应为5。,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记录,计算阈值的方法,1.直线内插法(linear interpolation),其图示为SP作图法,X=10.57(mm),2.平均Z分法(average Z scores),其图示为SZ作图法,用算术方法也可计算出阈值:由于9mm在平均数以下1.51SD处,11mm在平均数以上0.45SD处,因此从9到11mm的距离即2mm1.510.451.9
8、6SD,则SD=1.02,M=9+1.51SD=1054mm。,刺激强度,刺激系列平均值,被知觉的比率,8,9,10,11,Z,代表与平均值的距离,PZO转换原理,3.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先确定直线方程:Y=a+bX中的a、b。其公式如下:,Z=a+bS,当Z0时,S=ab,此时,P=0.50。a=10.02,b=0.97S=10.52mm,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早期的实验让被试作3类判断:“大于”、“等与”、“小于”。由于被试作3类判断时,允许被试作“相等”的判断,如果被试很自信,则相等的判断就很少,如果被试谨慎小心,则相等的判断就很多,而相等的判断次数会影响IU的
9、大小,从而影响到DL。这样使研究结果很容易受到被试的态度的影响,于是,建议采用两类判断,只让被试作出“大于”和“小于”的判断,如果被试分不清大小,也要求被试作出一个肯定的判断。,三类反应的重量DL的计算,两类反应的重量DL的计算,75的DL,三种方法的比较,以上3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最小变化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过程都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但它会因其渐增和渐减的刺激系列而产生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因而便于与其它测定感受性的方法进行比较。在应用3类反应的实验程序时,被试的态度会对差别阈限值有较大影响。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求等值,它的实
10、验程序容易引起被试的兴趣,但对不能连续变化的刺激则不能用平均差误法来测其差别阈限。,心理量表法1,物理刺激可由物理量表来测量。但是,心理量的大小却不能用物理量表来测量。首先,这是因为刺激的物理值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心理上相应的一对一的变化。其次,有一些物理刺激本身就难以用物理量表来测量。心理量表与物理量表一样,也有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三类。,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又称等级量表,既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照某种标志加以排序。对偶比较法(method of paired comparison)是制作顺序量表的间接方法。步骤:把所有要比
11、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要求被试按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两刺激中哪一个这种特性更为明显。每一次都要轮流充当标准刺激与其他刺激进行配对比较。如果有n个刺激,则配对数目为n(n1)2。根据刺激明显程度(百分比大小)排出顺序,即可制作成一顺序量表。,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实验时,如果每对刺激同时呈现,要消除空间误差(space error);如果每对刺激是相继呈现,应消除时间误差(time error)。由于每个刺激要和n1个另外的刺激比较,故每个刺激与其他刺激比较的次数为n1,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或时间误差,需反过来重作n1次,因此在整个实验中,每个刺激与其他刺激比较的次数
12、的总数为2(n1),计算选中的比例(p)时,应把选择分数(c)除以2(n1)。同时,实验中所有的刺激与其他刺激比较的总次数为n(n1)次。各对刺激呈现的顺序可用台阶式或斜线式事先确定。,例子,斜线式,台阶式,颜色爱好的实验结果,计算时,c分数之和必须等于n(n-1),p的平均数必须为0.50。,500人10000次比较结果,每个被试进行n(n1)20次,500名被试则比较n(n-1)N=10000次。每个被试把每种颜色与其他颜色比较2(n-1)=8次,500人则比较4000次。所以,p=cN2(n-1)=c4000。p是每种颜色c分数在10000次选择中所占的百分比。依据Z可画出各种颜色的相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心理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