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临床.ppt
《微生物与临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临床.ppt(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前 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耐药水平越来越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日益突出;临床疗效降低,治疗失败;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不良反应增多,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活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重点内容,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重点内容,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对本
2、机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重点内容,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
3、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重点内容,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有条件的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机构
4、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内容,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措施.,病原微生物检查目的,1.感染性疾病的明确诊断 2.通过药敏试验帮助临床合理 使用抗生素 3.病原微生物监控和耐药性监控,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药敏试验的目的: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
5、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问题选用药物提供依据-实施个体化治疗。,细菌耐药概念,多重耐药(MDR):指细菌同时对三种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耐药,如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泛耐药(PDR):细菌对本身敏感的所有药物耐药;超级细菌:并非科学概念,一般指PDR与部分MDR,没有确切定义,以下细菌属于此列:MRSA/VRSA;VRE;MDR-PA,PDR-AB;ESBL(+)+AmpC(+)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产KPC酶、包括产NDM-1细菌),ESBLs确证试验,耐药机制筛选,我院ESBL的流行现状,产ESBL的主要病原菌是大
6、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泌尿道、腹腔及血液感染,我院大肠埃希菌2013年产ESBL率为53.5%,从而导致其对各头孢菌素耐药!另外该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性(60.3%)也进一步限制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我院MRSA的流行现状,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13年我院MRSA的检出率为58.2%,主要分布在灼伤病房、急诊观察室、呼吸ICU和骨科病房等。针对MRSA的治疗,所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均无效,有效药物是糖肽类、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等,我院CRE的流行现状,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RE)主要是肺炎克雷伯
7、菌其主要的耐药问题是产碳青霉烯酶(主要为KPC-2酶),在我院该类菌株不断增多。本年度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只有86.4%和85.5%,较往年有较大的下降,而且有4%的该类菌株为广泛耐药,使临床面临无药可治的境地。对其有效的只剩下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我院MDR-AB的流行现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我院目前医院感染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对该菌敏感性最高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也仅为56.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50%以下本年度我院广泛耐药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为11.9%,主要分布于灼伤病房、各ICU及移植等病房等。对其有效的只剩下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MRSA,万古耐
8、药VRSA,VRE,ESBLs多重耐药,泛耐药,产碳青霉烯酶可能为KPC,超级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报告,选择性药敏结果选择性报告-A组:首选,常规试验和报告-B组:首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选择使用细菌对A组抗生素耐药病人对A组抗生素过敏严重感染或多部位、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控制传染病流行-C组:备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感染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控制传染病的流行-U组:包含某些仅用于或首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1、我们想用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 没有做?可能是天然耐药可能是药物的敏感性被其他药物所预报,MRSA,万古耐药VRSA,V
9、RE,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2.为什么有的菌报告很多种药物,有的仅报告几种药物?报告的药物种类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铜绿假单胞菌报告的药物较多,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报告的药敏较少,CLSI药敏建议,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3、在药敏试验报告中MIC越小的抗菌药物效果越好吗?如何根据MIC联合用药?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是真正的MIC,哪些抗菌药物是最好的?(2),给药方案,随时间而变化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在非感染组织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随时间在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毒性效应,药代学,随时间微生
10、物杀灭或抑制药效学,Adapted from Craig WA.1998.CID.26:1-10.,PK/PD-Antimicrobial Agents药代学/药效学抗菌药物吸收分布排,泄,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4、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不是的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植(痰培养)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更加重要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5、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床治疗无效?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
11、效果,并不等同;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敏感治疗有效。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药敏试验药物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6、取的明显就是脓液标本,为何鉴定报告为无菌生长?我们做的是有氧培养,脓液可能为厌氧菌感染。可能细菌被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吞噬。,微生物室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7、一般培养不是三天出结果吗,今天第四天了怎么还没出来?一般培养经48小时后,即第三天出报告,若需分离致病菌的则第四天出报告。,微生物室
12、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8、今天的培养结果怎么与前天的不一样?取材是否规范。痰标本,有时选优势菌做,就可能导致两次不一样。,微生物培养,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处理,与细菌的培养、鉴定结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均应重视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的有关问题,并有责任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采集标本的宣传和指导。,(一)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和处理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1)申请单必须标记清楚姓名、性别、年龄、病原号、标本来源(具体写明)、检查项目(目的要明确)等,以便试验室能够合理选择培养环境和培养基。(2)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标本、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避免漏检。(3)标本采
13、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不可用消毒剂。,2、标本运送(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运送到细菌室。(2)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未送到细菌室的,可视为不合格标本。3、标本验收(1)实验室只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2)实验室对不合格标本退回必须说明原因、并及时与临床联系。,1、痰及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和处理,注意事项:痰经过口腔,所以患者应用清水漱口数次,尽量排除口腔内大量杂菌。(1)自然咳痰法:以晨痰为佳,用冷开水漱口后用力深咳出肺部的痰,吐至无菌容器中送检,痰量不得少于1ML。(2)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深入咽部,小儿因压舌板刺激引起咳嗽,喷出的肺或气管
14、分泌物粘在拭子上即可送检。(3)支气管、支气管穿刺、支气管肺泡灌洗等采集法,均由医生操作。其中气管导管法: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痰液。,2、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通常留取晨尿,尿液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并保证2小时内接种;不能及时送检和接种时,尿液应置2-6冰箱保存并于8小时内接种。(1)中段尿采集法: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别用肥皂水或1:1000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部,再用冷凉白开水冲洗,排尿时弃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10-20ML置于带盖的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2)导尿法:用导尿管留取10-20ML尿液置无菌容器中;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更换新导尿管留尿,留置导尿时,用无菌消毒法消毒导尿管外部及导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临床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