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结三篇.pdf
《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结三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结三篇.pdf(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结三篇I【篇一】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应蜀上半年我们在街道党工委、维稳办、社区党支部、居委会 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按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目标 管理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 的方针,在社区开展以争创“平安社区”“无毒社区”“无邪 教社区”为载体的活动,有效地遏制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 发生,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稳定、祥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现 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齐抓共管,共建和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上半年,我社区认真贯彻上级有关 指示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以创建“平安社区”为目标,突
2、 出固本强基,切实加大防控力度,狠抓防范长效机制建设,进 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 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 理工作。通过一系列防范措施,辖区治安形势良好。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制意识我社区居委会利用黑板报、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等方 式,开展了以“抵制邪教,倡导文明”、“珍爱生命,拒绝毒 品”活动,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使居民进一步对社会的了解, 对家庭社会关爱,为稳定社区治安秩序奠定了基础。三、依法调处,化解矛盾1、截止至今,我社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3人,社区矫正 对象1名
3、。社区结合每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建档登记,社区帮 教小组定期走访,了解两劳人员的思想动态,开展经常性的帮 教工作。2、我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及 时调解居民的纠纷,努力创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今年上半 年以来,我社区共调解矛盾2起,做好了邻里文明的和睦相处 这项工作。四、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教育工作针对社区再建设,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比较多,结合计划生 育工作,对外来人口进行了入户登记调查和并签定流动人口租 房合同,对他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治安秩序。五、抓好安全生产防火工作社区居委会协助各驻地单位,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防火工 作,充分依靠社会各种力量,
4、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保证各项 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半年的综合治理工作运行,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街道党工委、维稳 办的领导下,结合我们社区的实际,扎扎实实的开展好各项稳 定工作,不差不缺,努力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环 境。I【篇二】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相霹|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 安社区”,根据20_年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围绕提高为现实斗争服务,建设平安社区的工作目标,全面掌 握社区状况,解决治安突出问题,以开展计划生育、民主法制 建设、矛盾纠纷调处、政策宣传教育等为手段,不断推进治安 防控体系建设,切实
5、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为我县经济社会 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纳入计划。我局一直来把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平安社区工作,纳入年 度工作计划。社区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把“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走群众路线,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 作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从领导机制、工作思路、 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实践,保持了社区 治安持续稳定。二、创新管理模式。我县全面推行社区(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群众 自治组织建设,确保群众自治组织健康发展。随着县城建设、 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
6、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 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为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化表达诉求,为 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县在县 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民主 自治”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 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就社区网格化管 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夯实基础。1、建章立制。我县以社区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 县政府(每周)、社区(召集小组长)(每周)、协管员(每天)例会 制,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民情收集和公示制度,居民议事代表 制,社区对协管员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 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
7、强有力的支撑。2、摸清家底。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做 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 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20_年开始,我县社区全面开展辖 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 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 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 条件。3、组建队伍。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 社区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 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 队伍。(二)注重实效。1、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式。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网中 有格,按
8、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 条款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最终形成三级联 动管理机制。三级即(1)综合服务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2)综合服务管理网格(分片管理)。(3)院落居民自治小组(具体到院落)。要求综合服务协管员做到天天下院落,情况全掌握,门外 一把抓,回来再分家。2、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即确定综合服务管理员, 定责即明确,细化的社区工作职责,定岗即明确综合服务协管 员所在的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等7个岗位和 应负的职责。一包即包片,由综合服务协管员负责自己所在责 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3、创新社区调解机制,
9、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上下调节: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站、片、 院”三级联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 在院落中。(2)是“分流”调解,协管员在院落调解一社区调解一县 调解中心。(3)是联动调解,法院、法律工作者、社区民警明确专人, 积极参与调解,形成社区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联动调解新格 局。通过网格化服务,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个性化服务 活动,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引导群众更理性化地表达诉 求,进一步深化居民自治,培养群众主人翁意识,在社区干部 和协管员的努力下,做到邻里友爱、邻里守望、邻里互助,达 到邻里和睦,最终实现大和谐目标。【篇三】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矗
10、|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 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义市委立足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 提出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的 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基层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X实践”。去年以来,X区深入贯彻落 实市委部署要求,立足区情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 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初步探索出一 条“把支部建在小区上、三治融在楼院里、服务送到家门 口”的X特色小区治理之路。一、坚持统筹谋划,完善小区治理的制度体系城乡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的效果和 水平事关基层的和谐稳定。义是传统的老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基层 社会 治理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