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物学第二章微生物资源多样性与微生物新药发现.ppt
《微生物药物学第二章微生物资源多样性与微生物新药发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药物学第二章微生物资源多样性与微生物新药发现.ppt(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微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与微生物新药的发现,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固有特性:,一,特异性的微生物产生菌二,生理活性的多样性三,独特的化学结构,一,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来源的多样性,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体都能够产生像抗生素以及相似天然产物的那样的次级代谢产物。放线菌、粘细菌、藻青菌,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理活性多样性,生理活性物质: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病毒、其它药理活性物质 交互作用:拮抗、协同、调节、介导或其它任何生物学、生理学活性,三,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的多样性,到目前为止,90%以上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已知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已经得以阐明;大约有40%左右的活性物质已经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
2、得到最为常见的结构:环肽/环肽内酯、大环内酯/内酰胺系统以及depsip肽骨架,第一节 稀有放线菌是产生微生物新药的重 要源泉第二节 黏细菌是一类值得关注的微生物新 资源第三节 从植物内生菌中筛选微生物新药第四节 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微生物新药,第一节 稀有放线菌是产生微生物新药的重要源泉,所谓的稀有放线菌(rare actinomycetes)即为除链霉菌属外的其它属的放线菌。,稀有放线菌是产生微生物新药的重要源泉,到1974年止,放线菌来源的抗生素几乎都是由链霉菌属产生的(约占2000种抗生素中的95%)。但在随后6年的报导中,由放线菌产生的仅占25%。事实证明,稀有放线菌是发现新抗生素的极
3、好来源,且它们产生各种不同抗生素的能力不亚于链霉菌属。同样,细菌和霉菌也仍是产生新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源泉,特别是近年来从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新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数目正在不断增加。,小单孢菌能产生独特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能产生独特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从小单孢菌中发现了引人注目的结构新颖的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calicheamicin1(结构如图所示),由棘孢小单孢菌.echinosporaspcalichensis所产生,与肿瘤细胞作用时,分子中烯二炔部分起“分子核弹头”作用,三巯基部分起“扳机”作用,寡糖部分起“识别”作用,能选择性地结合并切除双链中的特定片段,如、和。,Calich
4、eamicin1的化学结构,小单孢菌能产生独特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碳黑小单孢菌.carbonacea产生强效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寡糖类抗生素ziracin(如下图所示)。它对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耐药菌作用很强。对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MIC为0.0320.125 g/L,对青霉素耐药菌的MIC为0.1258g/L,对万古霉素敏感和耐药菌的MIC为0.452g/L。ED50为2.5 g/kg。静注剂量1/kg的血浓度为10/L。虽已进入期临床试验,但没有获得FDA批准。除产生抗生素外,小单孢菌还产生许多非抗生素的生物活性物质。,Ziracin的化学结构,游动放线
5、菌(Actinoplane sp.)ATCC 3076产生的抗细菌抗生素雷莫拉宁。,黏细菌:一类值得关注的微生物新资源,Epothilons是由粘细菌纤维束菌(Sorangium cellosum)产生的新型细胞毒化合物。它是一种新的16元环多酮大环内酯,含有一个噻唑基和环上的一个环氧结构(结构如图所示)。该菌产生和两种主要组分、四种次要组分以及36种极微量成分。,Epothilons的化学结构,从植物内生菌中筛选微生物新药,要利用植物内生菌这一资源丰富的宝库,首先要将内生菌从植物中有效地分离出来,然后应用分离色谱层析等生物分析方法从内生菌培养物滤液中分离并鉴定出令人感兴趣的生物活性物质,如:
6、紫杉醇、cryptocin、oocyclin、isopestacin、pseudomycin和ambuic acid等。我们主要阐述了植物内生菌分离的一般规则和其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最新研究,以期大家对植物内生菌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天然药物的筛选已成为现今的一个研究热点,植物是天然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生活在植物组织中的植物内生菌,由于其与植物的关系密切,同时其产生的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从中发现新的有意义的化合物的潜力相当大,其作为新的治疗药物或前体药物的潜在来源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一、历史概况,1898年 Vogl从黑麦草的种子中首次分离出第一株内生真菌。但在
7、此后的70年间,内生菌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70年代,Bacon等人发现高羊茅中的内生真菌和毒素的产生有关,从此以后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二、植物内生菌,1833年 人们发现从小麦叶片中可长一种性质不明的锈状物,将它形象地称为“Outgrouws”1866年 Barry将内生菌定义为生活在植物组织内的微生物,用以区分那些生活在植物表面的表生菌,按此定义植物的致病菌、菌根菌也归属于内生菌的概念范畴1988年 Clay将内生菌定义为在植物体内完成其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但又不引起任何病症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突出强调了内生菌和植物的互惠共生关系,这一概念范畴内不包括植物致
8、病菌和菌根菌。,目前较常用的宽泛实用性概念:,植物内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和细菌,被感染的宿主植物(至少是暂时)不表现出外在病症,可通过组织学方法或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或从植物组织内直接扩增出微生物DNA的方法来证明其内生。即我们可以把植物内生菌理解为植物组织内的正常菌群,它们不仅包括了互惠共利的和中性的内共生微生物,也包括了那些潜伏的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三、植物内生菌的生物多样性,宿主植物种类多样性内生菌自身种类多样性内生菌在植物组织中分布多样性,内生菌普遍存在于目前已研究过的各种陆生及水生植物中。目前全世界至少已在8
9、0个属290多种禾本科植物中发现有内生真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内生菌在一些重要的经济林木如针叶类的各种冷杉、云衫、红杉、紫杉、松柏等以及阔叶的桉树、栎树、桦树、桤木等植物树皮、枝叶中相继被发现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进而在多种灌木、草本植物以及栽培作物、果树甚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也发现了内生菌。,对于一种植物而言,从中可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和细菌通常为数种至数十种,有的甚至多达数百种。在热带雨林植物中,内生菌的多样性更为突出。例如:Anorld等人最近分析了巴拿马中部雨林中两种植物叶子中的内生菌,结果发现分离自83片健康叶子上的内生菌可多达418个形态学种,主要内生真菌,子囊孢子类:核菌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药物学 第二 资源 多样性 新药 发现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