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学.ppt
《微生物遗传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遗传学.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细菌和蓝绿藻属于原核生物:一个线条状或环状染色体(单倍体结构);无典型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传递和重组方式与真核生物不同。,病毒:比细菌更简单;在寄主细胞内以集团形式产生;属于只有一条染色体的单倍体。,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1.大小:细胞较小、长约1.2um、宽约0.5um;,2.结构:鞭毛、细胞壁、质膜、间体、核质体、核糖体,3.遗传物质:单个主染色体、一个或多个小染色体(质粒),一、细菌:,研究细菌遗传的方法:主要是对细菌菌落形态的遗传研究(如图,霉菌菌落),原则上说,培养皿中每个细菌长成的菌落应具有共同的遗传组成,但是由于偶然发生的突变:形态性
2、状的突变,生理特性的突变或抗性的突变,而使这些突变后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与其他的菌落有所不同。,菌落形态性状的突变包括:菌落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如图,菌落形态性状),4.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夜)能裂殖到107个子细胞 成为肉眼可见的菌落或克隆(Clone)。,5.生理特性突变:,.营养缺陷型:,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原养型:野生菌株则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 测知突变的特性。,.抗性突变型:,如抗药性或抗感染性。,例如:青霉素(penr,r代表resistance)抗性突变的菌落。,测定突变的方法影印法:,培养基中加有青霉素
3、,抗青霉素的菌生长,没有细胞结构,是单倍体,只有一条染色体。,病毒 蛋白质外壳+包被在内的核酸。,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T4 噬菌体爱滋病病毒RNA DNA DANRNA,病毒分类:寄主:动物、植物、细菌;遗传物质:DNA 或RNA。,二、病毒:,病毒中没有合成蛋白质外壳所必须的核糖体。所以,病毒必须感染活细胞,改变和利用活细胞的代谢合成机器,才能合成新的病毒后代。,感染细菌的病毒又叫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目前了解比较清楚的病毒。,噬菌体对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常见几个主要噬菌体的特性质见表71。,1世代周期短:,大肠杆菌(E.Coli)20分钟可繁殖一代。,2
4、便于管理和生化分析:,个体小,一般在1u至几u之间,因一支试管可以储存数以百万计的细菌和病毒,操作管理方便。,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3便于研究基因突变:,裸露的DNA分子(有的病毒为RNA分子),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单倍体生物,不存在显性掩盖隐性问题,突变均能表现出来。,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影印培养,易检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利于从生化角度来研究基因的作用。,5便于基因重组研究:,细菌具有转化、转导和接合作用,利用这些特性可以进行精密的遗传学分析。,6.便于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简单,基因定位、结构分析及其分离易于进行,基因的表达调控也
5、适于用生理生化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7.便于进行遗传操作:,染色体结构简单,没有组蛋白和其它蛋白的结合,更宜于进行遗传工程的操作。,第二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1.结构简单:,蛋白质外壳、核酸、某些碳水化合物、脂肪等。,2.多样性的原因:,外壳的蛋白质种类、染色体类型和结构的不同。,3.两大类(据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菌内的特点):,烈性噬菌体:能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例:T噬菌体系列(T1-T7);,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后,不使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具容源性的P1和噬菌体。,一、噬菌体的结构:,、烈性噬菌体:,1.结构大同小异,外貌一般呈蝌蚪状:,2T偶列噬菌体的侵染过程(如T4噬菌
6、体):,尾丝固定大肠杆菌,遗传物质注入 破坏寄主细胞原有的遗传物质 合成大量的噬菌体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组装成许多新的子噬菌体 溶菌酶裂解细菌 释放出数百个噬菌体。,T4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温和性噬菌体:,例如和P1噬菌体和P1各代表一种略有不同的溶源性类型。,.噬菌体:,噬菌体侵入后,细菌不裂解 附在E.coli染色体上的gal和bio位点间的att座位上 通过交换整合到细菌染色体,并能阻止其它噬菌体的超数感染。,1.溶源性的生活周期:,.P1噬菌体:,它并不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而是独立地存在于细胞质内。,只有少数基因活动,表达出阻碍物关闭其它基因。,原噬菌体经诱导可转变为烈性噬菌体
7、裂解途径。,原噬菌体: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中的噬菌体。,2.P1和噬菌体的特性:,P1和各代表不同的溶原性类型:,溶源性细菌分裂 两个子细胞:,共同特点:核酸既不大量复制,也不大量转录和翻译。,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一、转化(transformation):,概念:指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加入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细菌中的大部分的转化工作是用下面三种细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枯草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转化主要分为二个步骤进行:,(一)供体DNA与受体细胞间的接触与互作,转化的第一步是使转化DNA与受体细菌间的成功地相互作用,这包括:转化片段的大小
8、、形态、浓度和受体细胞的生理状态。,.转化片断的大小:,.供体DNA分子存在的数目:,对特定基因来说,供体DNA分子数目与成功转化有关。,链霉素抗性基因转化:在每个细胞含有10个DNA分子之前,抗性转化体数目一直与DNA分子存在数目成正比。,原因:在细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上有固定数量的DNA接受座位,故一般细菌摄取的DNA分子数小于10个。,受体的生理状态:,受体细胞必须在生理上处于感受态。这种感受态只能发生在细菌生长周期的某一时间范围内,在感受态内,活跃合成的蛋白质的细菌细胞壁多少发生改变而易于接受转化DNA。,、转化DNA的摄取和整合过程:,细菌中的转化,包括供体DNA的结合与穿入,联会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遗传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