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Access查询.ppt
《数据库Access查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Access查询.ppt(10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查询,第一节 认识查询第二节 创建选择查询第三节 创建交叉表查询第四节 创建参数查询第五节 创建操作查询第六节 创建SQL查询,第一节 认识查询,一、什么是查询二、查询的功能三、查询的分类四、查询的视图,返回,一、查询的定义,查询是能够将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表中符合要求的数据挑选出来,并对挑选的结果按照某种规则进行运算的对象,返回,二、查询的功能,选择字段;选择记录;数据集中;实现计算;编辑记录;建立新表;7作为其它数据库对象的数据源,返回,三、查询的分类,选择查询:根据某规则选取表中数据,并对选取的数据进行简单计算。交叉表查询:对表中数据进行分类并显示分类后某数据的明细值。操作查询:自动
2、执行对表中数据进行某个特定功能的操作。参数查询:在执行时临时指定查询条件。SQL查询:通过直接输入SQL语句创建的查询,返回,四、查询视图,显示查询的不同内容的窗口。设计视图:用于设计(创建和编辑)查询。数据表视图:以表的形式显示查询执行的结果。SQL视图:用于查看或编辑查询时所用到的SQL语句,返回,第二节 创建选择查询,无条件选择查询有条件选择查询查询准则计算型选择查询,返回,.无条件选择查询,将表中某些字段的内容挑选出来。若查询字段只来源于一个表,则属于典型的投影运算,否则就是联接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创建方法:(1)查询向导(2)设计视图,返回,(1)查询向导,例1:查询学生年龄,要求只
3、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年龄,查询名 L01。启动简单查询向导:新建简单查询向导(或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查询);指定数据源(学生表)及字段(学生编号、姓名、年龄);指定查询标题(L01)。举例:例2:查询学生的选课成绩,要求只显示学生编号、姓名、所选课程名和成绩,查询名L02。注意:若查询数据源为多个表,则多个表之间必须已建立关系。,返回,(2)设计视图,例3:查询学生年龄,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年龄,年龄升序 排序,查询名L03。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新建设计视图(或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显示表中选择数据源;字段行指定查询字段(三种方法:拖动,双击,选择),排序行指定排序方式;保存并指定查询名称。举
4、例:例4:查询学生选课情况,显示学生编号、姓名、所选课程编号、课程名、课程类别和学分,查询名L04。注意:字段列表中的“”表示所有字段,返回,有条件选择查询,将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的某些字段挑选出来。只能用设计视图创建,需设置查询条件。查询条件在“条件”和“或”行中设置。,返回,有条件选择查询,举例:例5:查询女学生年龄信息,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年龄,年龄降序排序,查询名L05。注意:“显示”行作用指定所选字段是否在查询结果中显示。例6:查询选修“ACCESS”并及格的学生成绩信息,显示学生编号、姓名和成绩,成绩升序排序,查询名L06例7:查询18和23岁的学生信息,查询名L07。注:多个条件是
5、逻辑“与”的关系时只在“条件”行设置,是“或”的关系时分别在“条件”和“或”两行设置。,返回,查询条件,用来从表中选取所需记录的限制条件,又称查询条件,一般是一个表达式,称为条件表达式。条件表达式是一个由运算符、数据和函数组合而成且能够计算出一个结果的式子。)数据的表示)Access运算符)Access内部函数,返回,)数据的表示,(1)数字型:直接表示。例:28、-3.287(2)文本值:用双引号()或单引号()括起。例:陈江川、男(3)日期型:用#括起来。例:#2006-10-25#例如:查询2008年9月1日入校的学生信息。(4)是否型:真为True/On/Yes,假为False/Off
6、/No。例如:查询学生表里团员的信息。(5)空值:is Null 非空值:is Not Null例如:查询无职称的教师信息。(6)对象名和字段名:用方括号()括起,且对象名与字段名用感叹号(!)分隔。例:年龄、学生!姓名,返回,)Access运算符,运算符是表达式的灵魂,系统主要提供了以下几类运算符:(1)算术运算符(2)文本运算符(连接运算符)(3)比较运算符(关系运算符)(4)逻辑运算符(5)特殊运算符,返回,3)运算符优先级,(1)算术运算符,+、-加减 Mod mod(10,3)=1 mod(4,2)=0 整除*、/乘除-(取负)23=8 幂指数,返回,练习,【1】计算表达式3*33/
7、3的结果 结果:9【2】计算5+2*10 Mod 10 9/3+2 2的结果 结果:11,(2)文本运算符,即字符串运算符,将两个字符串连接成一个字符串又称字符串连接运算符,共有两个:+、&。+要求两个运算量必须是文本型&会将非文本型运算量转换为文本型。例:“计算机”+“原理”结果:“计算机原理”“年龄:”&23 结果:“年龄:23”,返回,示例,练习,(1)“计算机”+“原理”结果:“计算机原理”(2)“年龄:”&23 结果:“年龄:23”,(3)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是判断两个数据间的某种关系是否成立,又称关系运算符。、=、(不等于)关系表达式结果为是否型(逻辑型)。例8:查询1990年参
8、加工作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08例9:查询年龄不是18岁的学生信息,查询名为L09,返回,(4)逻辑运算符,运算量为是否型,常用的逻辑运算符:and(与)两侧都为真,结果为真 23 or 24 not(非)逻辑取反 逻辑表达式运算结果为是否型(逻辑型)。例9:查询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09。例10:查询不是2008年入校的男学生信息,查询名L10。,范围匹配:between and 例:between 20 and 30between#2007-1-1#and#2007-1-31#例11:查询20至22岁女学生信息列表匹配:in(数据列表)in(18,20,21,25)in
9、(“教授”,”副教授”,“讲师”)例12:查询18、20、21和23岁的非团员信息,查询名L12,返回,(5)特殊运算符,模式匹配:like 模式字符串例:like“王*”like“*授”*多个字符,?一个字符例13:查询姓张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3。例14:查询姓名中包含“小”字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4,返回,函数是事先设计的一个程序,其功能是对数据进行某种处理,并返回处理的结果。其引用格式:函数名(参数列表)参数是处理的数据常用的系统内部函数有以下几类:(1)数值函数(2)字符函数(3)日期时间函数,返回,)Access内部函数,(1)数值函数,绝对值:Abs(数值)平方根:Sqr(数值)
10、符号:Sgn(数值)正数返回1,返回0,负数返回-1取整:Int(数值),返回,(2)字符函数,左子串截取:Left(字符串,数值)letf(“计算机班级”,3)结果:计算机例15:查询200803班学生信息,查询名L15。右子串截取:Right(字符串,数值)Right(“计算机班级”,2)结果:班级例16:查询姓名的末尾是“明”字教师信息,查询名L16。right(教师!名字,1)=“明”,返回,(2)字符函数,子串截取:Mid(字符串,数值1,数值)Mid(“能做吗?”,1,2)例17:查询姓名的第二个字是“小”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7。Mid(教师!名字,2,1)=“小”求字符串长度:
11、Len(字符串)例18:查询姓名只有两个字的教师信息,查询名L18。Len(教师!名字)=2,返回,第三节 创建交叉表查询,交叉表的功能 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然后在数据表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各种计算值。创建时,需指定三种字段:行标题字段(左侧)列标题字段(上部)总计项字段(行列交叉处),返回,(1)交叉查询,返回,(1)交叉查询,创建方法 1.使用向导创建(注意:该方法只能创建单数据源的交叉表查询。)2.使用设计视图创建,返回,(1)交叉查询,数据库(进销存)例1.查询“sell”表中每一种商品每个季度的销量数据库(教学管理)
12、练习:统计不同年龄男女学生人数的交叉表查询,查询名L38。,返回,(1)交叉查询,返回,练习:统计各个班级选修各门课程的人数,查询名L39。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可以是计算字段。,第四节 创建参数查询,运行时临时指定查询条件的查询。该查询运行时将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输入查询参数(条件)。用 条件提示信息 替代查询条件,返回,(1)参数查询,例41:按性别查询学生基本信息,运行查询时提示“请输入性别:”,要求显示姓名,性别,年龄和入校日期,查询名L41。例42:按班级和课程名称查询学生成绩信息,提示“请输入班级:”和“请输入课程名称:”,显示姓名和成绩,查询名L42。注意:条件提示信息也可以是
13、多个。,返回,第五节 创建操作查询,可以自动完成对表中的数据执行一个特定操作的查询。根据所执行操作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返回,生成表查询,将查询结果生成一个新表。查询类型设置为生成表查询,指定新表名称及保存位置。,返回,生成表查询,例43:创建一个生成表查询,新表名称为“90分以上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和成绩字段,查询名为“L43”例44:根据教师表生成tOffice表(系别,联系电话),查询名分别为L44。,返回,删除查询,自动删除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1)设计视图,添加数据源;(2)设置查询类型为删除查询;(3)字段行添加构成删除准
14、则的字段,并指定其“删除”行值为“Where”;(4)设置删除准则;(5)保存。,返回,更新查询,返回,根据某种规则自动对表中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更新。(1)设计视图,添加数据源;(2)设置查询类型为更新查询;(3)添加需要更新的字段,并在更新到行指定更新值;(4)添加更新准则字段,并在“准则”行设置其更新准则;(5)保存。,更新查询,返回,例47:创建一个将所有学生年龄增加一岁的查询,查询名L47。例48:创建一个将所有教师的联系电话前加“8”的查询,查询名L48。例49:创建一个将200804班改为200802班的查询,查询名为L49。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可以是计算字段。,删除查询,返回
15、,例45:创建一个删除经济系讲师信息的查询,查询名L45。例46:创建一个删除200804班不是团员的女学生信息的查询,查询名L46。,追加查询,返回,将查询结果添加到另一表尾部。(1)设计视图,添加数据源;(2)添加查询(所要追加的)字段;(3)设置查询条件(所追加记录的条件)(4)设置查询类型为追加查询,并指定追加到的表;(5)保存。,追加查询,返回,例50:创建将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入校日期)备份到t2表的查询,查询名L50。例51:创建将选数据结构课程并及格的学生信息备份到t1表(学生编号、姓、名、性别)的查询,查询名L51。注意:所要追加的字段可以来源于多个表或
16、是计算字段,但必须是目标表中已经存在的字段。,(2)交叉查询,返回,例39:统计各个班级选修各门课程的人数,查询名L39。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字段可以是计算字段。,计算型选择查询,能够将挑选出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统计和计算的查询。(1)总计查询(2)分组总计查询(3)添加计算字段,返回,(1)总计查询,对表中符合条件的某些字段的值进行计算与统计 总计项类型:总 计平均值最大值 最小值计 数分组表达式条件第一条记录最后一条记录例23:统计学生人数和平均年龄,查询名L23。,返回,(1)总计查询,例23:统计学生人数和平均年龄,查询名L23。重新指定字段标题方法:新标题:原标题,返回,(1)总计
17、查询,例24:统计女学生人数、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和平均年龄,查询名L24。注意:只用于构成查询条件的字段,其总计方式为条件。,返回,(2)分组总计查询,根据表中某些字段的值对表中记录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分组字段的“总计”方式设置成“分组”。例25:分别统计男女学生人数,查询名L25。例26:统计选修各门课程的人数和平均成绩,查询名L26。,返回,(2)分组总计查询,例26(拓展):统计选修各门课程的男女学生的人数和平均成绩,查询名L26。注:分组字段可以多个,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定优先级,先按第一分组字段分组,第一分组字段值相同的记录再按第二分组字段分组,依次类推。,返回,(2)分组总计查询,例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库 Access 查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