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总结.ppt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总结.ppt(1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 热力学回顾,1.熵的统计解释:判断一个过程是否自动进行的科学方法及重要性热力学几率,为什么熵能成为一切过程是否自动进行的判据2.吉布斯自由焓和化学势:吉布斯自由焓 G=H-TS,化学势,平衡的条件:过程自动进行:,3.吉布斯相律的推导相律:解决相数目、组分数和自由度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定律,f=cp2,f 自由度数,c 独立组分数,p 相数,2 温度和压力外界因素相:在系统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同而且完全均匀的一部分称为相。组分、组分数c自由度、自由度数f,第二章 相平衡与相图,1.相图概念及其作用:判断一个过程的方向和限度。2.一元系统相图:相图中点、线、区的含义,同质多晶现象,相律在一元
2、系统相图中的体现,SiO2系统相图,ZrO2系统相图,SiO2系统相图:在常压和有矿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固态有7种晶型,此外有一种液相,一种气相。,3.二元系统相图:相图组成表示法、杠杆规则和相律;相图中点、线、面含义;析晶路程;杠杆规则;相图的作用。不生成化合物,具有一个低共熔点的二元相图;具有一个同成分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统相图;具有异成分熔融化合物的二元体系相图;生成连续固溶体的二元相图;生成有限固溶体的二元体系相图;化合物和组分生成有限固溶体的二元相图;具有多晶转变组分的二元系统相图;在固相中有化合物生成,在高温下又分解的二元系统相图;在液相状态出现不互溶的二元相图,2023/3/27,6
3、,(1)具有低共熔点的最简单型,2023/3/27,7,(2)具有一致熔化合物,2023/3/27,8,(3)具有不一致熔化合物,2023/3/27,9,(4)生成连续固溶体,2023/3/27,10,(5)生成有限固溶体,2023/3/27,11,(6)具有转熔点的有限固溶体,2023/3/27,12,(7)高温互溶低温分相固溶体,2023/3/27,13,(8)化合物与组份形成固溶体,2023/3/27,14,(9)多晶变体间形成固溶体,2023/3/27,15,(10)具有多晶转变组分,2023/3/27,16,(11)固相中有化合物生成与分解,2023/3/27,17,(12)液相分层
4、,析晶过程,液相路程:,M,Lf=2,i,L f=1,P(f=0,L+,直至消失,转熔结束,Lf=1,u(液相干涸,结晶结束),固相路程:,j,K,W,v,z,XM,其中:,:,y,D,:,z,G,+,+,最终固相组成:,3.三元系统相图:相图组成表示法、杠杆规则和相律;相图中点、线、面含义;析晶路程;杠杆规则;相图的作用。,二、在固相中完全不互溶的三元相图基本类型(一)具有一个低共熔点不生成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相图分析,它是一个正三棱柱,三个侧面代表了三个具有低共熔点的简单二元相图。一个二元混合物,当加入第三种物质后熔点还要继续降低。因此从三个纯组分的熔点及相应的二元液相线出发,形成了向下倾
5、斜的三个液相面。这三个液相面相汇的一点E为三元低共熔点。这点的温度比三个二元低共熔点的温度都低。,析晶过程分析1)分析内容:液相过程,固相过程,固/液比例,固/固比例等。2)析晶过程以图1-2-101中n点为例。液相路程:,固相路程:,M,G,K,P,用投影图分析:,液相路程:,固相路程:,先作辅助线:作组成点P与初晶区纯组分A的连线;作组成点P与结晶结束点(E)的连线。,A,A,K,P,P,f=2L A,Q,f=1L A+C,E,f=0L A+B+C 直至干涸,各相相对含量的计算方法:杠杆定律作用:可以确定结晶过程中每时刻,成平衡的液相/固相和固相组成以及系统中各相的含量。n组成,液相路到达
6、J时:,在固相量中A与B的比例为:,(二)生成一个同成分熔融的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相图构成:生成一个稳定的三元化合物S,连接AS、CS、BS形成三个可看成最简单三元相图的副三角形。m1、m2、m3为鞍心点;E1、E2、E3 为低共熔点。,(三)生成一个同成分熔融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相图构成1)面:侧面由二个低共熔简单二元相图和一个具有一致熔化合物二元相图组成。2)线:除界线外,还有连结线 CD和相区分界线E1 E2 3)点:两个低共熔点E1、E2;一个鞍心点t(连结线CD 与相区分界线E1 E2 的交 点)。从图可见这类相图相当于由两个最简单三元相图构成。,2.连结线规则(范一雷恩规则)
7、在三元系统中两个晶相初晶区相交的界线(或其延长线)如果和这两个晶相的组成点的连结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则交点为界线上温度的最高点。所谓“相应的连线”是指界线上液相平衡的二晶相组成点的连结线。温度走向是背离交点。,3.析晶过程要求:(1)确定温度的变化方向;(2)各界线的性质;(3)会划分各分三元系统;(4)分析不同组成点的析晶路程,析晶终点和析晶终产物;(5)在E1E2界线上m点是温度最高点。(连线规则),相图分析步骤:判断化合物性质;划分副三角形;判断第一结晶相;判断结晶终点及最终产物(三角形规则);确定在E1E2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连结线规则);判断无变点性质(重心规则);判断界线性质(切
8、线规则);作辅助线;析晶路程。,E点:低共熔,LB+D+C;,P:单转熔(双升点),L+AD+C;,PE:共熔线:LD+C;,pP2:转熔线,L+AD;,相图分析,化合物性质:异成份熔融二元化合物;,第1结晶相:A,结晶终点:E点,最终结晶产物:B+D+C,界线上温度降方向:,作辅助线AN,EH,PQ,析晶过程:液相路程:固相路程:,经过P点的情况:刚到达P点时,固相组成在Q,P点转熔过程:L+AC+D直至A消失,转熔结束。此时固相组成到达G点:,A,A,Q,G,H,M,M,N,f=2L A,P,f=1L+A D,f=0L+A D+CA先消失,E,f=1L C+D,f=0L D+B+C 直至干
9、涸,2)分析图1-2-114中l点的析晶过程 分析步骤与前同。此点的位置和图l-2-113中M点的位置虽都是在A的初晶区,DBC的副三角形中,但析晶过程却有差别。现在把1点的析晶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液相路程:,固相路程:,A,A,D,D,K,1,1,2,f=2L A,3,f=1L+A D,4,f=2L D,E,f=1L C+D,f=0L D+C+B直至干涸,1点与M点析晶过程的区别:l点的液相路程未经过转熔点P;这是由于液相路程到达3点时,A晶相已转熔完毕,液相路线直接穿过D的相区到达4点。仔细观察后,发现M点在PD连线之上,1点则在PD连线之下。只要是原始配料点落在DPp的范围内,其析晶过程中
10、液相路程都会发生穿相区的现象。,(五)生成一个异成分熔融的三元化合物相图 1)具有二个交叉位置转熔点情况,P1 P2:转熔线:L+AS;,相图分析E点:低共熔,LB+C+S;,几个典型的析晶过程:(1)分析图l-2-116中1点之析晶过程,P1:单转熔(双升点),L+AB+S;,P2:单转熔(双升点),L+AC+S;,P1 E:共熔线:LB+S;,P2E:共熔线,LS+C;,结晶终点:E;作辅助线:A2,S4,EK,A,A,S,S,K,1,L A,L+A S,L S,f=0L S+C+B直至干涸,1,2,3,4,E,L S+C,液相路程:,固相路程:,E:低共熔点,LB+C+S,(2)分析图l
11、-2-117中n点的析晶过程,相图分析:,P1:单转熔点(双升点)L+AB+S,P2:单转熔点(双升点)L+AC+S,P2E:共熔线,LS+C,P1 E:共熔线,LS+B,P1 P2:转熔线,L+AS。,n点位于副三角形BCS中,所以结晶将在E点结束。过n点作辅助线Am,ED,P1K。,A,A,K,G,D,n,n,m,L A,P1,L A+B,f=0L+A S+BA先消失,E,L B+S,f=0L B+S+C直至干涸,液相路程:,固相路程:,P:双转熔点(双降点)L+A+BS,P1 P:转熔线,L+AS。,2)具有一个共轭位置转熔点的情况,(1)分析图l-2-ll9中m点的析晶过程,相图分析:
12、,E:低共熔点,LB+C+S,PE:共熔线,LB+S;,Pe1:共熔线,LA+B,液相路程:固相路程:,A,A,J,H,x,m,m,L A,Q,P,f=0L+A+B SA先消失,L A+B,E,L B+S,f=0L S+B+C直至干涸,m点位于副三角形BCS中,所以结晶将在E点结束。过m点作辅助线Am,Ex,PJ。,Pe1:共熔线,LA+B,P1 E:共熔线,LS+C P P1:上部共熔线:L A+S 下部为转熔线:L+A S,(2)分析图1-2-120中m点的析晶过程,相图分析:,E:低共熔点,LB+C+S,P:双转熔点(双降点)L+A+BS,PE:共熔线,LB+S;,m点位于副三角形BCS
13、中,所以结晶将在E点结束。过m点作辅助线AQ,Ex,PJ,SG。析晶路程:,A,A,J,H,S,S,x,m,m,Q,L A,P,L A+B,f=0L+A+B SB先消失,N,L+A S,G,L S,E,L C+S,f=0L S+B+C直至干涸,(六)具有一个低温下存在,高温下分解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 1.相图构成:该相图中化合物S的组成点在三角形边上,而其初晶区进入到相图内部,不与任何边缘接触。在这样一个相图中,只能划出两个副三角形,对应的是P和E点。即有三个无变点,却只有二个副三角形。,R无对应的三角形,点对应的只是一条直线,说明R点有其特殊性。从温度下降方向看R点是双降点形式,但找不出共
14、轭位置的情况,我们把这种点称为双降点形式的过渡点。R点有二个特点:第一,在该点进行的是双转熔过程;第二,因为没有对应的副三角形,因此没有一个配料点能在该点结束。2.相图分析P点:单转熔点(双升点),L+AC+SE点:低共熔点(三升点),LB+C+SR点:双降点,但找不出共轭位置,称为双降点形式的过渡点,L+A+BSPR界线:转熔线,L+AS;PE界线:共熔线,LC+S;ER界线:共熔线,LB+S,析晶过程:以图1-2-121中n点为例,n点位于副三角形BCS中,液相终止点在E点。过n点作辅助线,AK,EG,RD。液相路程:,固相路程:,A,A,D,D,G,n,n,K,L A,R,L A+B,f
15、=0(L)+A+B SA先消失,E,f=0L S+B+C直至干涸,L B+S,组成:液相刚到R点时,固相组成点在D点,而固相(S)组成中:即:,转熔结束时,固相组成点仍在D点,实际上液相并未减少,所变化的仅仅是A和B的化合物。,(七)具有在高温下存在,低温下分解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相图构成:该相图中化合物S的组成点在三角形边上,并在其初晶区内,类似于形成了一个一致熔二元化合物。还有以下特点:,第一,无变量点Q对应的三个组成A、s、B在一条直线上,因此Q没有对应的副三角形。第二,SC这条连线实际上无意义。因为ASC和BSC都没有对应的无变量点,不管配料点落在哪个三角形内,最后的结晶终结点都
16、在E点。在这种相图中Q点是双升点形式的过渡点。,2.相图分析E点:低共熔点(三升点),LB+C+SQ点:双升点形式的过渡点,L+SA+BEQ界线:共熔线,LA+S;HQ界线:共熔线,LA+S;NQ界线:共熔线,LB+S过m点作辅助线Bn,EG,QK。液相路程:,固相路程:,B,B,K,K,G,m,m,n,L B,L B+S,Q,f=0(L)+S A+B直至S 消失,L A+B,E,f=0L A+B+C直至干涸,(九)小结(1)相图分析基本步骤,判断化合物性质;,划分副三角形;,判断第一结晶相;,判断结晶终点及最终产物;,确定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判断无变点性质;,判断界线性质;,作辅助线;,析
17、晶路程。(液相路程,固相路程),(2)四个规则,冷却,杠杆规则:为了计算各种情况下各相对含量。,连结线规则:判断界线上温度下降方向。,切线规则:判断界线性质的。,划分副三角形规则:每个副三角形都应对应有一个无变量点。正确划分以后,才能根据配料点的位置判断析晶过程之终结点。不过,这个规则对过渡点是失效的。,(3)五种无变量点,共熔点(三升点):共熔点是重心位置。,L V1+V2+V3,冷却,转熔点:转熔点必是交叉位置,又可称双升点。,L+V1 V2+V3,冷却,冷却,冷却,冷却,冷却,冷却,双转熔点:双转熔点必是共轭位置,又可称双降点。,L+V1+V2 V3,双降点形式的过渡点:这种点必是共轭位
18、置的极限位置。,(L)+V1+V2 V3,双升点形式的过渡点:这种点必是交叉位置的极限位置。,(L)+V1 V2+V3,(4)二种界线,共熔线:,L V1+V2,转熔线:,L+V1 V2;,L+V1 V2,第三章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势函数,1.化学平衡的概念:一个化学反应的正反应与逆反应速度相等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数量就不再随着时间而改变,即为化学平衡。2.多相反应的概念:同时有气相、固相或液相参加的反应称为多相反应。3.化学平衡的条件4.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50,化学平衡的条件从物理化学基础可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动过程:平衡的条件:,51,5.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与G(一)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9、 前面讨论的都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情况,实际上许多反应都没有达到平衡。当化学反应是在任意指定条件下进行,这时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G=-RTlnK+RTlnJ(1-3-7)式中:K平衡常数;J反应物和产物在任意选定时分压的比值或压力商。判断:JK,则GO,反应可以自动进行(自左向右)。JK,则G0,反应不能自动自左向右进行。由于J是任意选定的已知值,只要知道K值,判断就可进行。,52,(二)G 的求算方法与作用1.标准自由焓G 若反应物和产物分压都分别等于101.3kPa,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的自由焓变化,就叫该反应的标准自由焓变
20、,用G表示。显然在上述条件下J=1,lnJ=OG=G=-RTlnK为了求得K,首先应寻找有效的方法求出G。2.利用标准生成自由焓计算G 自由焓是状态函数,可用状态函数法来进行计算:,式中 表示标准生成自由焓。当温度为298K时以G298表示。,53,3.利用G=H TS计算 这是一个热力学的基本公式。式中H是标准状态下的生成热;S为标准状态下反应的熵变,可用按下式计算:,在一般物理化学手册中都列有298K条件下各物质标准绝对熵数值和298K条件下的标准生成热,分别以S298和H298表示。因此298K条件下各种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焓变的数值很容易就可求出。,54,6.热力学势函数法 一、热力学势
21、函数 热力学势函数是根据计算需要把状态函数(G,H,T)重新组合而成的一个新的状态函数。1.推导 GHTS GTHTTST(1)在(1)式两边引入H298,则:GT H298 HT H298 TST整理后得:(2)令:,55,同理:由此可得:GTH298TT GT=RTlnK 式中 H298 为标准状态下反应的热焓变化;T 为标准状态下反应的热力学势函数。2.应用 应用热力学势函数法计算平衡常数的工作量可大大减少。,第四章 硅酸盐的晶体结构,硅酸盐结构的一般特点及分类鲍林规则与硅酸盐晶体结构岛状硅酸盐晶体结构 组群状硅酸盐晶体结构链状硅酸盐晶体结构层状硅酸盐晶体结构架状硅酸盐晶体结构,材料物理
22、化学,表1-13 硅酸盐晶体的结构类型,第五章 晶体的结构缺陷,1、缺陷产生的原因热震动 杂质 2、缺陷定义实际晶体与理想晶体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偏离或不完美性,把两种结构发生偏离的区域叫缺陷。3、研究缺陷的意义导电、半导体、发色(色心)、发光、扩散、烧结、固相反应。(材料科学的基础)4、缺陷分类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5.晶体结构缺陷的类型(几何尺寸、产生原因)6.点缺陷:点缺陷的符号表征符号及缺陷反应方程式的写法,1、热缺陷:当晶体的温度高于绝对0K时,由于晶格内原子热运动,使一部分能量较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造成的缺陷。(1)Frankel缺陷 特点 空位和间隙成对产生;晶体密度不变。,例:纤
23、锌矿结构ZnO晶体,Zn2+可以离开原位进入间隙,此间隙为结构中的另一半“四孔”和“八孔”位置。从能量角度分析:,下,(2)Schttky缺陷,正常袼点的原子由于热运动跃迁到晶体表面,在晶体内正常格点留下空位。,Schttky缺陷形成的能量小Frankel 缺陷形成的能量因此对于大多数晶体来说,Schttky 缺陷是主要的。,特点,形成,从形成缺陷的能量来分析,热缺陷浓度表示:,对于离子晶体,为保持电中性,正离子空位和负离子空位成对产生,晶体体积增大,下,2 书写点缺陷反应式的规则(1)位置关系:对于计量化合物(如NaCl、Al2O3),在缺陷反应式中作为溶剂的晶体所提供的位置比例应保持不变,
24、但每类位置总数可以改变。例:,对于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当存在气氛不同时,原子之间的比例是改变的。例:TiO2 由 1:2 变成 1:2x(TiO2x),K:Cl=2:2,(2)位置增殖 形成Schttky缺陷时增加了位置数目。能引起位置增殖的缺陷:空位(VM)、错位(VX)、置换杂质原子(MX、XM)、表面位置(XM)等。不发生位置增殖的缺陷:e/,h.,Mi,Xi,Li等。当表面原子迁移到内部与空位复合时,则减少了位置数目(MM、XX)。(3)质量平衡 参加反应的原子数在方程两边应相等。(4)电中性 缺陷反应两边总的有效电荷必须相等。(5)表面位置 当一个M原子从晶体内部迁移到表面时,用符号M
25、S表示。S 表示表面位置。在缺陷化学反应中表面位置一般不特别表示。,(1)缺陷符号 缺陷的有效电荷是相对于基质晶体的结点位置而言的,用“.”、“/”、“”表示正、负(有效电荷)及电中性。,K的空位,对原来结点位置而言,少了一个正电荷,所以空位带一个有效负电荷。,杂质Ca2+取代Zr4+位置,与原来的Zr4+比,少2个正电荷,即带2个负有效电荷。,杂质离子Ca2+取代Na+位置,比原来Na+高+1价电荷,因此与这个位置上应有的+1电价比,缺陷带1个有效正电荷。,杂质离子K+与占据的位置上的原Na+同价,所以不带电荷。,Na+在NaCl晶体正常位置上(应是Na+占据的点阵位置,不带 有效电荷,也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机 材料 物理化学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