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八篇.docx
《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八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八篇)(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为一名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紧密结合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习领会政治理论和“三农”业务知识,履职尽责,敬业担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征
2、途中建功立业。我认为今后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结合工作职责,我认为要聚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一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主体责任。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
3、一体”保护,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健全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粮食安全,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稳定粮食耕地面积,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保护提升耕地地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坚持统筹防汛与改善灌溉条件一起抓,统筹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创新农业生产包区县服务方式,奠定粮食丰产丰收坚实基础。二是落实好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按程序开展粮食面积核定工作,确保国家
4、扶持粮食生产补贴资金发放及时、准确。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着力在建设和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下功夫,推动基础设施配套、耕地质量提升等资源要素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推进粮食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三是培育壮大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大力推行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
5、、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来完成,引导粮食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优质化发展,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把地种好”等问题。扶持粮食生产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帮助种粮农民提高粮食质量等级、增加卖粮收入。积极探索密切小农户利益联结的服务模式,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加大粮食加工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粮食产业向精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发展,扩大订单生产,实现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培育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我市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四是健全完善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
6、系。强化与应急、水利、气象等单位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农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和抗灾能力。(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我认真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报告视野宏阔、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系统深刻,集中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新成果,也为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
7、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干劲。我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好、贯彻好。首
8、先当好宣传员。强化学习宣传力度,制定周密的学习宣传贯彻方案,通过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委会、三会一课、干部大会、交流研讨会、宣讲报告会等形式深入学习。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面向农村基层、农民群众、三农系统的宣传宣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懂、全面系统弄通、不折不扣做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三农系统落实落地、扎根生根。其次当好领航员。强化带头作用,发挥领导干部先学领学作用,带领局班子成员和理论中心组学习成员先学,做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
9、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结合实际学,带着信念、感情、忠诚、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做学习上的表率。最后当好战斗员。按照党的二十大对“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结合阳江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在坚决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狠下功夫、久久为功,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阳江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将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
10、立”、做到“两个维护”,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实到行动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阳江“三农”领域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书写新篇章。(=)未来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更进行了最集中、最生动的提炼总结,令人振奋;对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发展方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规划阐述,鼓舞人心。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对此,我更加坚定了一个
11、信念,那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践行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为农业战线上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团结带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全体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更上一层楼。一是准确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定位,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谋划推进工作,提高站位,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落实“既要保数
12、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求,“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确保治违禁、控药残取得更明显成效。三是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做到“大宗产品不放松,特色小宗不落空”。聚焦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危害因子,逐步扩品种、增参数、加数量,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四是推动日常抽检和突击抽检相结合,监督抽查与综合执法高效联动,提高监督抽查的靶向性。五是对标“最严格的监管”,逐步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网格化管理模式。针对用药高峰期、农产品上市期关键节点,加大检查频次。坚持巡查检查与指导服务并举、压实主体责任与提升生产者素质并重,推动“产出来
13、”“管出来”水平同步提升。六是围绕“提质量、控增量、稳总量”目标,确保农产品“两品一标”发展提升到更高水平,不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态势。今后我将继续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新能力和水平,助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产业发展水平。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短板开展监管创新,为百姓的需求从“吃的饱”向“吃得好”“吃的营养健康”提供基础支撑,努力护航我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农业农村人应有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应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为民的初心使命,永葆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清醒坚定,在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做习近平“三农”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高的履职标准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作出翁源农业贡献。我党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抓好二十大精神学习,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有
15、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潜力。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关于5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现有帮扶政策的延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成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认真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管理好扶贫项目资产,用好金融服务政策,提升好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二是实施韶关市乡村振兴
16、“3510”工程。按照市的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市乡村振兴“3510”工程,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深化五大改革,开展十大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是抓好党在农村政策的全面落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水稻等农作物保险等惠农政策。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狠抓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水果、甘蔗、花生、蚕桑、薯类、玉米、花卉、茶叶、中药材
17、等特色农业,积极组织实施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市级专业镇、专业村建设,集中连片发展蔬菜、甘蔗、蚕桑、水果、花卉等特色产业,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创建更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田头冷库”,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标准化、现代化的粤港澳“菜篮子”基地,不断提升“菜篮子”基地建设水平,推动“菜篮子”基地高质量发展。三是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努力打造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强、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农村 党员干部 二十大 精神 学习心得 体会 研讨 发言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