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
《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1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猪病毒性传染病,猪常见传染病,二、猪细菌性传染病,(一)猪瘟(二)猪繁殖障碍综合症(三)猪圆环病毒感染(四)猪伪狂犬病(五)猪口蹄疫(六)猪传染性胃肠炎(七)猪日本乙型脑炎(八)猪细小病毒病,(一)猪丹毒(二)猪肺疫(三)猪链球菌病(四)仔猪副伤寒(五)仔猪黄痢(六)仔猪白痢(七)猪水肿病(八)仔猪红痢,三、猪其它传染病,(一)猪气喘病(二)猪附红细胞体病,一、猪病毒性传染病,(一)猪瘟,猪瘟(Hog cholera,classical swine fever)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淋巴结和肾脏最易出现病变,脾脏梗死是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回肠末端、盲
2、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坏死和溃疡变化,呈扣状肿。迟发性猪瘟的突出变化是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症状,症状,症状,耳部、胸部、皮下、隔肌出血,扁桃体出血、坏死,淋巴结出血,淋巴结出血,下颌、髂内、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肝门、肺门淋巴结出血,胸腺出血,喉头及会厌软骨出血,肾脏出血,肾及其皮质、乳头出血,膀胱粘膜出血,输尿管出血,肺出血,肺大理石样变,脾脏梗死,心外膜出血,胃粘膜和肠系膜出血,肠溃疡、扣状肿,扣状肿,脑膜出血,肋骨出血,(二)猪繁殖障碍综合症,本病是由动脉炎病毒科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名猪蓝耳病。其主要特征为厌食、发热、繁殖障碍和呼吸困难,主要危害种猪和繁
3、殖母猪及其仔猪。,流产死胎,呼吸症状,蓝耳症状,肺炎,猪圆环病毒感染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主要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贫血,黄疸,生长发育不良,腹泻,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内脏器官及皮肤的广泛病理变化,特别是肾,脾脏及全身淋巴结的高度肿大,出血和坏死。该病还可导致猪群严重的免疫抑制。我国于2001年首次发现。目前该病在我国猪群中已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三)猪圆环病毒感染,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rovirus,PCV)。该病毒由Tischer等(1974)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它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来被证实为
4、一种单股、环状的DNA病毒。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该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直径约17nm,含有单股负链环状DNA。PCV以滚环复制方式进行复制。PCV有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基因组全长1.759kb,PCV-2为1.768或1.767kb,两者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低于80%,而同一血清型中各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6%以上。,猪是PCV的主要宿主。猪对PCV有较强易感性,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胚胎期或出生后早期感染的猪,往往在断奶后才发病,多集中在5-8周龄,尤其在6-12周龄最多见。怀孕猪感染PCV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并导
5、致繁殖障碍。病毒主要经鼻液,粪便等排泄物中排出,经消化道,呼吸道引起感染。,血清学调查,国外猪群PCV阳性率20%-80%,国内猪群阳性率达52.8%-100%。我国由郎洪武等2001年首次报道从猪群中分离到了PCV-2。本病发生与各种不良因素有关,如饲养管理不善,通风不良。气温变化大(温差大),免疫接种应激等。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很大,一般在10%-20%之间。PCV-2主要侵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PCV-2的靶细胞。,(四)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可有流产、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传染病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