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ppt
《环境生物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物学().ppt(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环境生物学,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1、转化概念: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取决于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与迁移过程相伴进行。,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所引起的周而复始循环运动过程。生物合成作用:生物(主要绿色植物)把环境物质转成生物体本身有机物质。生物矿化作用:生物代谢将生物体有机物转为无机物或简单有机物。,三、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转运: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有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共性:每一过程都需要经过细胞的膜结构,一、生物转运概念,第二节 污染
2、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第一章 第二节,2、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方式,1、被动转运,3、胞饮作用,第一章 第二节,2、特殊转运,2、被动转运与特殊转运特点:低浓度 高浓度需ATP需要载体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污染物的体内排除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 第二节,3、胞饮作用(吞噬作用)概念:可塑性、流动性的生物膜通过变形移动和收缩,把颗粒状物质和液粒包围摄入细胞内。有利于肝、脾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毒物,第一章 第二节,溶酶体结合消化,无脊椎动物重要方式,三、污染物的吸收,吸收:污染物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自接触部位透过体内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第一章 第二节,1、呼吸系统吸收(1)气体、蒸汽:经肺泡吸收转运方式:
3、被动扩散吸收速度与肺泡和血液中毒物的浓度(分压)差呈正比。(2)气溶胶和颗粒物:转运方式:被动扩散与颗粒大小有关。,人类,第一章 第二节,2、消化管吸收,概念:污染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穿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膜被吸收。主要吸收部位胃、小肠(肠道环状皱壁、黏膜上的绒毛、微绒毛),第一章 第二节,影响消化管吸收的主要因素:A、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粒径大易排出)B、酸碱差异(弱酸在胃内易吸收)C、胃酸、肠道消化液、肠道微生物使降解D、肠道蠕动,第一章 第二节,3、皮肤吸收,经皮吸收两个途径:(1)污染物表皮角质层(简单扩散)真皮毛细血管(2)通过汗腺、油脂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占表皮面积0.1-1),绕过表皮屏
4、障直接进入真皮。,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第一章 第二节,植物,植物吸收:指植物体通过气孔、表皮和根系对污染物的吸收作用。气孔:是植物呼吸作用的通道。如SO2、HF、铅、镉等金属粉尘在叶片上溶于水中之后,也可经气孔进入植物体。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根部吸收后随蒸腾流输送到各个部分(主动吸收、被动吸收),第一章 第二节,六 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1、协同作用(增效作用)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第二章第一节,2、相加作用相加作用: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分别产生的作用
5、强度总和。机理:物质化学结构比较近似 3、独立作用 独立作用:污染物各自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不同,互不影响。,六 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4、拮抗作用 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原有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输入机体强度。酸雨地区土壤中加钙降低铝离子对植物根菌的毒害作用拮抗物、拮抗剂、解毒剂,六 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六 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思考:某种化合物单独与机体接触时不具有毒性,但与另一种单独作用时具有毒性的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时,可使后者的毒性进一步增强。异丙醇 四氯化碳 肝脏,第二章第一节,练习:独立作用和相加
6、作用 化学物质A和B分别引起20%和30%的死亡率,在相加作用和独立作用两种条件下,100只动物中存活数分别是多少?1 相加作用:2 独立作用:,第三章 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本章将讨论以下内容掌握生物测试及方式掌握一般毒性试验了解生物的分子和细胞水平检测了解生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效应检测理解微宇宙法,3.1 生物测试及方式,一 生物测试的定义生物测试(Bioassay)的概念: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注释:所利用的生物反应包括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各级水平上的反应。,3.1 生物测试及方式,生物测试的
7、概念:注释2:生物测试不同于常规的物理、化学检测。前者能够测定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影响,而后者只能测定污染物的浓度。水污染的生物测试(毒性试验)大气污染的生物测试(植物人工熏气)植物人工熏气是研究有毒气体对植物的作用的一种方法。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注入有毒气体,作用于植物体,以研究:植物对有毒气体吸收状况、抗性和敏感性;不同剂量的气体对植物的影响、伤害症状特征、伤害阈值;复合污染对植物的危害;,3.1 生物测试及方式,水污染的生物测试可获得以下数据:环境状况对水中生命的适合度。各种环境因素如DO、pH、T、盐度、混浊度等对水中 生命的有利及不利浓度或强度。环境因素对于废物毒性影响。废物对某一被
8、测试生物种毒性。水生生物对污染物相对敏感性。废水所应处理的程度,及废水处理方法的有效程度。允许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水质标准、对废水的要求和排放许可之间的一致性。,二 生物测试的方式,生物测试的分类:时间、给予方式、生物、排放目的短期生物测试 主要用于测定LC50、IC50、EC50,用来快速估计污染物的毒性,评定几种不同毒物或废物对某种生物的相对毒性或评定不同生物对不同条件如温度、pH的相对敏感性等。多数采用静止式。中期生物测试 时间为8d到90d,多数情况下为流动式。长期生物测试 包括全部生活史的生物测试和部分生活史的生物测试目的是要测定出在持续情况下不造成有害效应的毒物最大浓度或最
9、大允许毒物浓度(MATC)只能采用流动式,要保证试验的环境条件和自然界的季节变化相符合。,受试生物的选择(1)对试验毒物或因子要具有敏感性(2)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数量,并在全年中在某 一实际区域范围内可获得;(3)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重大的生态学价值;(4)在实验室内易于培养和繁殖;(5)具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已清楚受试生物的生活 史、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等;(6)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考虑与人类食物链的 联系。,二 生物测试的方式,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因素受试生物试验条件实验室差异,二 生物测试的方式,生物测试的标准化标准化的优点:1、有利于数据的选择2、增加数据准确性
10、3、测试可以重复4、各种人员进行该试验5、方便数据比较6、为环境管理和立法提供数据和依据,二 生物测试的方式,3.2 一般毒性试验,一 基本概念毒物的概念毒物与非毒物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通常一种物质只有达到中毒剂量时才是毒物。中毒中毒是各种毒性作用的综合表现,包括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毒性指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毒性作用或毒效应,效应(Effect)也称为作用,指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后,使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改变。效应是对个体而言的,这种改变可用一定的计量单位表示。反应(Response)指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后,产生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反应是对群体而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生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