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的发展历史.ppt
《电磁学的发展历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学的发展历史.ppt(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 电磁学的发展历史,1,目录,2.1 电磁现象的早期研究2.2 电磁学的建立2.3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与研究2.4 电磁场理论的建立,2,2.1 电磁现象的早期研究,2.1.1 静电学的发展我国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等问题,也是说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经发现用毛织物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某些轻小物体。Electricity(电)这个字的起源就来自希腊文的“琥珀”(elec tron)。,3,1600年吉尔伯特与,首先对电和磁现象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是英国的威廉吉尔伯特。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英国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家。主要在电学和磁力学方面
2、有很大贡献。吉尔伯特的工作是实验和学术知识结合的典范。,4,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5441603),他认识到电力和磁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他第一个将琥珀和毛皮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做“电”。,5,1600年,吉尔伯特发表了论磁、磁体和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磁体。记载了电学方面的研究。,6,盖利克和起电机,盖利克 起电机 最早的静电起电机出现在17世纪,O.von.盖利克利用摇柄使一个硫磺球(后改用玻璃球)迅速旋转,用人手(或皮革)与之摩擦起电。到19世纪,这种摩擦起电机为感应起电机所取代。,7,18世纪电的研究电流趣闻,第一个让电荷奔跑的人斯蒂芬格雷1729年,斯蒂芬
3、.格雷在研究琥珀的电效应是否可传递给其他物体时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金属可导电,丝绸不导电。,8,斯蒂芬格雷(Stephen Gray),最重要的贡献时发现了电的传导现象格雷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个小孩用几根粗丝绳水平吊起来,用摩擦过的带电玻璃管接触小孩的胳臂,孩子的手和身体便能吸引羽毛和铜屑。这表明,人也是导体。,9,正负电荷的发现,1734年法国人迪费(Charles-Francois du Fay,16961739)迪费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断定电有两种:一种是与琥珀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琥珀电”;一种是与玻璃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玻璃电”。,10,带相同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带不同电的物
4、体彼此吸引,11,2.1.2 电线与流动的电荷,1、莱顿瓶的发明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马森布罗克(Pieter von Musschenbrock,16921761)发明了能保存电的莱顿瓶。,12,马森布罗克,有趣的实验,13,富兰克林与费城实验,在 1752 年 7 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做了著名的费城实验:风筝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用来捕捉电,并用麻绳与这铁丝相连,麻绳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塞在莱顿瓶中间,14,15,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
5、一。,正负电的命名,1747年,富兰克林首先以正电荷、负电荷的名称来区分两种电荷。他把摩擦时物体获得的电的多余部分叫做带正电,物体失去电而不足的部分叫做带负电。这种命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16,电荷守恒定律,1747年他根据实验提出:在正常条件下电是以一定的量存在于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元素;电跟流体一样,摩擦的作用可以使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不能创造;任何孤立物体的电总量是不变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荷守恒定律。,17,意义,正、负电的提出,为定量研究电现象提供了基础,使人们第一次可以用数学来表示带电现象,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18,2.1.3 伏打与伏打电堆,1、伽伐尼电流的发现178
6、0年,意大利的解剖学家伽伐尼偶然观察到与金属相接触的蛙腿发生抽动。,19,2、伏打电堆,1800年3月20日,他制造了第一个能产生持续电流的化学电池。,20,其装置为一系列按同样顺序叠起来的银片、锌片和用盐水浸泡过的硬纸板组成的柱体,叫做伏打电堆。,这是第一个能人为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装置,为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伏打的成就受到各界普遍赞赏,科学界用他的姓氏命名电势,电势差(电压)的单位,为“伏特”(就是伏打,音译演变的),简称“伏”。,21,化学电源发明,1800年卡莱尔和尼科尔森用低压电流分解水;同年里特成功地从水的电解中搜集了两种气体,并从硫酸铜溶液中电解出金属铜;1807年,戴
7、维利用庞大的电池组先后电解得到钾、钠、钙、镁等金属;,22,1811年他用2000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制成了碳极电弧;从19世纪50年代起它成为灯塔、剧院等场所使用的强烈光电源,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所代替。此外伏打电池也促进了电镀的发展,电镀是1839年由西门子等人发明的。,23,2.2 电磁学的建立,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它揭示了电与磁相互联系和转变的又一重要性质,推动了电磁学理论的的发展。在应用方面,为大规模地利用电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4,闪电可以使罗盘的磁针旋转,奥斯特实验,在1820年4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引起导线近旁的磁针偏
8、转。,25,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为了纪念他,国际上从1934年起命名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奥斯特,简称“奥”。,26,1820年,毕奥(J.B.Biot,17741862)和萨伐(Felix Savart,17911841)关于长直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实验。,27,安培定律,1820年7月,安培关于载流螺线管与磁铁等效性的实验;安
9、培从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他把磁性归结为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28,安培(Ampre,17751836)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安培研究电流相互作用的仪器,即两个电流元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安培定律。,29,安培定律目前的表达式为:,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对以后电磁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纪念安培在电学上的杰出贡献,电流的单位安培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30,2.3 电磁感应的发现,31,2.3.1 1831年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磁学 发展 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