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第五章.ppt
《移动通信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第五章.ppt(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五章 移动通信组网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第五章 移动通信组网原理,大区制移动通信网小区制移动通信网频率复用模式小区分裂同频干扰防护频率分配多波道共用技术,本章要求:了解大区制、掌握小区制实现方式、频率复用模式,了解小区分裂及实施方案,掌握同频干扰防护的计算、降低同频干扰的措施、等频距固定频道分配方法与多波道共用技术。,大区制移动通信网,无线服务区:基站信号所能覆盖的区域。,大区制是指一个基站所覆盖的无线服务区较大。因此:基站天线架设较高(几十米到百余米)发射功率很大(50-200W)覆盖半径达30-50km。,其覆盖范围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地球曲率造成的视距;地形环境,如山丘,树林,建筑物造成的
2、阴影;移动台发射机功率小,限制了BS与MS的互通距离;基站发射机功率有限,且增加发射功率只能增加很小的覆盖距离;多径和其它干扰的影响;,大区制系统的基站频道数有限,容量小,一般只能容纳几十至几百个用户,不能满足用户数目日益增加的需求。,小区制移动通信网,基本的小区类型(r0为小区半径)超小区(r0 20km):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宏小区(r0=1-20 km):人口较稠密地区。微小区(r0=0.1-1 km):城市繁华区段。微微小区(r0 0.1 km):办公室或家庭移动环境。,什么叫小区制小区制是基于频率重复使用的观点,将整个无线服务区划分成若干个半径为2-20Km的小区域,并在每个小区域中
3、心设置基站,负责与该小区内的移动用户进行无线通信,这种方式称为小区制。,小区制工作方式的特点,区群:地理位置相邻、但不能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 组成一个区群(或称为簇,cluster)。区群的大小:区群中小区的数目。只有在不同的区群中可以频率复用。,例:大区制覆盖:M个双工信道;小区制:区群大小N,M个双工信道供每个区群使用,则每个小区分配P(P=M/N)个频道,若给定服务区内包含k个区群,则整个服务区中可以使用的频道数kM=kPN。,注意:区群越小复用次数越多系统容量越多;区群越小同频小区之间的距离越小同频干扰越大。,小区制移动通信网,(1)可提高频率利用率,小区制实现的方式,(3)网络构成复杂
4、、成本高,(2)大大增强了组网的灵活性 小区可以分裂,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用户数的实际需要。,b)常用组网方式 二频组(采用不同频道组的两个小区组成一个区群)三频组(采用不同频道组的三个小区组成一个区群).,a)定义:指用户分布呈带状的地区所组建的小区。,(1)带状(条状)服务区,小区制移动通信网,带(条)状服务区,当C/I 已知,可确定 a,c)重叠区的确定,为了保证通话的质量,要求设计时应考虑两个相邻区域的连接处要有适当纵深的重叠区。但重叠区过深会招致越区干扰,所以必须适当设计。,假设重叠区的深度为a,小区半径为r0。见(图4-7)干扰最严重的地方出现在区域的的边缘。对于不同的情况,可得到信号
5、同频干扰比:,二频组:C/I=40 log(D-r0)/r0=40 log(3r0-2a)/r0,三频组:C/I=40 log(5r0-3a)/r0,n 频组:C/I=40 log((2n-1)r0-na)/r0,小区制移动通信网,I)相邻小区重叠区大小的确定 二频组:C/I=40 log(D-r0)/r0=40 log(3r0-2a)/r0 三频组:C/I=40 log(5r0-3a)/r0 n 频组:C/I=40 log((2n-1)r0-na)/r0 当C/I 已知,可确定 a,d)组网设计考虑,II)小区数的确定(指同频复用小区间的小区数),若参考点J只受到单一基站K产生的同频干扰,则
6、K点信干比为:,当有m个基站和A采用同一频率,m个基站距离J点分别为(D-r0)i,他们都将在J点产生同频干扰,此时总的信干比为:,为路径损耗系数,一般取4,(4-4),小区制移动通信网,当所有(D-r0)i都相等时,C/I值最小,为:,例:假设D/r0=8,有两个同频干扰基站,即m=2,则:,(4-5),由D/r0=8可知,两个同频基站之间应隔3个小区,故采用的是四频组区群。,小区制移动通信网,(2)面状服务区(蜂窝网),定义:用户分布呈宽广平面分布的地区所组建的小区。,构成方法:将整个服务区划分为多个无线区,无线区的 实际形状取决于电波传播条件和天线的方向性。,当基站采用全向天线时,无线区
7、大体上是圆。,当多个无线小区彼此邻接覆盖整个服务区时,就可以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来近似。小区构成的图形有多种,主要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角形。,采用何种图形来覆盖,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相邻小区的中心间隔;单位小区的面积;重叠区宽度;重叠区面积;,小区制移动通信网,蜂窝小区的形状,蜂窝小区的形状(续),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六角形小区的中心间隔最大,覆盖 面积最大,重叠区面积最小,这说明:,在覆盖同样大小的区域时,采用正六边形小区结构所 需要的小区数目最小,基站也就最少,因而最经济;相邻小区之间的领道干扰最小;采用正六边形小区所需要的不同频率组数最小。,由于正六边形构成的覆盖网络酷似蜂窝,因而称为
8、蜂窝网。,小区制移动通信网,正六边形小区群的构成,小区簇的组成,在蜂窝系统中,为了便于频率复用,同时保持采用同频频道的小区之间距离相等并最大,发展了许多复用图样。由一组采用不同频道的小区所组成的一定图样,称为无线单元小区簇。,对于采用正六边形的小区而言,由若干个正六边形组 成的基本复用图样称为区群或簇。,小区制移动通信网,构成簇的基本条件:(1)这一图样能彼此邻接且无空隙地覆盖整个服务区面积。(2)相邻单元中,同频道的小区间距离相等,且最大。(3)满足这些条件的簇的形状和簇内小区数N(即频率组数)的取值不是任意的。,其中a、b分别为相邻同频小区之间的二维距离,均为整数,其中之一可以为0,但不能
9、同时为0。由式子(4-6)可以算出一系列的N值,见表4-3。,(4-6),图:确定同频小区的方法表:区群内的小区数,确定同频小区,例:确定N=19的区群中同频小区。如图所示,沿中心小区正六边形的任意一个边移动a=3个小区,然后,逆时针旋转60度,再移动b=2个小区即到达同频小区。其中a和b分别表示相邻同频小区的二维距离(即相隔的小区数)。,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确定同频小区,同频复用距离D,从图中可见同频小区之间的距离满足:,即:,结论:簇内小区数越多(即N越大),同频复用距离就越远,抗同频干扰的能力就越强;但是,频率利用率就越低。所以,在满足同频干扰值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取小的N值。,定义同频复用
10、比R=D/r0,则,小区制移动通信网,2.常用的基本复用模式 N=3、4、7、9、13例:a=2,b=1,N=7,TACS AMPS a=1,b=1,N=3;a=2,b=0,N=4,GSM a=1,b=0,N=1,CDMA,频率复用模式,1.什么叫频率复用模式 如上述研究和设计出的区群或簇,通过频率不断重复使用,使有限的频率资源产生无限的系统容量的技术称为频率复用技术,而这些基本的区群或簇称为基本复用模式。,对于全向覆盖的小区,若复用模式为N,则总的频道数被分成N组,每个小区分得一个频道组,所有频道分配给簇内所有小区,每个簇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分配模式。,3.小区图案和频率复用,频率复用模式,中
11、心激励方式:,缺点:假如小区内有大的障碍物,会造成阴影区。,顶点激励方式:,优点:减小天线主瓣之外的干扰,从而可以减小同频复用距离,提高频谱利用率。,4.小区的激励方式,基站放在小区中央,采用全方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的方式。,基站放在正六边形的3个成120度角的顶点上,使用120度的扇形覆盖的定向天线的方式。,频率复用模式,1*6*3,小区分裂,实施方案,小区分裂,I)原基站上分裂划分扇区,I)原基站上分裂(续)三叶草形小区分裂方式,小区分裂,II)增加新基站正六边形分裂,小区分裂,同频干扰防护计算,1.为何必须考虑同频干扰防护,所谓进行同频干扰防护就是使系统的载干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蜂窝移
12、动通信系统是一个频率复用的高干扰环境系统,其同频干扰往往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热噪声相对而言很小,因此,主要对载波同频干扰比进行计算。,2.全向小区系统C/I的计算,m为干扰源总数,计算环境为平衡系统(全向覆盖,噪声可忽略),为路径损耗系数,简化公式,令所有Dk D,则:,2.全向小区系统C/I的计算(续),注:在一个完全展开的正六边形组成的蜂窝系统中,对于任何簇的构成方案,在周围第一层均有6个同频干扰小区,如果只考虑第一层同频小区,则:C/I=1/6 R4,同频干扰防护计算,根据最坏情况下的C/I值进行系统设计,即使在业务繁忙时也能有好的系统性能。,同频干扰防护计算,最坏情况下全向天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第五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