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ppt
《统计学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三章.ppt(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第二节 统计分组第三节 频数分布第四节 数据显示,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一、统计整理的意义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程序,一、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发展,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和条件,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程序,1、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2、数据整理的程序1)统计资料的审核。2)资料的分组和汇总。分组,即对资料按其性质和特点,划分为若干类;汇总,加总计算形成各项统计指标。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是整理的中心工作。3)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4)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第二节统计
2、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原则,1、概念2、原则穷尽原则: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互斥原则: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二、统计分组的意义,1、划分现象类型,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工业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2、研究总体结构,例:某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例 40户居民家庭按月收入分组,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三、统计分组的种类,1、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简单分组:就是对研究现象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3、复合分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即先按一个标志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第二个标志分小组,又再层叠地按第三个标志分成更小的组,这称为复合分组。,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例:某地区1997年底各类工业企业数,例:某班学生分组表,例:某班学生分组表,例:某地区1997年底各类工业企业及规模构成情况,(接上),2、按分组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或称属性分组)和数量分组(或称变量分组)。品质分组:按品质(或属性)标志进行分组。品质分组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品质数列。数量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的变异性体现在它不断变动自身的数量上,故也称为变量分组。变量分组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变量数列。,3、按分组的作用
4、和任务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类型分组:把复杂的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部分,就是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组对总体的比重,借此研究总体各部分的结构,即结构分组。分析分组:为研究现象之间依存关系而进行的统计分组即分析分组。,四、统计分组方法,(一)品质分组的方法(二)变量分组的方法,(一)品质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一般较简单,分组标志一旦确定,组数、组名、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也就确定。但也有较难的情况,需经专门的研究才能确定。有些复杂的品质标志分组可根据统一规定的划分标准和分类目录进行。,(二)变量分组的方法,1、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一个
5、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对变量值较少的离散变量的分组举例:居民家庭按儿童数或人口数分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变量值变动大、项数又较多的离散变量。如分数。适合于连续变量。如身高。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2、间断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间断组距式分组:组限不相连的组距式分组。如儿童按年龄分组。连续组距式分组:组限相连(或称相重叠的),即以同一数值作为相邻两组的共同界限的组距式分组。如学生按成绩分组。下限,上限:组距式分组的每一组变量值中,其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组距:上下限之间的距离。组限:相邻两组的界限。离散型变量,可间断组距式分组,也可连续组距式分组。
6、连续型变量,只能采用连续组距式分组。“上限在不内”原则:在连续组距式分组中,以同一个数值作为相邻两组共同的界限,统计上规定,凡是总体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是相邻两组的界限值,这一个单位归入作为下限值的那一组内。,3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等距分组是各组保持相等的组距,也就是说各组标志值的变动都限于相同的范围。一般用于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场合。如工人工资、年龄。不等距分组即各组组距不相等的分组。适用于标志值分布很不均匀,标志值相等的量具有不同意义的场合和标志值按一定比例发展变化的场合。分别举例。,4组限和组中值,(1)组限、组距组距两端的数值称组限。其中,每组的起点数值称为下限,每组的终点数值称为上限
7、。上限和下限的差称组距,表示各组标志值变动的范围。1.组距连续式分组的组距计算公式: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间断式分组的组距计算公式: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1开口组的组距:以相邻组的组距为本组的组距。,(2)组中值: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组中值=(上限+下限)2 或者 组中值=下限+(组距2)对于第一组是“多少以下”,最后一组是“多少以上”的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可参照邻组的组距来决定。即: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等距分组(上下组限重叠),等距分组(上下组限间断),等距分组(使用开口组),第三节 频数分布
8、,一、频数分布的概念1、频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归类排列,并计算各组的单位数,称为频数分布,或次数分布。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2、分布数列的两个要素1)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2)各组所出现的单位数,即频数,亦称次数。对于变量数列,标志值形成的数列,称为变量,一般用x表示;频数(次数)用f表示。,2分布数列的类型,分布数列包括品质分布数列(简称品质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简称变量数列),分别由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又有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分别由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形成。,品质数列示例,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第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