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理学”.ppt
《认识“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心理学”.ppt(8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走进多彩的“心理”世界 认识“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学?它是研究什么的?心理学家们都在做些么?心理学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心理实验(小插曲)左手和右手 请一群人参加心理实验。让每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们:现在他们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们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们双手之间的差距:一些人没有差距;一些人的差距小,一些人的差距大。,目 录,第一节 心理学的定义第二节 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三节 心理学的实质,第一节 心理学的定义,一、心理学的定义,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
2、理规律的一门科学。标志: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起源:“心理学虽然有个长期的过去,但它只有短暂的历史”。,心理现象,这是?,你看到了什么?,注意的选择,你看到了什么?,看成顺时针的,属于用右脑比较多的人,反之,用左脑较多;在大多数人眼里是逆时针的,但也有一部分看成是顺时针的;据说如果一开始是逆时针突然又变顺时针方向,IQ160以上,她在朝哪边转?,你能看到多少个头?04张:弱智;58张:一般人;911张:特别感性;1113张:精神分裂。,曲线正方形,里边的图形好奇怪!,长度与透视,A
3、B和CD相比哪个长?,米勒莱尔错觉,哪条红线更长?,梯形错觉,梯形幻觉:哪条线显得长一点,红线还是蓝线?,【解析】红线比蓝线显得长一点,尽管它们的长度完全相等。小于90的角使包含它的边显得短一些,而大于90的角使包含它的边显得长一些。这就是梯形幻觉。,生活中可以用到这个原理吗?,他坐在哪里?,矛盾的三角,结果会一样吗?,放松,放松,平静平静!,我不紧张!我不紧张!,我感觉这个单词好难记!,我想我会记住这个单词的。,我一定会走过去!,我不能掉下去!,你想过么?,心理规律,“你为什么学习?”,想出5个形容词,温水煮青蛙!,第二节 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
4、历史”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一、心理学的历史,恩格斯说过:“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页。),(一)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1、心理是身体的一种机能。战国时代的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年)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汉代桓谭(公元前?后56年)以烛火为喻说明形神的关系:“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王充(2799)“
5、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论衡论死)南北朝时的范缜(450515)更进一步提出“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古代心理学思想,2、在主客观关系问题上。乐记:人心“感于物而动”。北宋的张载(10201077)说:“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也。”(正蒙太和篇)南宋的王安石(10211086)说:“恻隐之心与怨毒忿戾之心”即情感,是“有感于外而后出于中者”(原性)。明末清初的王夫之(16191692)说:“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张子正蒙注卷一)清代的戴震(1724一1777)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孟子字义疏证理
6、),3、我国古代思想家把人和禽兽明确区分开来。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人最为可贵、作用最大的观念。苟况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王充说:“倮虫三百,人为之长,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辨崇)唐代哲学家刘禹锡(773819)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刘宾客集天论上)。,古希腊时期 得谟克利特(Democritos,约公元前460前370)是唯物论哲学家。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其数目是无限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这种原子特
7、别细小光滑,象火那样,活动性大,贯穿在身体的各个部分。灵魂原子随人的呼吸而存在。呼出多了,人就入睡;呼出更多,就发生昏迷;全部离开身体,人就死亡。,(二)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是唯心论哲学家。他认为,灵魂先于身体并独立于身体,是永生不灭的;当神创造世界的时候,神把理性放在身体里,以指导身体。列宁指出,古代哲学是得谟克利特路线与柏拉图路线的斗争。这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他的心理学思想动摇于唯心论与唯物论之间。他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把心理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和动求
8、功能。认识功能包括感觉、意象、记忆、概念等过程。动求功能包括感情、欲望、意志、动作等过程。他把理性分为被动理性和主动理性,认为被动理性是身体的功能;身体死亡,则被动理性消灭。主动理性是人体外来的;人死时它不会死。仍归到世界的理性中去。这反映了他的唯心论观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法国的笛卡尔(RDescartes,15961650)是二元论者,认为身和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原。人的身体像一部机器,其结构和行动均可用机械原理来说明,从而他提出了反射的概念。而心则是自由的,是感知、思维和意志的主体。他认为,身和心可以互相影响,即所谓身心交感作用,身心交感地点在脑内的松果腺。这就是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
9、,英国的洛克(CLocke,16321704)是唯物的经验论者,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一切观念都是从后天经验获得的。他把观念分为由感觉得来的观念和由反省得来的观念两种,并认为由感觉和反省得来的观念最初都是简单观念,许多简单观念经由心灵的结合而成为复杂观念,对此他提出联想的概念,从而为日后的联想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冯特(Wundt)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因此,1879年被视为真正的心理科学历史的开始。,(一)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创立时间:19世纪末期主要观点: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意识的科学。意识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
10、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心理元素如何合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二、心理学流派,(二)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创立时间:20世纪初主要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机能或功能,而不应研究心理的结构,必须从与现实的关系上来研究心理和意识的作用和特点。你知道“意识流小说”吗?看看詹姆斯的尤利西斯这部伟大的著作吧!,(三)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创立时间:20世纪初(1913年)主要观点: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行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刺激和反应构成的,心理学的研究就是要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在已知刺激之后,能预测将发生什么
11、样的反应;而当已知反应后,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因此他提出了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规律的基本公式:刺激反应(SR)。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反对主观性很强的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的能够直接观察到刺激和反应的方法。,华生:“假设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自己设置的环境里进行培养,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管他们的才能、天资、本能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创立时间: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主要观点: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是不合理的
12、,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征和意义,而且,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五)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依德创立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观点: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他还认为,人的无意识心理在支配个体的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意识强大的多,而且其心理过程要比意识的心理过程复杂的多。弗洛伊德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精神病治疗实践发现,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心理冲突是精神疾病产生的根源。“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
13、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甚至有人将弗洛伊德看作是和爱因斯坦、马克思齐名的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位思想巨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六)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创立时间:20世纪中叶主要观点: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割裂开来加以分析。他们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单纯地以精神病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只研究由零碎的、片面的反应构成的行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人看作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失掉了人的最重要特性。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都具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潜能,教育的作用就是提供每个人自我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