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的设计为单位.doc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的设计为单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的设计为单位.doc(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 . . 第一章 数控车床对刀的方法与过程1.1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1.1.1 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园直径后,用X坐标减外园直径,所的值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X值里。 、2.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端面,记住当前Z坐标,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Z值里。 1.1.2 用G50设置工件零点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X轴坐标减去直径值。 2.选择MDI方式,输入G50 X0 Z0,启动START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 3.选择MDI方式,输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离开工件进
2、刀加工。 4.这时程序开头:G50 X150 Z150 .。 5.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X150 Z150,这样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 6.如用第二参考点G30,即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这时程序开头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在FANUC系统里,第二参考点的位置在参数里设置,在Yhcnc软件里,按鼠标右键出现对话框,按鼠标左键确认即可。 1.1.3 用工件移设置工件零点1.在FANUC0-TD系统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输入零点偏移值。 2.用外园车刀先试切工件端面,这时Z坐标的位置如:Z200,直接输入到偏移值里。
3、3.选择Ref回参考点方式,按X、Z轴回参考点,这时工件零点坐标系即建立。 4.注意:这个零点一直保持,只有从新设置偏移值Z0,才清除。 1.1.4 用G54-G59设置工件零点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 2.把当前的X和Z轴坐标直接输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调用如:G54X50Z50。 3.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标系。 FANUC系统确定工件坐标系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通过对刀将刀偏值写入参数从而获得工件坐标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他通过刀偏与机械坐标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断电、不改变刀偏值,工件
4、坐标系就会存在且不会变,即使断电,重启后回参考点,工件坐标系还在原来的位置。 第二种是:用G50设定坐标系,对刀后将刀移动到G50设定的位置才能加工。对到时先对基准刀,其他刀的刀偏都是相对于基准刀的。 第三种方法是MDI参数,运用G54G59可以设定六个坐标系,这种坐标系是相对于参考点不变的,与刀具无关。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且工件在卡盘上有固定装夹位置的加工。 7.在FANUC系统里,第二参考点的位置在参数里设置,在Yhcnc软件里,按鼠标右键出现车床分有对刀器和没有对刀器,但是对刀原理都一样,先说没有对刀器的吧. 为,这样势必造成基准的不统一,所以每次开机的第一步操作为参考点回归,也就是通
5、过确定来确定原点。 为了计算和编程方便,我们通常将程序原点设定在工件右端面的回转中心上,尽量使编程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重合。机械坐标系是机床唯一的基准,所以必须要弄清楚程序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这通常在接下来的对刀过程中完成车床本身有个机械原点,你对刀时一般要试切的啊,比如车外径一刀后Z向退出,测量车件的外径是多少,然后在G画面里找到你所用刀号把光标移到X输入X.按测量机床就知道这个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径一样,Z向就简单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个地方然后测量Z0就可以了. 这样所有刀都有了记录,确定加工零点在工件移里面,可以任意一把刀决定工件原点. 这样对刀要记住对刀前要先读刀. 有个比较
6、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夹头对刀,我们知道夹头外径,刀具去碰了输入外径就可以,对径时可以拿一量块用手压在夹头上对,同样输入夹头外径就可以了. 如果有对刀器就方便多了,对刀器就相当于一个固定的对刀试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记录进去位置了. 所以如果是多种类小批量加工最好买带对刀器的.节约时间. 1.2 对刀仪自动对刀现在很多车床上都装备了对刀仪,使用对刀仪对刀可免去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对刀精度。由于使用对刀仪可以自动计算各把刀的刀长与刀宽的差值,并将其存入系统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时候就只需要对标准刀,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对刀仪对刀一般都设有标准刀具,在对刀的时候先对标准刀。 下面以
7、采用FANUC 0T系统的日本WASINO LJ-10MC车削中心为例介绍对刀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对刀仪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刀尖随刀架向已设定好位置的对刀仪位置检测点移动并与之接触,直到部电路接通发出电信号。在2#刀尖接触到a点时将刀具所在点的X坐标存入到图2所示G02的X中,将刀尖接触到b点时刀具所在点的Z坐标存入到G02的Z中。其他刀具的对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实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对好了X的零点以及该刀具相对于标准刀在X方向与Z方向的差值,在更换工件加工时再对Z零点即可。由于对刀仪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总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换工件后,只需要用标准刀对Z坐标原点就可以了。操作时提起Z轴
8、功能测量按钮Z-axis shift measure,CRT出现如图4所示的界面。 图4 对刀数值界面 手动移动刀架的X、Z轴,使标准刀具接近工件Z向的右端面,试切工件端面,按下POSITION RECORDER按钮,系统会自动记录刀具切削点在工件坐标系中Z向的位置,并将其他刀具与标准刀在Z方向的差值与这个值相加从而得到相应刀具的Z原点,其数值显示在WORK SHIFT工作画面上,如图5所示。 Fanuc系统数控车床对刀及编程指令介绍 Fanuc系统数控车床设置工件零点常用方法 第二章数控车床基本坐标关系及几种对刀方法比较2.1基本坐标关系一般来讲,通常使用的有两个坐标系:一个是机械坐标系 ;
9、另外一个是工件坐标系,也叫做程序坐标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 图1 机械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关系 在机床的机械坐标系中设有一个固定的参考点假设为。这个参考点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给机床本身一个定位。因为每次开机后无论刀架停留在哪个位置,系统都把当前位置设定为,这样势必造成基准的不统一,所以每次开机的第一步操作为参考点回归,也就是通过确定来确定原点。 为了计算和编程方便,我们通常将程序原点设定在工件右端面的回转中心上,尽量使编程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重合。机械坐标系是机床唯一的基准,所以必须要弄清楚程序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这通常在接下来的对刀过程中完成。 2.2对刀方法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
10、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在一定条件下,对刀的精度可以决定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刀效率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率。仅仅知道对刀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数控系统的各种对刀设置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在加工程序中的调用方法,同时要知道各种对刀方式的优缺点、使用条件下面的论述是以FANUC OiMate数控系统为例等。2.2.1 为什么要对刀一般来说,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和上机床加工是分开进行的。数控编程员根据零件的设计图纸,选定一个方便编程的坐标系及其原点,我们称之为程序坐标系和程序原点。程序原点一般与零件的工艺基准或设计基准重合,因此又称作工件原点。数控车床通电后,须进行回零参考点操作,其目的是建立数控车床进行位
11、置测量、控制、显示的统一基准,该点就是所谓的机床原点,它的位置由机床位置传感器决定。由于机床回零后,刀具刀尖的位置距离机床原点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为便于对刀和加工,可将机床回零后刀尖的位置看作机床原点。在图1中,O是程序原点,O是机床回零后以刀尖位置为参照的机床原点。图1 数控车削对刀原理编程员按程序坐标系中的坐标数据编制刀具刀尖的运行轨迹。由于刀尖的初始位置机床原点与程序原点存在X向偏移距离和Z向偏移距离,使得实际的刀尖位置与程序指令的位置有同样的偏移距离,因此,须将该距离测量出来并设置进数控系统,使系统据此调整刀尖的运动轨迹。所谓对刀,其实质就是侧量程序原点与机床原点之间的偏移距离并设置程
12、序原点在以刀尖为参照的机床坐标系里的坐标。2.2.2试切对刀原理对刀的方法有很多种,按对刀的精度可分为粗略对刀和精确对刀;按是否采用对刀仪可分为手动对刀和自动对刀;按是否采用基准刀,又可分为绝对对刀和相对对刀等。但无论采用哪种对刀方式,都离不开试切对刀,试切对刀是最根本的对刀方法。图2 数控车削试刀对刀以图2为例,试切对刀步骤如下:在手动操作方式下,用所选刀具在加工余量围试切工件外圆,记下此时显示屏中的X坐标值,记为Xa。注意:数控车床显示和编程的X坐标一般为直径值。将刀具沿Z方向退回到工件端面余量处一点假定为点切削端面,记录此时显示屏中的Z坐标值,记为Za。测量试切后的工件外圆直径,记为。如
13、果程序原点O设在工件端面一般必须是已经精加工完毕的端面与回转中心的交点,则程序原点O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oXa-设置刀具偏移量补偿车床的刀具补偿包括刀具的磨损量补偿参数和形状补偿参数,两者之和构成车刀偏移量补偿参数。试切对刀获得的偏移一般设置在形状补偿参数中。试切对刀并设置刀偏步骤如下:用外圆车刀试车-外圆,沿Z轴退出并保持X坐标不变。测量外圆直径,记为。按OFSET SET偏移设置键进入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位置后,输人X注意:此处的代表直径值,而不是一符号,以下同,按测量键,系统自动按公式1计算出X方向刀具偏移量如图3所示。注意:也可在对应位置处直接输人经计算或
14、从显示屏得到的数值,按输人键设置。用外圆车刀试车工件端面,沿X轴退出并保持Z坐标不变。按OFSET SET键进人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位置后,输人Zo,按测量键,系统自动按公式1计算出Z方向刀具偏移量。同样也可以自行输入偏移量。设置的刀具偏移量在数控程序中用T代码调用。这种方式具有易懂、操作简单、编程与对刀可以完全分开进行等优点。同时,在各种组合设置方式中都会用到刀偏设置,因此在对刀中应用最为普遍。加工程序的开头必须是G50 X150 2200,即把刀尖所在位置设为机床坐标系的坐标。此时刀尖的程序坐标150,200与刀尖的机床坐标150,200在同一位置,程序原点仍与机
15、床原点重合。当用G50 X150 2200设置刀具起点坐标时,基准刀程序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必须相同,即在程序结束前,需用指令GO X150 2200使基准刀具回到同一点,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若用第二参考点G30,并在数控系统的参数里将第二参考点设为起刀点位置,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此时程序开头为:G30 UO WO; G50 X150 Z200。若不用上述、步骤中的GO1 UF0.3、G50 XO ZO.GO X150 2200指令来获得起刀点位置,也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指定起刀点在机床坐标系显示屏中的坐标:Xb=Xa-1502Zb=Za+200然后用点动或脉冲操作,使刀尖移动到Xb,Zb位置
16、。注意:运行程序前要先将基准刀移到设定的位置。在用G50设置刀具的起点时,一般要将该刀的刀偏值设为零。此方式的缺点是起刀点位置要在加工程序中设置,且操作较为复杂。但它提供了用手工精确调整起刀点的操作方式,有的人对此比较喜欢。用G54G59设置程序原点试切和测量步骤同前述一样。按OFSET SET键,进人坐标系设置,移动光标到相应位置,输入程序原点的坐标值,按测量或输入键进行设置。如图4所示。在加工程序里调用,例如:G55 X100 Z5.。G54为默认调用。注意:若设置和使用了刀偏补偿,最好将G54G59的各个参数设为0,以免重复出错。对于多刀加工,可将基准刀的偏移值设置在G54G59的其中之
17、一,将基准刀的刀偏补偿设为零,而将其它刀的刀偏补偿设为其相对于基准刀的偏移量。这种方式适用于批量生产且工件在卡盘上有固定装夹位置的加工。铣削加工用得较多。执行G54G59指令相当于将机床原点移到程序原点。用工件移设置程序原点通过试切工件外圆、端面,测量直径,根据公式1计算出程序原点工件原点的X坐标,记录显示屏显示的原点Z坐标。按OFSET SET键,进入工件移设置,将光标移到对应位置,分别输入得到的X. Z坐标值,按机床MDI键盘上的INPUT键进行设置。如图5所示。使X、Z轴回机床原点参考点,建立程序原点坐标。工件移设置亦相当于将机床原点移到程序原点工件原点。对于单刀加工,如果设置了工件移,
18、最好将其刀偏补偿设为0,以防重复出错;对于多刀加工,工件移中的数值为基准刀的偏移值,将其它刀具相对于基准刀的偏移值设置在相应的刀偏补偿中。2.2.4多刀对刀FANUC数控系统多刀对刀的组合设置方式有:绝对对刀;基准刀G50相对刀偏;基准刀工件移相对刀偏;基准刀G54G59相对刀偏。1绝对对刀所谓绝对对刀即是用每把刀在加工余量围进行试切对刀,将得到的偏移值设置在相应刀号的偏置补偿中。这种方式思路清晰,操作简单,各个偏移值不互相关联,因而调整起来也相对简单,所以在实际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2相对对刀所谓相对对刀即是选定一把基准刀,用基准刀进行试切对刀,将基准刀的偏移用G50,工件移或G54G59来设
19、置,将基准刀的刀偏补偿设为零,而将其它刀具相对于基准刀的偏移值设置在各自的刀偏补偿中。下面以图2所示为例,介绍如何获得其它刀相对基准刀的刀偏值。当用基准刀试切完外圆,沿Z轴退到a点时,按显示器下方的相对软键,使显示屏显示机床运动的相对坐标。选择MDI方式,按SHIFT换档键,按XU选择U,这时U坐标在闪烁,按ORIGIN置零,如图6所示。同样将w坐标置零。换其它刀,将刀尖对准a点,显示屏上的U坐标、W坐标即为该刀相对于基准刀的刀偏值。此外,还可用对刃仪测定相对刀偏值。图6 设置相对坐标零点2.2.5精确对刀从理论上说,上述通过试切、测量、计算;得到的对刀数据应是准确的,但实际上由于机床的定位精
20、度、重复精度、操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手动试切对刀的对刃精度是有限的,因此还须精确对刀。所谓精确对刀,就是在零件加工余量围设计简单的自动试切程序,通过自动试切测量误差补偿的思路,反复修调偏移量、或基准刀的程序起点位置和非基准刀的力偏置,使程序加工指令值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达到精度要求。由于保证基准刀程序起点处于精确位置是得到准确的非基准刀刀偏置的前提,因此一般修正了前者后再修正后者。精确对刀偏移量的修正公式为:记:=理论值程序指令值-实际值测量值,则xo2=xo1 x3Zo2=Zo1-Z注意:值有正负号。例如:用指令试切一直径40、长度为50的圆柱,如果测得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040.25和
21、49.85,则该刀具在X、Z向的偏移坐标分别要加上-0.25和-0.15,当然也可以保持原刀偏值不变,而将误差加到磨损栏。2.3 Fanuc系统数控车床对刀及编程指令介绍一, 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园直径后,用X坐标减外园直径,所的值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X值里。2.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端面,记住当前Z坐标,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Z值里。二, 用G50设置工件零点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2.选择MDI方式,输入G50 X0 Z0,启动START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3.选择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车床 加工 工艺 分析 程序 设计 单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