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ppt
《食品微生物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ppt(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知识回顾,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与高等生物相同,包括碳、氢、氧、氮和各种矿质元素,2.微生物的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3.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4种营养类型: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有机异养型。,4.根据物质运输过程的特点,可将运输方式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移,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6.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方法:生态模拟、
2、查阅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7.培养基的种类按培养基的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功能(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用途(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测定培养基、菌种保藏培养基),基本内容:微生物代谢类型及其特点,合成代谢所需小分子化合物、能量和还原力产生来源,微生物细胞中特有的合成代谢,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重点和难点: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微生物细胞中特殊的合成代谢,次级代谢。,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
3、反应的总称。,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第一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耗能反应,因此,能量代谢是一切生物代谢的核心问题。,能量代谢的中心任务,是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多种形式的最初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这就是产能代谢。,一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的形式: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脱电子三种,生物氧化的功能为: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一)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好气型的化能自养菌以无机物作氧化基质,利用氧化无机物释放出来的能量进行生长。,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在氧化NO2-NO3-时获得能量供细胞生长 NO2-12O2 NO3-18.5千卡 硫化细菌
4、 硫化细菌在氧化元素硫和硫化物为硫酸时获得能量供细胞生长。S32O2H2OSO4=2H+139.8千卡 S=2O2 SO4=189.9千卡,生物氧化反应,(二)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微生物主要的产能方式,1、呼吸作用(respiration),呼吸作用: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 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 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 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1)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又称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化合物氧化脱下的氢和电子经完整的呼吸链(电子传
5、递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水并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微生物都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2)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某些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也叫厌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NO3-、NO2-、SO42-、S2O32-、CO2等无机物,或延胡索酸等有机物。,无氧呼吸需要细胞色素等电子传递体,并在能量分级释放过程伴随有磷酸化作用,可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由于部分能量随电子转移传给最终电子受体,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多。,硝酸盐呼吸: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也称为硝酸盐的异化作用(D
6、issimilative)。,有些菌可将NO2-进一步将其还原成N2,这个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2、发酵(fermentation),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呼吸与发酵的根本区别: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氧或无机氧化物)。,光合磷酸化,ATP的产生,二、能量的转换,1、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
7、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例如,在EMP途径中,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中都分别偶联着一分子ATP的形成.,2、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NADH和NADH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质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的方式又称为呼吸水平磷酸化。,NADH电子传递链,(1)环式光合磷酸化,不产生氧,还原力来自H2S等无机物,产能与产还原力分别进行,电子传递途径属循环方式,3、光合磷酸化(光能营养型微生物产能),(2)非
8、环式光合磷酸化,还原力来自H2O的光解,同时产生还原力、ATP和O2,有PS和PS 2个光合系统,有氧条件下进行,(3)嗜盐菌紫膜的光合磷酸化,一种嗜盐菌特有,无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参与的独特的光合作用。,嗜盐菌细胞膜,主要含细胞色素和黄素蛋白等用于电子传递磷酸化的呼吸链载体,在膜上呈斑片状(直径约0.5mm)独立分布,其总面积约占细胞膜的一半,主要由细菌视紫红质组成。,紫膜的光合磷酸化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反应:细菌视紫红质(紫色)具有质子泵功能,在光量子驱动下将膜内产生的H+排至细胞膜外,使紫膜内外形成质子梯度差;膜外质子通过膜上的ATP合成酶进入膜内,平衡膜内外质子梯度差时合
9、成ATP。,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化能异养型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以后,通过细胞中的酶进行分解代谢产生能量ATP、小分子有机物和还原力。,一、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淀粉的降解:淀粉 葡萄糖 纤维素的降解:纤维素葡萄糖半纤维素的降解:半纤维素 单糖+糖醛酸 果胶质的降解:果胶 半乳糖醛酸+甲醇 木质素的降解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较复杂,它是由许多芳香族亚基缩合而成的聚合物。木质素 乙酸+琥珀酸,含N有机物的降解:蛋白质的降解 蛋白质多肽AA CO2+NH4 几丁质的降解 几丁质寡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乙酸+葡萄糖胺葡萄糖+NH3 尿素的降解
10、尿素+2H2O(NH4)2 CO3 2NH3+CO2 H2O,含磷有机物的降解:卵磷脂 甘油 P-甘油 EMP 脂肪酸乙酰COATCA 胆碱NH3+CO2+有机酸 磷酸 核酸核苷酸磷酸+核苷嘌呤+嘧啶,卵磷脂酶,核酸酶,核苷酸酶,含S有机物的降解:胱氨酸+3H2O+1/2O2 2 乙酸+2CO2+2H2S+2NH3油脂的降解:油脂脂肪酸 乙酰COATCA 甘油Pi P甘油 EMP 烃类物质的降解: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类物质,能被甲基营养菌作C源利用。,脂肪酶,二、已糖的降解(自学),多糖类大分子降解最终产生单糖,其中以葡萄糖为主。微生物降解葡萄糖除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外,还为合成代谢提供小
11、分子化合物作C架和还原力NADH2或 NADPH2。,己糖降解到丙酮酸的途径EMP途径(EmbdenMyerhof Pathway),PP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旧称HMP途径(Hexose monophasphate pathway),此途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ED 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这一途径主要局限于接合单胞菌属的一些细菌。葡萄糖+NAD+NADP+Pi+ADP 2丙酮酸NADH+NADPH+2H+ATPED 途径为该类细菌的合成代谢提供:能量:ATP 还原力:NADH2+NADPH2 小分子 C 架:6-P 葡萄糖 3-P
12、 甘油酸 P-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的代谢的多样性 EMP途径,不完全的HMP途径,ED途径都可以产生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进入TCA(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循环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还原力NADPH2,ATP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小分子C架。发酵作用Fermatatiom,TCA循环:,第三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就是微生物将简单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用体内的各种酶促反应合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产生三要素:能量、还原力、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前体物:氨基酸、单糖、氨基糖、脂肪酸、核苷酸,一、三要素的产生(合成代谢第一阶段),AT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微生物 第六 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