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ppt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ppt(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讲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教学内容 什么是全球化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社会影响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化垄断的实质及其与竞争的关系(18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成因(198-205),一、全球化及其标志,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它的词根global,即全球的,而global的词根又是globe,即地球、全球。可见,“全球的”(global)首先是一种空间上的称谓,“是地球在空间的位置的产物,是对生存的具体完整性和完善性的召唤,它不是把人类区分开来而是使人类抱成一团。”,其实,这里也蕴涵了一个全球化的前
2、提,那就是全球化是对应于非全球化,当然也是开始于“非全球”的。这种非全球就是以空间地域割裂方式存在的民族、国家和地区。从“非全球”到“全球”显然意味着某种历史时代的“断裂”。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化”(-ization)则表明从非全球到全球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是一种趋势和过程。所以,“化”包含着一种时间和历史性的规定。这不仅表明全球化始终是变动的,我们只能历史地把握全球化,而且表明,全球化也是一个时间上的称谓。综上分析,全球化首先是关于时间、空间变化的描述。,全球化是描述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即人类活动从“非全球”的局限走向“全球”的广度,而且这个过程即使对每
3、一个具体的行动来说,所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是即时的。哈维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这样的结果是,“使在场与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23页,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以往不同地方的人们交往急剧增加并相互制约和影响,也正因为此,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相同性:如果有丧钟敲响,不要问为谁敲响,它越来越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丧钟;如果有福音传布,也不要问是谁的福祉,它越来越将布之于四海。在时空越来越压缩的全球化过程中,没有旁观者。一个总的结果,就是世
4、界愈来愈变成了一个整体全方位的一体化。罗宾科恩和保罗肯尼迪形象地认为,“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或多或少同时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强化的社会转型,其中没有哪一方比另一方更具有意义。这种方法考虑好像是把无数的细线编织成一个五彩缤纷的纺织品,一旦编织在一起,就不可能再安排每一根线去承担专门角色了,每一根细线只有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才具有价值和意义。”(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第34页,文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马克思,这位现代西方公认的最早对全球化作出权威性研究的伟大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人类活动逐渐摆脱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全面依存关系的趋势和过程,即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5、的过程。,吉登斯认为,全球化即为“世界范围的社会关系的强化”和现代性的全球性扩张。经济学家索罗斯认为,全球化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全球金融市场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日益加强的支配。全球化就是信息、资本、资本主义等因素的扩张等。我国学术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全球化即为人类社会不断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壁垒,实现世界的普遍交往,全球各国和民族的相互以来、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是多样化与一体化的统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球化”可以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层:广义的“全球化”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历史进程。而狭义的“全球化”则指
6、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这揭示的是一个以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体现的是所有国家利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彼此融合在一起,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并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2、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就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的类存在的本质,它本身是一个系统,就其最基本的方面来说,主要有生产和交往两方面。生产力是标志生产水平的概念。同样,生产力也是一个系统,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贡献越来越大,以至作为学者的哈贝马斯和作为政治家的邓小平不约而同地指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交往直接就意味着人们活动的扩展,但是,交往的
7、发展程度也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在当代,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也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力量。尽管是反面的力量。诸如跨国犯罪、全球性的爱滋病、恐怖主义活动、黑社会组织等社会病态现象,人口老化、粮食危机、生态失衡、宇宙开发、海洋利用、和平与发展等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人类无论是要制止自己的恶行,维护自己的幸福,还是要寻求更加美好、协调的未来生存与发展环境,都必须动员整个人类的集体力量,通过全球性的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真正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这种力图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决心与实践,无疑将大大加速全球化的进程。,3、全球化的标志,交通全球化。全球性社会的形成首先得益于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500年前哥伦
8、布冒死犯难要走70天的航程,今天的喷气式客机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如今,世界各地不仅在海洋、陆地、空中已形成跨国界的交通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使传统的地域性活动转向全球性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现在,地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村落,人们从“地球村到太空旅行不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信息全球化。全球体系得以形成的现代科学基础是微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推动的信息工业的蓬勃兴起。今天,以电话、电视、电脑、人造卫星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已使全球结为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纵使远在天涯海角,一个信息都能同时知晓。这种信息传播、处理的共时性,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
9、的通讯化、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化的进程,也大大缩短了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使人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动范围和创造能力。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构将带来的巨大变革将是生动的一例。,经济全球化。这是当前全球化最主要标志之一。以市场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具有了更强大的穿透力,可以整合,改造、重塑地球上的生产、经营、流通、消费诸活动方式,而随着这种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获得国际市场以及国际性的资金和技术的合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前提。,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切,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
10、互依存、相互开放的过程和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 营全球化,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分工,生产全球化,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增强,世界性的 生产网络,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德 国,为什么一架飞机 要由许多国家共同产?,贸易全球化,流通领域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增强,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全球贸易快速增长,金融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超过国际贸易,金融自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涌现,国际金融市场,国际信贷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企业经营
11、全球化,1.跨国公司从事各领域生产经营活动;,2.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3.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的主体,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90年代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1)科技革命进步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全球范围生产要素配置;(3)各国市场经济趋向的改革;,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后果,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 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生产网络化的体系形成 投资外向化日益凸现,贸易自由化的范围扩大 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速,科学技术在
12、世界范围内得到 广泛传播和应用,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 推动作用,把市场经济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把资本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把一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展到世界范围,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 消极作用,知识技术全球化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技术的高度综合和理论与应用的一体化。这不仅使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而且也把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学术活动与工程活动结为一体,从而大大缩短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的时间。也由于科学技术的客观性、普遍性和无国界性,因此,为了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和知识技术的传播与互动,事实上存在的频
13、繁的科技交流和技术转让使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融合到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之中。知识技术已愈来愈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国际性社会问题解决的全球化,全球化带来的并不只是富足、安宁和幸福,信息的爆炸与粮食危机、机器人与自动化的威胁、资源与能源的短缺、人口爆炸与粮食危机、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科学技术对人与社会的负面影响、种族冲突不断发生、恐怖主义盛行、毒品犯罪猖撅、艾滋病横流等一系列国际性社会问题扑面而来,这些由全球性发展所引起的国际性社会问题,只能通过全球共同努力,各国精诚合作,方能缔造出一个真正美好的世界。,二、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
14、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使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和获取利润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因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第273、276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3346.html